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2022年美国宏观、货币政策和利率展望

2021年12月09日10:51    作者:王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龙

  近期美债利率暴跌,上周10年美债收益率暴跌近30bps到近期新低1.34%,市场恐慌Omicron新冠病毒再次施虐导致全球经济封锁。与此同时,上周美国公布11月失业率4.2%大幅下降,鲍威尔国会听证会讲话,放弃通胀“暂时论”,未来几个月可能加快Taper进程,同时9月份美联储FOMC会议点阵图和市场预期2022年美联储可能加息1-2次。

  那么在Omicron新变异病毒压制利率和2022年美联储偏鹰派举动下,2022年美国宏观经济、通胀、失业以及美国国债利率走势如何?

  2013年Taper和加息周期利率复盘

  回顾上一轮Taper周期、加息周期前、加息周期和加息停止到降息周期的利率和利差走势:

  1. Taper期间(2013.04-2014.10):Taper对短端利率冲击偏小,对长期利率影响更大。期间,2年从0.25%上涨到0.50%,上行约25bps,长端10年从1.6%上升至3.0%,再小幅回落到2.2%,整体上升约60bps。2013年美债长端利率大幅上升主要源于Taper恐慌原因,这也是因美联储当时和市场沟通较少。本轮Taper对于利率曲线整体影响偏温和。

  2. 加息周期前(2014.10-2015.12),期间由于美联储的通缩风险较大,长端利率走势疲软,在1.5%-2.5%之间波动,但短期利率持续走高,从0.5%走高至1.0%,美债曲线利差持续从185bps下跌至124bps。加息周期前,短端利率走升幅度会大于长端利率,利率曲线趋平。

  3. 加息周期中(2015.12-2018.12),2015、2016、2017和2018年分别加息1、1、3和4次,加息步伐加快。期间发生了几件大事,2016年中英国脱欧、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2017年10月美联储开始缩表,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爆发。加息周期的前半段往往加息缓慢,后半年加息较快。加息周期中,美债利率曲线进一步趋平,利差水平持续走低。

  4. 加息周期后(2018.12-2019.12),加息停止,经济增速下滑,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加息周期后,利率大幅回落,利差上升。

  5. 新冠病毒期间(2019.12-至今),通胀交易(Inflation trade)。新冠病毒暴发,美联储快速降息至0,但新冠病毒暴发期间,全球通胀高企,短期利率维持0附近,长期利率随着通胀交易(Inflation trade)走高,利差持续走扩到150bps。

  站在2021年,当前所处的经济、货币政策周期环境和2013年颇为相似,展望未来2022-2024是否走出2013-2015的类似行情?当然当前环境和2013年有相似也有不同,相同的点是美联储开始Taper和预期加息,不同的是当前所处的通胀环境、新冠病毒Omicron对未来的影响却是2013年没有的。

  通胀和新病毒Omicron的推演

  今年6月份美国通胀高企,但失业率仍然维持在5.9%,那时候美联储的核心焦点在就业情况,而非通胀。美联储在12月以前也一直坚持通胀“暂时论”,等待就业市场恢复。但随着11月失业率回落至4.2%,当前美联储的核心焦点应该转移至通胀,而非失业率。同时Omicron病毒短期较大不确定性。

  1. Omicron的推演——高传染和低死亡率特征

  当前美债利率部分反应了Omicron毒株对于全球经济和通胀反向作用力。Omicron暴发前,2-10年利差约为100-110bps,暴发后10年美债利率大幅走低约30bps,利差走低到约75bps,当长期利率和利差对Omicron毒株的负面影响大约反应了30bps。

  市场之所以出现较大反应主要原因是Omicron的传染变异性极强,从NextStrain的统计上报数据来看,Omicron的变异性显著高于过去的Delta和Beta(如图3),同时从所有病株上报频次来看,截至2021年11月29日,Omicron病株的发现频次概率达到68%,快速超过了Delta(21J)的频次概率。Omicron的传染性和变异性确实极强(大概是原始新冠病毒的约20倍)。

  但从WHO的发言人报道,Omicron还未有死亡病例通报。Omicron的感染者症状也相对较轻。根据南非医学会方面的信息,已接种过疫苗的Omicron感染者出现的症状轻微,未接种者有住院情况,患者的感觉为“极度疲倦”、身体疼痛、头疼。但与Delta及早期的新冠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患者没有反映出现嗅觉或味觉丧失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血氧大幅下降的情况。

  总结来看,基于目前的数据分析,Omicron的传染力(或者变异性)较强,但症状较轻,致死率较低。对于未来Omicron的变化对市场推演如下:

  (1)Omicron毒株虽然传染力极强,但并未有很高致死率,更多向“流感”方向发展,那么长期利率可能反弹至之前水平1.6%-1.7%,修复市场之前的过度负反应。

  (2)Omicron毒株继续大范围扩散,感染者症状突然加重,致死率大幅提升,并未引发较大的封锁措施,引发了大范围的经济封锁,那么长期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跌。

  总体而言,全球股市下跌、利率急跌更多是对于Omicron毒株的未知恐慌,担忧Omicron影响全球经济再次大面积封锁措施。从Delta毒株暴发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影响的历史经验来看,以及当前Omicron表现出的高传染低死亡率,笔者预计Omicron导致经济再次全面封锁的概率较低,Omicron对全球经济影响偏短期噪音。当然也不排除未来Omicron新毒株的特性发生再次变异,对资本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

  2. 2022年货币政策核心矛盾:通胀的推演

  随着11月的失业率大幅下降至4.2%(接近了美联储自然失业率水平),鲍威尔在12月的国会听证会删除了通胀是“临时性”的表述,通胀将成为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重点关注的变量。从彭博上52家全球金融机构预测的通胀数据来看,2022年全年平均核心通胀PCE约3.0%,2022年Q3和Q4通胀的预期数据逐步下降至2.7%和2.5%。从全球经济学家预测来看,长期通胀下移,但短期通胀快速下降的概率并不大,预计2022年美国通胀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高于美联储的通胀目标。

  通胀对于利率的影响非常明显,那么,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对于通胀敏感度如何?当前利率水平和利差水平是否充分反应了当前的高通胀压力?这里对核心通胀PCE与2年、10年利率和利差进行历史回归分析。

  (1)通胀和美债利率曲线整体水平呈现较为明显的正向相关性。但短期利率对于通胀的敏感系数(1.4963)高于长端利率的敏感系数(1.2945)。

  (2)通胀和美债曲线利差呈现较为明显的负向相关性(-0.2018)。随着通胀走高,利差的整体水平反而越低,随着通胀走低,利差整体水平反而越高。在市场的演化过程中,当通胀持续走高时,美联储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曲线表现为熊平,当通胀走低时,美联储的态度理应变得相对更鸽派,曲线表现为牛陡。

  (3)随着通胀率向回归美联储的通胀目标(2%),对应的利差的离散度越大。也即是说,当通胀回落,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周期对于利差的影响更大,即短期利率对通胀的敏感性提高幅度大于长期利率对通胀敏感程度。

  (4)未来通胀变化更多从新病株Omicron或者其他变异病株对全球供给侧的冲击影响,包括OPEC等组织对于原油供给变化影响。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需求端的恢复程度,这都将对通胀形成较大影响。但从当前的情况预测来看,短期通胀较难快速下行,中长期或将回归合理水平。

  利率抬升趋势不变,Omicron影响不大

  根据前面2013年Taper历史复盘和本轮Taper的反应来看,本轮Taper对利率影响偏温和。同时,Omicron变异毒株和通胀变化都会影响美联储加息路径。从当前可获得信息和历史Delta的经验来看,Omicron的影目前来看较为有限,利率中长期的趋势还是看通胀、就业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方向:

  1、当前2年和10年的国债利率水平,严重偏离了通胀对应的平均利率水平回归线。如果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通胀不会短期快速回归,当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趋于收紧,作者预计2022年美联储会加息1-2次,整体利率会逐步抬升,根据上一轮加息前时点(2015年12月),2年期利率在本轮加息之前会隐含了3-4次加息,因此2年期或逐步从当前水平逐步走高接近1%。长期利率有可能升至1.7-2.0%,但更多还是要看全球整体风险偏好和美国经济增长、通胀情况。

  2、截至2021年12月3日的美债2-10年利差为75bps,基于当前核心通胀水平计算出的2-10年理论利差水平应该为71bps,当前美债利差水平符合通胀隐含的理论水平。如果2022年核心通胀PCE回落到3.0%,那么对应利差为94bps,如果回落到2%,那么对应利差为115bps。

  (1)中长期(2022-2024年)来看,随着原油供给上升和疫情脉冲影响逐步回归正常,通胀将逐步回落,整体曲线利差可能进一步走扩。虽然整体预期利差的预期走高,但从利差-通胀散点图来看,通胀越低,利差分布越离散,因此短期利率对于通胀敏感性越高。

  (2)中短期(2022年上半年)来看,通胀短期回落较难,如果2022年加息预期增强甚至快速,实际利差也可能进一步缩窄。

  本文原发于财新

  (本文作者介绍:CFA,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业界硕士生导师,大湾区金融家协会主席,曾任职于证监会会管单位、大型券商和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出版专著:《美元债投资实战》。)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