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杨斌教学札记之一:“记一辈子”而非“记一本子”

2020年07月29日17:40    作者:杨斌  

  意见领袖丨杨斌

  《管理思维》是2007年起清华经管学院MBA培养体系改革中的一门新课,而且要求所有学生必修。培养体系改革的动因很多,但是MBA学生们对于太过于理论化的课程讲授不甚满足不够满意,是其中之一。我从学院领了任务来设计这门新开课,尽管也借鉴了当时耶鲁管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那个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但还是主要靠立足于清华MBA教育实际的探索,想突破知识点讲授、理论课色彩浓厚的MBA课程的通行做法,以求促进学生们思维的觉知与有机训练。

  具体到课程的讲授方式,有一条思路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像我们研发实施不久的另一门新课《伦理与企业责任》一样,每堂课都是一个扎扎实实的案例,我的教学目标里写着:不是让学生记一本子,而是要让学生“记一辈子”。案例选得好,课堂的讨论真诚而激烈,课下还不愿意离开,追着要问——后来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处理才对呢?老师您怎么看?

  还是挺希望“人群围绕中侃侃”的老师给个斩钉截铁的结论的,还是挺期待“智慧光芒四射”的老师能有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型的。说句旁的话,老师自有选择议题之便,掌握节奏之利,显得气定神闲,但真可别迷信他们什么都懂。厚厚的案例尽量去还原管理的实际土壤(那是很难的,写成案例,就是一定程度的抽象,这本身也有其积极意义),学生们代入自己进到决策与选择的情境中,冒汗红脸,不能自已,但仍会怀疑是自己没有掌握了更高阶的解法,更深刻的知识,而不希望学完了,仍然是要以心面对这种进退维谷,艰难抉择,没法演算出、推导出个决策来。这很正常。别怪老师不教你,这许多因人性之难而有的艰难抉择,哪里靠的是算法和知识呢。

  而另外一种思路,则是通过阅读、写作与思辨讨论。课前给出一些素材,甚至是比较粗的(raw)、庞杂的,需要学生们自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后请同学们写些支持、保留或者反对的意见陈述,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并鼓励在课堂上与持不同意见的同学相互聆听,据理力争,不求以一致结尾,而让思维有机会打开来。

  考虑到同学们的行业背景、教育背景、岗位背景的不同,素材的选择既要考虑开眼,总有新知来刺激心智的开放,来读清华MBA还是要变得更为“综合”,更为宽厚,更能持久;也要考虑到让各擅胜场的同学们都有话说,都有兴奋点捕捉,建立推敲、质疑、再认识基础上的自信。

  所以,素材体现着个“融”字,或者如老清华讲究的“通”。比如,马云的一篇股东大会上的演讲曾经是一堂课前给的素材之一,自陈他对于股东、客户和员工之间的优先顺序;与之相对应,在同一堂课上的素材还有安兰德的《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有几个学期还加上了eBay的CEO梅格•惠特曼自述中受到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创始人,eBay的董事会成员)关于是否允许平台上有人出售纳粹倾向的商品的诘问那个情境。虽然“企业目的”没有作为那堂课的标题,但确实围绕这些素材所展开的讨论的焦点。

  也有一次课,是围绕美国加州EV1的沉浮而展开的,也还有来自技术高手翔实的报告——领先的手机厂商并没有将最先进的技术尽展在新机型中而是留了几手的揭批文,以及《集装箱改变世界》中娓娓道来的而又会让不少同学有些吃惊的创新遭遇。讨论中,理工科训练占比较高的同学群体中的技术制胜论,与“说你行你才行”的环境决定论,交锋并着实启发了更多更深更远的思考。

  有一本书,作为课程进程中的参考书目,几次都布置给了同学们阅读——《管理的真相》,作者是杰弗瑞·菲佛、罗伯特·萨顿——管理“说书人”中的高手。书中的表2-1是我的最爱,常常在一些讲座时投影出来(并能时时更新),列举了“互相冲突的商业书名”,分作两栏,每列都是商业管理领域的畅销书,不用翻开书,光是看书名,就发现相互对立的基本立场。作者们针对财经杂志上流行的管理观念,坊间流传的不二法门,用理性审辩进行推敲质疑,让阅读的过程不时地涌现“Aha moments“(原来如此、竟然如此)

  “伟大的领导成竹在胸”、“战略决定命运”、“最好的组织拥有最好的员工”、“经济激励推动组织绩效”、“要么改变,要么死亡”,以及“工作和生活存在根本不同”,以及被大多数管理咨询公司和他们的客户奉为圭皋的找标杆学标杆的做法,一些逐渐意识形态化的管理实践,并非基于合理的逻辑或者确凿的事实,而是符合管理者对人和组织的某种臆想性、信则灵的“爱好”。

  就像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其实是来自于临床医学教育一样,循证管理的灵感和方法指引,也是来自于循证医学。但在管理领域推广“循证思维”(拿证据讲理),比在医学领域要难不少。最大的变数,就是每个行业企业,每个经营场景,每个管理情境,都有着诸多不同,这种不同反而给了管理者靠经验、靠直觉、靠信仰来决策以更大的动力和便利。我行我循,循的是证,还是人云亦云的畅销教条,这分别可就太大了。负责任、讲道理的管理者,时时该要警惕的,是管理方法中那些自诩的灵丹妙药、一招灵和潮流时尚。

  这本书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以及相当的信服,点头称是的、很以为然的的同学,又在下一个星期课前的时候,被作为任课教师的我,要求再写一篇对于《管理的真相》中的某个章节、某个论断的批评文字;倒不是我成心要营造什么剧情反转,而是诚心想同学们去践行菲佛和萨顿的初心本意——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名嘴,兀自倒胃,终将倒霉。

  循证在实践中的一大严酷之敌,是时间、时机的不容许,直面事实后的深思熟虑、充分质疑,需要一种从容,但,并不总来得及。这是学者们要对实践者们多加宽容也须尊重的一层。我记得有几年学生让我给他们的毕业纪念册写赠语,我写过几次都是这句——

  He who can, doesHe who cannot, teaches.

  萧伯纳的这句话,就像大礼堂草坪前的日晷镌题一样,总提醒着我,教书的时候,对于在这许多复杂与不易中坚持做事做成事的精神,要多几分敬意与体认。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