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粤港澳获准承办全运会,大湾区体育经济迎新机

2021年08月30日16:18    作者:中银研究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据中国政府网8月26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和举办经费主要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自筹,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早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首次为体育强国建设制定实施文件。今年体育产业发展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并明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表明了中央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广东省上次举办全运会是在1987年,2010年广州承办了第16届亚运会,也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证明广东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已拥有丰富的经验,此次三地联合举办赛事,意义重大,相信香港、澳门有能力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央也希望通过全运会向世界展现湾区的魅力。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湾区承办全运会有望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根据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着眼广东实现“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到2025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全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第19届亚运会、第十四届全运会中成绩位居全国前列,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体育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功能作用更加彰显。伴随赛事筹备工作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九市”未来几年将陆续会有重大体育投资项目,新增设施适合举办不同赛事。赛事期间,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也将为赛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届时如能为游客开通三地九市旅游便利化签证手续,对全球消费者吸引力会超出预期。香港、澳门政府也会把握机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将2025年全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国务院46号文明确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超过5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将进入竞技与商业层面双重创新的新增长周期。根据广东省体育局发布的《2020年广东省体育产业报告》,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GDP占比等主要数据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举办全运会也将使广东“十四五规划“完成经济目标又多一分保障。

  第二,湾区承办全运会将发挥三地优势促进互融互通。粤港大湾区各城市拥有自身的体育项目优势,能在引领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深圳市为例,过去十年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也一直在夯实基础,特别是2011年大运会以后,深圳体育设施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已建成大型体育场馆58座,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大型体育场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此外,引进高端赛事、扩大体育消费也是湾区合作的重点,以香港为例,每年举办的国际重大赛事多达70场,吸引全球数百万观众到现场观看,在体育项目国际化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借此次全运会东风,湾区可以推广联合申请、联合办赛的方式,引进和承办更多更高规格的国际高端赛事。在大湾区的体育融合发展工作中,三地体育部门需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强政策互通和衔接,促进龙头企业加强交流,以赛会友、联动发展,努力建立以体育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和转型升级。湾区融合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塑造湾区文体品牌。

  第三,湾区承办全运会将激活更多体育产业投资机会与金融服务需求。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出现14次“体育”、1次“文体”、3次“运动”、5次“健身”等涉及体育内容相关的字眼,可见体育产业发展商机潜大巨大。一是在体育培训、体育康复、户外体育领域,我国人均GDP已达1万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学生从文化课外培训转向体育培训比例会迅速上升,新冠疫情爆发后,体育不仅可以通过全民健身降低医疗费用,还可以提前预防疫病,同时马拉松等户外体育运动也越来越受欢迎,这些产业未来都有机会孵化出高商业价值的独角兽。二是在创新体育消费模式方面,湾区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机会,给居民发放体育电子消费券,拉动消费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将体育消费与公益经济相结合,引导富裕阶层通过体育活动消费参与第三次分配捐助贫困低收入人群。三是在金融机构创新体育产业金融服务方面,除了加强境内外机构联动,多渠道引入灵活且低成本资金支持湾区设施建设及创业公司发展外,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5G、鸿蒙系统给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持续丰富场景服务方案。以中国银行为例,作为“双奥银行“,在2019年底已正式启动战略级体育场景建设工作,将金融服务全面渗透到体育产业中,近年围绕“运动平台、体育政府、赛事协会、运动商户”等领域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开始打造金融机构体育场景“第一品牌”。中国银行为打造体育消费场景,利用APP和微信公众号渠道,不断推出运动健身专区,在中国银行APP上就可以实现场馆预订、卡片运动权益整合、运动类商品积分兑换以及运动资讯查看等功能,实现了金融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点评人:中国银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  曾圣钧)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戴菁菁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