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
本文作者:陈道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8月1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行了“当前形势下构建‘双循环体系’的可行性与对策”专题会议。对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涵和要义、构建双循环战略布局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双循环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关键点与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就内需循环的有效性以及“畅通”内循环的要点方面进行了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我认为现在提出“双循环”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应对当前内外部环境的一个战略选择。
个人认为,当前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为获得能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经济增长,保证物质供应安全,中国仍需要继续融入全球经济。因此,在当前环境下,中国必须在保持与各国的出口贸易,以及刚才余老师(编者注:余永定)特别讲到的能源与粮食等进口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国内循环。这实际上也就是扩大内需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作用。
这个战略方向实际上是中国近些年一贯坚持的战略。这些年来我们就已经一直在强调适当降低外需和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大消费等最终需求的比重。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环境,强调内循环的主体作用,与前些年提出的扩大内需战略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当前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更大力度、更有效率地保持与各国的经贸联系,不仅是货物商品,也包括各种服务贸易。
我国需要,而且也只能在更深地融入全球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中国内需循环的有效性。内需循环的有效性,以更深融入全球大循环为依托;只有两者相互促进,才有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对双循环的第一点认识。
第二点,国内循环为主体,有必要扩大和畅通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有关内需方面,我基本认同刚才任首席(编者注:任泽平)讲到的内容。当然,谈到国内循环,不得不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字方针,其中一点便是要“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畅通”的要求。在这一方面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例如怎样结合任首席所讲的新基建,怎样应对人口问题,以及如何结合现在消费升级,对内部循环之间不畅通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使得内循环更加有效畅通,从而进一步提升内循环的效率。当前这种背景下,除了从投资、消费等方面加大内循环的力度以外,体制机制方面或许需要肩负着更大的任务。
第三点,有关金融支持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促进内循环有效畅通的问题上,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降低融资成本使得资金更好地直达到实体经济。
但从更有效促进内循环效率上,同样重要的是在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结合问题上,如何让金融和实体经济产生内嵌式和自我成长式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如何把金融嵌入到经济产业的自我成长和经济运作的各个环节中。这个过程可以充分借用现在新兴的金融科技手段。
以如何发挥出商业信用的优势为例,虽然当今中国更多地发挥了银行信用的作用,但对于企业的商业信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国家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加大商业票据,包括人民银行推出的标准票据。如果想要进一步开发企业的商业信用,现在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大型企业开票的积极性,提高中型企业开票的便利性,以及完善中小微企业持票以后变现流通等环节上。完成这些工作可以使得中国内部的商业循环更加高效,直接降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并且提升整个循环的流畅性。
总之,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的战略选择,也是前些年战略部署的延伸,强调以我为主,强调自我成长,为我所用。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