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从18城市看房租医疗教育对消费的抑制

2021年12月01日19:34    作者:林采宜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林采宜 胡奕苇

  摘要:

  2011年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与收入增长整体呈放缓趋势。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

  从消费结构来看,食品和衣着开支占比不断下降,医疗、教育和居住支出明显上升。其中,医疗保健是各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五年内平均支出上升51.7%。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医疗支出占比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房租和房贷的压力也对居民的文化、娱乐服务等改善性消费造成“挤出效应”。

  正文

  一、主要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支出增长双双放缓,消费占收入之比逐步下降

  数据显示, 2010年以来,中国18个主要城市[注1]居民的平均收入增长率均从近14%逐年放缓至8%左右,平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则从12%放缓至7%,全面慢于收入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苏州、杭州六大城市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1,508元增长到44,419元,累计增长1.07倍;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235元增长到68,289元,累计增长1.19倍。而南京、成都、重庆等其他12个大城市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则从16,974元增长到34,337元,累计增长1.02倍;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126元增长到50,688元,累计增长1.19倍。

  与此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则逐步大幅下降,城市的收入水平越高,这一倾向越显著。2019年,18个主要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值为66.4%(其中北上广深及苏杭两大城市的均值为65.2%,其余12个城市的均值为67%),比2010年下降4.5个百分点,创五年来的新低。

  整体而言,收入水平越高的城市居民将收入用于商品及服务类消费的比例越低,反正,收入水平越低的城市居民消费收入比越高。数据显示,哈尔滨、沈阳和天津的消费在收入中占比最高,在73%-75%之间,列18个城市前三位,南京、苏州和宁波的消费收入比最低,分别为55.8%、57.8%和59%。大城市房价、房租及教育费用高企是居民消费占收入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从消费结构看,医疗、居住支出明显上升,衣食类和文化娱乐等改善性消费下降

  从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和衣着开支占比不断下降,医疗、教育和居住明显上升,生活用品及服务、文化娱乐等改善性消费的支出受到不同的抑制。从各类开支的增长幅度看,过去五年中各大城市的居住、医疗与教育支出增速几乎都显著高于同期该地的收入与消费增速。在收入增速逐年下降的背景下,上述开支的快速上升对消费结构中生活服务、娱乐服务等改善性消费造成持续的挤出效应。

  1.食品衣着占比逐年下降,经济越是发达的城市,该现象越是显著

  2015至2019年,18个主要城市的居民人均衣食支出占比从36.6%降低至33.7%,其中北上广深和苏杭两市从33.8%降低至30.5%,其他城市从37.7%降低至36.4%。从增速看,所有城市的食品衣着支出五年平均增速为4.4%,其中北上广深和苏杭两市为3.3%,其他12个城市为5.1%。可见,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食品衣着支出的占比越低,而经济收入较低的地区衣食支出占比较高。

  2.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开支占比持续上行

  数据显示,医疗是各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增速最快的项目,18个城市五年内平均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5.8%提升至6.7%。2019年,北上广深和苏杭两市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828.9元,占消费性支出6.4%,五年内共提升1.6个百分点;其余12个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313.4元,占消费性支出6.7%,五年内共提升0.7个百分点。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多数样本城市已经或接近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15%以上)。各大城市的医疗项目支出持续保持超过10%的增长,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达13.4%,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保健项目支出不断上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城市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增长。

  3.居住开支逐年上升,对居民的消费能力造成严重挤压

  另一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持续上行的开支是居住。数据显示,18个城市五年内平均支出上升38.2%,占消费性支出比例从23.4%提升至24.7%。2019年,北上广深和苏杭两市人均居住开支12,884元,占比从2015年的27%上升至29%;其余12个城市人均居住开支7,346元,占比从2015年的20%上升至21%。高昂的居住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发达地区中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

  居住消费主要涵盖住宅租金和水电燃料等费用(未包括购房支出),其中房租是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导致近年居民开支占比大幅上升的主因。根据统计,一线城市[注2]的住宅平均租金在过去五年中共上涨38.3%,二线城市则为19.5%。2019年,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注3]平均值为23.9,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为11,均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6-7的合理区间。可见,住宅租金的支出对其他消费形成挤出效应。目前,房租和房贷是抑制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压力之一。

  4.改善性消费受到明显的挤出效应

  作为改善生活类消费的代表,生活用品及服务项目的开支占比在五年中基本持平(5.9%),但增速显著下滑。在人口红利消退、服务类行业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18个城市的平均生活类消费五年年均增长仅6.9%,其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北上广深和苏杭两市最近一年该项支出的涨幅仅1.3%,通过城市数据比较,我们发现,居住成本越是昂贵的城市,生活用品及服务项目支出比例越小,反之亦然。这进一步印证了大城市居住成本的上升对其他改善性消费的挤出效应。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在过去五年中稳定攀升。2019年,18个主要城市居民人均支出4,691.1元,五年上涨44%,占全部消费性支出比例12.6%,上升1.1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项目的上升主要依靠教育单项的支出拉动。以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和苏州等披露了该项目分类数据的城市为例,5个城市居民在2015至2019年间的教育支出增长分别达93.4%、125.0%、150.9%、88.2%和80.0%,远高于同期的消费与收入增长水平。教育单项支出占总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也各自有从1%至3%不等的涨幅。与此同时,扣除教育支出后的文化娱乐等项目支出不仅增长幅度偏弱,在总消费性支出中的占比也均有下降。城市居民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消费能力同样持续受到抑制。

  注释:

  [1]18个样本城市: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杭州、南京、宁波、武汉、成都、重庆、天津、青岛、长沙、厦门、沈阳、西安、哈尔滨

  [2]百城房价指数:一线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为百城样本中的其余城市

  [3]城市的住房均价和家庭平均收入之比

  本文原发于财新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