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6月进出口均超预期,上调全年出口增速预测

2021年07月14日11:35    作者:汪涛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汪涛

  6月出口增速上行,港口拥堵影响有限

  6月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速从5月的27.9%反弹至32.3%,强于市场预期(彭博调查均值23.1%)。相比2019年同期水平,6月出口增长32%、增幅大于5月的23%,表明外需增长动能依然较强。5月下旬到6月中旬盐田港拥堵(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国5%),但对6月出口影响似乎较为有限,这部分得益于海关多措并举提高了通关效率,不过港口拥堵可能仍导致部分出口交货延后、并推高运价。低基数推动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速加快至26%(较2019年6月增长13%, 5月为11%)。另一方面,尽管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依然小幅加快至35%,较2019年6月增幅扩大至43%(5月为30%)。二季度整体而言,由于基数效应减弱,出口平均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49%放缓至31%,不过较2019年二季度增幅从一季度的29%升至31%,主要受一般贸易出口拉动。

  对欧盟出口走强、对美出口走弱

  6月中国对G3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从15.1%加快至22.7%,其中对欧盟出口走强(同比增速从此前的13%升至27.4%)、对美出口小幅走弱(同比增速从20.6%降至17.8%)。与前者相对应,近期欧元区PMI再创新高、且经济活动限制也进一步放松。后者则可能表明美国居民消费存在逐步从商品转向服务的迹象。相比2019年同期,对欧盟出口增幅从5月的29%大幅扩大至41%,而对美出口增幅则大致企稳于19%。与之类似,二季度整体对欧盟出口较2019年同期增幅扩大(从32%扩大至36%),而对美出口增幅收窄(从31%收窄至24%)。此外,6月对东盟,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出口同比增速受高基数拖累有所放缓,而与加工贸易出口较强相对,对韩港台地区(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加快(从29%加快至40%),并且较2019年同期增幅均有所扩大。

  防疫物资出口继续下跌,外出活动相关产品需求有所回暖

  在主要产品中,受去年高基数拖累、加之相关需求走弱,防疫物资出口继续同比下跌,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下跌23%(不过跌幅较5月的41%有所收窄),医疗器材出口同比下跌20%,但二者较2019年同期增幅均小幅扩大。此外,电子产品出口表现不一,其中电脑、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出口同比增速反弹,但前两者较2019年同期增幅有所收窄;而手机出口同比增速受去年高基数拖累小幅下滑,但较2019年同期增幅明显扩大。另一方面,高基数拖累消费品出口同比增速放缓,尤其是家具(同比增速下滑25个百分点)和玩具(下滑28个百分点)。不过,和2019年同期水平相比,外出活动相关产品出口均进一步改善,其中鞋靴和箱包出口虽尚未完全恢复、但较疫情前水平的跌幅继续收窄(较2019年同期跌幅分别为4%和5%,5月跌幅分别为11%和17%)。部分由于近期海外钢材相对国内溢价高企,钢材出口额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38%)、出口量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23%)。

  高基数拖累进口同比增速回落,但较2019年同期增幅扩大

  受高基数拖累,6月以美元计进口同比增速从5月的51%回落至36.8%,不过仍强于市场预期(彭博调查均值29.8%),且较2019年同期增幅扩大至41%(5月为26%)。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从主要经济体进口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但大部分经济体进口较2019年同期增幅扩大。大宗商品生产国进口仍贡献较大,其较2019年同期增长62%(5月为39%),部分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实际上,据海关测算,今年上半年价格因素对整体进口增长的贡献接近40%。此外,机床和工业品进口较2019年同期增幅扩大,部分反映出制造业资本开支持续回暖。

  全球需求依然较强,不过北亚经济体出口动能或已见顶

  6月中国大陆周边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高位。6月韩国日均出口同比增速从此前的49.8%下降到了37.2%。台湾地区出口同比增速也从40.5%降至35%。6月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新订单增长似乎也有所放缓。US 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从67小幅下滑至66,欧洲Markit PMI中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则从62.7略升至63.2。对美国而言,瑞银美国经济研究团队认为居民消费由商品转向服务的步伐有所加快,二季度居民服务类支出增长要快于商品。考虑到服务类消费存在被抑制的需求、加之经济继续重启,下半年服务类支出有望进一步提速,而商品支出则有可能走弱。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出口增速和新订单水平依然比较强劲。整体而言,随着消费逐步向服务转移、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下半年北亚经济体和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放缓。

  上调2021年中国出口增速预测至22%

  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更多转向服务,这可能给部分中国消费品出口带来更大压力,且防疫物资相关产品出口也可能走弱。但是,全球经济的进一步重启有望提振中国中间品出口。鉴于海外经济逐步恢复常态,我们预计中国出口所面临的竞争可能增加,但中国供应链具备较高韧性、产能充足、且年初至今出口强劲(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39%),这都意味着全年出口应能保持稳健。我们将今年以美元计出口预测上调至22%,同时将进口增速预测上调至23%(此前二者分别为16%和17%)。后者主要是考虑到今年大宗商品价格超出预期。鉴于去年的低基数逐步抬升,到四季度月度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放缓至低个位数。

  6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贬值,但有效汇率大致企稳

  6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贬,从5月底的6.37(4月底为6.46)贬至6月底的6.46,相当于抹去了5月的全部升幅。人民币汇率走贬主要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6月升值3%)。不过,人民币每日中间价实际定价和CFETS模型所隐含的汇率之间差别较小,表明央行汇率定价机制并未改变。6月人民币对CFETS一揽子货币汇率大致企稳。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贬值,这应有助于缓解此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拖累中国出口的担忧。此外,6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78亿美元至3.214万亿美元。6月经常性账户顺差可观和持续的资本流入可能抵消了美元大幅升值带来的估值损失。

  (本文作者介绍: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