中银研究:粤港澳双区建设成效显著 促经济保增长信心更坚

2022年04月22日15:27    作者:中银研究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2022年4月19日,广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以下简称“双区”)建设成效。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亲自见证《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此后中央于2018年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2020年出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2021年出台建设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方案,如此每年、频密且重镑的政策支持,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也是少见,充分说明了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全国人民对大湾区在高质量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殷切期盼。而大湾区也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大湾区建设阶段性成效显著,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湾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三地合作更加紧密,区内人民幸福感更加强烈。一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更加牢固。湾区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全国最多,发明专利的有效量、PCT国际专利有效申请量居全国首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处于领先水平。二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成熟。随着“湾区通”工程的推进,三地规则逐一衔接,其中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已有突破,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三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实施。“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港澳居民实现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四是更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通道陆续建成。截止2021年底,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湾区内地9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6万家,比2017年净增2万家。

  第二,深圳“先行示范区”政策全面落实,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执行一年多来,深圳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面落地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一是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借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东风,累计新增上市公司302家,实现股票融资5439亿元,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率先开展契约型基金商事登记试点,吸引了一批优质的私募管理机构落户深圳,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完善营商环境。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在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推动破产制度改革,累计收到个人破产申请1084件,审理终结个人破产案件89宗,在一批企业破产程序中与香港法院实现互认。新型知识产有序推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改革,落实实施了全国首例“知识产权行政禁令”。2021年深圳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产业增加值增速达7.2%,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76.5%。三是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出台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已为符合条件的人才签发《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440余份。在37家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160多件。2021年深圳新增了2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也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了30%。四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在税务、建筑、规划、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实现港澳专业人才免试跨境执业,累计已有69位港澳涉税专业人士、6家合资税务师事务所完成行政登记,324名香港建筑和29名规划专业人士办理执业登记。聚焦服务好专精特新“小巨人”、跨境电商、民营企业的外贸出口新动能,用好用足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2021年深圳进出口总额达3.5万亿,外贸出口实现29连冠,进出口存量与增量均占大湾区内地9市比重近45%。五是保障民生服务供给。稳步推进国际前沿药品应用试点,13种临床急需药品和3种医疗器械获批使用。118名港澳籍医师在深取得医师执业证书,37位港籍顾问医生在深圳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2021年深圳累计实施1.2万件“民生微实事”,投入财政资金超13亿元。六是创新绿色金融发展。完善“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建设,推动深圳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机制,营造良好绿色金融发展生态,2021年深圳绿色贷款突破4000亿元,绿色债券同比增长61.82%,气候投融资改革制度框架下第一批入库项目成功融资。2021年深圳GDP实现3.07万亿元,同比增长6.7%,是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之后,成为国内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的城市,GDP在广东省中的占比接近1/4,全球城市排名也挤进前十。

  第三,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成绩单呈现新亮点。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先行区、试验区,是“特区中的特区”。深化改革方案执行半年多来,两区各展所长、各施新策,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新型发展模式。一是横琴合作区发展方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机制已经建立,“1+1+1+N”重大政策框架稳步构建,各项新机制运行良好。推出商事登记跨境通办服务,澳门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落户合作区,自揭牌以来新设立澳资企业253家,现有澳资企业4771家,其中科技、中医药、文旅、现代金融新登记企业户数占比达77.68%,增长23.87,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家,科技型企业超1万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3月横琴合作区成立后首只投向合作区高科技芯片半导体项目的澳资QFLP基金获批,总投资约30亿元,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健全。 “澳门新街坊”项目也加快建设,为澳门居民提供4000套住房,登记就业的澳门居民已超500人,同比增长114%,民生居住环境持续改善。二是前海合作区发展方面,以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为目标,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实际使用港资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93.8%,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前海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大湾区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在前海落地实施,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161家金融机构,其中港资外资占三成。截止2021年底,前海合作区扩区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税收收入增长了15%,关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0.28%。

  第四,湾区各界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坚定信心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受新一轮散发疫情影响,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多个制造业、外贸重镇面临严峻挑战,直接影响经济和外贸表现。其中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1.84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仅增长0.6%,香港与内地进出口贸易额更是同比下降5.7%。稳生产、稳外贸、稳供应链和产业链已成为湾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为此,广东印发《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行动,广东银行业及时响应,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增量为去年同期的2倍。地方政府也积极自救,东莞推出了“保链12条”政策包,深圳密集发布了市场纾困“30条”、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等,还连发三项金融支持政策,其中既有利好引导,更有“真金白银”扶持鼓励。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广东2022年仍然提出5.5%的经济增长目标,确保不拖国家后腿。深圳坚持保6%增长,为国家经济分担更多压力。为此4月以来,深圳把握住抗疫阶段性成功的有利时机,发布《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首次提出打造全国“千兆城市”标杆等高水平目标,这也给深圳今年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巨大的投资想象空间。此外,为助力香港稳定经济,前海也出台22条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措施,从加强深港合作、减租金降负担、推动金融纾困、支持保税区发展、创新科技防疫、完善企业综合服务等7个方面保障港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提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这不仅增强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共克时艰的信念,也给大湾区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完成国家战略目标注入了强心针。

  (点评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 曾圣钧)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吴宇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