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四个亮点

2022年03月07日08:27    作者:管涛  

  意见领袖丨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支持性政策靠前发力、收缩性政策慎重出台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已经连续出了降准降息的大招,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等全国两会审议通过预算后才能见分晓。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安排非常引人关注。其中,有以下四个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赤字率降低不减财政支出强度。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低于去年的3.1%、2020年的3.7%。这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体现了宏观政策适应跨周期调节需要,既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力度,又要考虑为今年应对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虽然财政赤字率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但通过跨年度调节,如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加上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预计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相当于提高赤字率1个百分点,实际上今年可动用的赤字率达到3.8%左右,财政支出强度是有保障的,关键是如何使用、有效使用。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二是推出“减税+退税”的税费支持政策新组合。在前两年连续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今年将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将超过去年降税降费约1.1万亿元的规模,与2020年减税降费2.5万亿元的规模相近。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首先是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其次是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有助于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有力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与用财政资金搞投资事后要终身追责相比,搞退税花了基本没有尾巴,有助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

  三是用好政府资金带动有效投资仍有空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高于过去两年分别为6000亿、6100亿元的水平;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与去年额度持平,但加上去年的剩余资金,实际可用资金量更多。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合理扩大地方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四是加大中央本级支出。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过去两年均为负增长),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这有助于进一步减轻地方政府负担,调动各级政府稳增长、惠民生的积极性。

  本文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作者介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