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长春:未来新兴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20%~25%

2021年05月25日19:49    作者:花长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花长春

  为客观辩证认识当前经济增长形势,为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提供决策参考,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经济增长形势分析闭门座谈会”,KKR投资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出席会议并作发言时表示,疫情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实现宏观经济正常化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甚至数十年,政策决策者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框架。对我国经济而言,预计今年增速约9%,两年平均增速5.6%。制造业恢复快于服务业成常态,未来新兴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20%~25%。而服务业、信用风险等领域则需要政策继续给予扶持,以顺应不同行业差异化复苏节奏。

  核心观点

  疫情很可能与“高债务、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经济环境一样长期存在。疫情长期化导致供需、各产业恢复不一致,总体上制造业恢复快于服务业。政策决策者需要对国内、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周期有所把握,以便于及时调整政策框架。

  今年我国经济复苏将主要依靠“三支箭”:第一支箭是受全球居民存款上升,(商品类)消费支出V形反弹;第二支箭是全球库存周期启动,出口保持强劲;第三支箭是全球制造业企业的资本开支将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到2022年明显上行。

  是否欧美产能恢复,中国出口增速就会放缓?我们追踪了几千种商品的出口数据,发现目前中国产品的市场黏性远超预期。

  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增长带来的动能强劲。其中,新兴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0%~25%,叠加我国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增长,中国经济有望维持5%以上的增速,制造业对经济转型和恢复的驱动作用明显。

  以下为发言实录。

  疫情长期化 经济恢复需时间 政策框架须调整

  第一,在疫情可能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实现宏观经济正常化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甚至数十年,政策决策者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框架。经济学家通常把危机冲击前的状态视作正常状态,但实际经济的运行往往很难回归到冲击前的水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们看到经济学家(包括权威国际组织如IMF)对全球经济预测每每都高估了经济的修复能力,疫情后恐怕也会如此。

  目前,印度疫情态势明显超出预期,防疫能力不足、人口众多、医疗水平低下等多重因素交织,使得印度、甚至全球经济的正常化进程更加艰难。在此背景下,疫情很可能与“高债务、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经济环境一样长期存在。疫情长期化导致供需、各产业恢复不一致,总体上制造业恢复快于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政策决策者需要对国内、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周期有所把握,以便于及时调整政策框架。

  第二,对于我国经济,一季度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预计全年增速9%左右,两年平均增速5.6%。今年的经济复苏将主要依靠“三支箭”:第一支箭是受全球居民存款上升,(商品类)消费支出V形反弹;第二支箭是全球库存周期启动,出口保持强劲;第三支箭是全球制造业企业的资本开支将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到2022年明显上行。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成为我国经济复苏主要动能。预计社会零售增速全年可达17%,复苏时间一般滞后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2~3个季度,预计在今年3季度基本回归正常。

  第三,就大家关注较多的通胀而言,未来6~18个月通胀会脉冲式上行,但不会长期持续。随着全球居民储蓄增多、中国和欧美经济相继恢复,全球通胀上行不可避免。但在过去10年中拉低全球通胀40%的因素是长期结构性因素,包括人口出生率下降、急速老龄化、财富分配不均等,目前尚未看到这些长期结构性问题得到缓解。因此18个月以后,通胀也许不会长期持续,全球利率也不会因此持续抬升。今年三季度,我们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些。

  制造业恢复快于服务业成常态 中国制造后劲动能足

  疫情之后,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更加明显的恢复,一方面因其生产端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快,人员密集程度远低于服务业,另一方面商品消费需求受疫情影响较小。

  当前制造业的情况与2017年非常相似,制造业资本开支有望启动,一是全球贸易确定性修复,二是企业盈利持续改善,三是再通胀预期不断发酵,部分资产型通胀预期升温,四是政策基调依旧稳健,防风险、防杠杆的政策着力点没有改变,宏观政策没有明显收紧,五是企业信心明显增强。

  自疫情以来,市场和政策界对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一直担忧,认为去年下半年出口回升的主要推动力是替代海外产能。但目前来看,一方面全球经济稳步恢复,另一方面中国产品的黏性不断提高,出口增长的态势有望继续保持。

  疫情前,海外对中国产品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价格便宜但质量不高、稳定性不强,很多企业不愿尝试使用。特别是化工类,设备停工带来的损失远超零部件价格,所以海外化工企业基本不敢尝试中国设备。但在疫情催化下,很多企业不得不使用中国设备,这反而更新了他们的认知,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远超预期,产品粘性显著提高。

  是否欧美产能恢复,中国出口增速就会放缓?我们追踪了几千种商品的出口数据,发现目前中国产品的市场黏性远超预期。在1000多种设备类企业中,哪些将会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呢?一是高新技术类产品,包括电信设备、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附件;二是通用设备,如旋转式电力设备、轴承和滚柱,专用设备中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其他特种工业机械。

  另外,国内和海外企业家的信心恢复较快。韩国电子元件、电脑、无线电、电视、通信器材等行业的景气度显著攀升;美国CEU的经济展望中的资本恢复速度相对较快,基本达到2017年的水平。由此来看,即使未来一段时间疫情持续,制造业修复、特别是资本开支的恢复态势仍比较乐观。

  我们也从产能利用率、企业盈利和库存形成三个维度看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设备投资情况。第一,在传统周期行业内,我们看到化工(化学原料、橡胶化学制品、石油化工品)、采掘(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钢铁行业等设备开支开始增加。当然,传统行业的主要投资方向不是产能扩张,而是技术改造。第二,在消费行业内,轻工、食品饮料、纺织、汽车零部件等资本开支倾向明显。最后,新兴行业,半导体、电源设备、船舶制造、通信设备等领域的产能扩张趋势明显。部分行业的设备投资在去年四季度已经出现复苏迹象,后续复苏态势将更加明显。

  总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增长带来的动能强劲。其中,新兴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0%~25%,叠加我国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增长,中国经济有望维持5%以上的增速,制造业对经济转型和恢复的驱动作用明显。而服务业、信用风险等领域,则需要政策继续给予扶持,以顺应不同行业差异化的复苏节奏。

  (本文作者介绍:KKR投资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