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奇霖 孙永乐
2021年二季度GDP同比7.9%,预期值8.5%,两年均值5.5%;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预期值7.8%,前值8.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预期增10.8%,前值增12.4%;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2.6%,预期值12.6%,前值15.4%。
6月份GDP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整体来看,支撑上半年经济的主要还是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原因,制造业投资恢复较慢,同时在预防性储蓄等因素作用下,消费恢复进度缓慢,叠加基建迟迟没有发力,这几项对经济的支撑力度均较弱。
先来看消费。
6月的社零数据延续了此前缓慢回升的态势,两年平均增速为4.9%(前值4.5%)。消费回升主要是受益于国内经济修复,居民收入提高,可以看到二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两年平均增长7.4%(前值7%)。其中,财产性收入涨幅居前,工资性收入也有所回升。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与5月持平。另外6月电商大促对消费回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网上零售额两年同比增长18.5%,涨幅明显。
分项目来看,消费数据中,表现最好的是日常消费,比如饮料(两年平均增长22.17%,后续均为两年同比)、化妆品(19.5%)、日用品类(15.12%);后地产周期的商品消费表现一般,比如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14%)、家具类(-6.53%);受限于芯片供应等,汽车零售同比增速继续下滑。
另外,我们需要关注消费分化:一来限额以上好于限额以下消费,从两年复合同比增速上看,限额以上企业消费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6..35%,好于均值。二来城乡之间的差距依旧存在,从两年均值来看,城镇同比增长6%,但是乡村仅增长1.16%。三来区域之间的消费差距拉大,从5月的数据上看,部分地区(省会)社零同比增速再次下滑,比如湖北省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下滑2%,其中武汉两年复合同比下滑13.7%。
总体而言,上半年消费恢复偏弱。而下半年经济的压力比上半年更大,消费本质上是后周期的,在经济预期下行的时候,我们不能对消费抱有太大希望。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6月当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两年复合同比增长8.2%。地产投资依旧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力。地产投资能够维持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销售依旧维持旺盛,6月份30大中城市房地产日均成交面积59.9万平方米(前值57.2万平方米),而且7月房地产销售依旧维持高位,短期内销售还有支撑。另外,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三条红线),加快资金回笼,房企也有加快竣工的诉求。
从数据上我们能够看到,房企是在加快施工和竣工的,6月房地产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两年复合同比分别为11%和24%,强劲的施工和竣工共同支撑房地产投资,新开工同比也略有回升,两年复合增速为2.3%,相比于4月有所回升,但是明显低于施工和竣工。另外,从复工角度来看,6月房企也加快了项目的复工力度,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走阔。预计后续房地产竣工周期依旧会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支撑。
制造业投资小幅改善,两年复合同比增速6%,前值3.7%。制造业投资改善一来是需求有支撑,旺盛的出口和稳步修复的内需会推动企业扩产;二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的影响低于预期,各行业的累计利润率依旧上行,1-5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增长21.7%。三来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处于震荡行情,对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减轻。四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扩张对制造业形成支撑,6月高技术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长17.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6.3%、18.7%。
基建消费偏疲软,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 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2.4%,6月当月为2.59%,前值2.77%。基建投资低一来是6月份专项债发行进度依旧偏慢,6月新增地方债5336亿元(前值5701亿),其中一般债1032亿、专项债4304亿,专项债发行进度仅有28%;二来是因为6月经济表现依旧较好,财政发力基建需求不高,从此前的财政支出项目上也能看到,1-5月财政主要发力点是民生领域,基建领域支出较低。往后来看,上半年专项债发行慢也意味着下半年还有近2.6万亿(占比72%)的专项债需要发行,而且下半年经济的下行压力会逐渐体现,财政有望发力基建,来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
最后关注生产数据,6月份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6.5%(前值6.6%),环比增长0.56%。整体来看工业生产维持韧性。生产主要和需求相关,6月出口超预期和内需缓慢恢复对生产形成支撑。分项目来看,受益于海外生产修复,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等生产类商品需求旺盛,对应6月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30%;另外,因为疫情的再次反复,医药相关商品需求依旧旺盛,6月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2.5%。
(本文作者介绍: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