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本文作者:刘俏
可以说,最高决策层对这些问题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出台了许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政策举措。比如,在资本市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出台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指导原则,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抓手之一。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的改革从未停步,它将为中国经济从疫后复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奠定扎实基础。
01
7家企业发言,为什么是他们?
按照惯例,一般会在年末为下一年的经济工作做规划与部署。今年时值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我们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做好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工作,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取得好成绩的决心。
总书记对市场主体的强调,传递了重要信息。此次座谈会上发言的7家企业,所有制属性非常全面,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和港澳台资企业。
这样的安排至少传递了两个信号:第一,我们对支持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市场主体,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央一直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保市场主体”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市场主体它包含了我们提到的各类所有制属性的企业——1.23亿户市场主体,3858万户企业,8261万户个体工商户。
这次座谈会尤其强调了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个体工商户看起来微小,但其实带动就业超2亿人。这意味着,不论规模,不论“出身”,这些市场主体在中国经济的复苏,以及未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都能够扮演更加积极、活跃的角色。市场主体,用总书记的话来说,他们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除了所有制属性外,名单从行业分布也有一定的指导性的意义,包含了传统重化工企业,高科技企业,也包含了在未来可能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能的服务业,以及与消费相关的行业等。
在谈到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时,总书记再一次明确了政府是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公正环境的维护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为未来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创新精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一切都是从如何更好地支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角度来论述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提到“要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这一点对于企业家来说,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疫后的经济复苏,都是最需要的一句话,也是他们信心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02
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的5大关键词?
“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总书记就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五点希望。
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界定,它是跟这个时代的特点联系在一起。我们提到企业家精神,首先会想到他能够创造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但在当前阶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孤立主义、反全球化思潮盛行的大环境,而中国经济本身在一些核心技术或者核心零部件方面还存在短板,整个供应链还难以形成闭环。在此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家除了创造经济价值之外,“爱国情怀”还在于他敢于通过创新,敢于通过大量研发,敢于通过对国际产业规律的认识,参与并最终完善中国的供应链形成闭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国家的战略安全、经济安全。我想从这个角度讲,可能是总书记提到的“爱国”的内涵所在。
企业家以“实业”爱国,以“实业”强国,其实跟创新也是紧密相连的。中国经济应对中长期挑战,特别是在疫后全球政经格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可能面临重构的局面之下,如何去弥补我们在核心技术、核心领域的短板,形成中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闭环,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迈进,真正能够让这些变化发生的主体,就是我们的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目前,中国企业特别注重“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效率为驱动”的创新,也做得非常出色。而下一步,我们需要突破以“技术”为基础和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为此,中国企业需要增加研发投入,尤其是补齐在基础研究、底层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挺进,这本身对于中国经济克服中长期结构性挑战,最终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诚信和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词。“诚信”是一个基本要求,要求企业家提高法律意识,有契约精神,诚信守信,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而社会责任,一般意义上说,一个企业不断创造价值,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大体现。与过往的危机不同,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直接冲击最大的领域是消费和中小微企业,背后是“就业”这两个字。企业作为经济的微观基础,能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迅速调整复工复产,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新,促进经济复苏,创造就业岗位,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独特贡献。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肯定,也表达了一种期望:疫情对经济影响是中长期的,那么未来,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就要求他们做出更多有益的创新和尝试。
那么,又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中的“国际视野”?这样的诠释,其实与中国经济中长期面临的发展机会与挑战是直接相关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GDP比重约为17%。中国企业如果只是满足于做一个国内企业,就意味着要放弃83%的市场。一代企业家有一代企业家的使命,这一代企业家的使命中必须包含“国际化”的元素。当然,实现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家们深谙全球经济的变化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加大研发,为中国企业赢得制高点的位置。
我们强调国际视野,更要重视立足于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我们综合考量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所做出的回应。在逆全球化的倾向下,在新冠疫情拖累全球经济受挫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动能在何处?庞大的内需市场,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中国经济的核心优势。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在不断巩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7.8%。而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一万美元,拥有全世界正在崛起的最庞大的中产阶级,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会涌现更大的消费能力。毫无疑问,中国必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让我们的经济有足够大的韧性,让我们的企业有足够大的腾挪空间去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
但更应该看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未来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开放。除了此前对于国际贸易方面的开放之外,未来可能还会在服务领域、人才流动、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更加紧密的国际协作和开放,这也是我们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所需要的基础。
03
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审慎乐观?
疫情发生后,决策层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判断是较为精准的,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稳住了经济大盘。货币政策在保证实体经济有足够流动性的情况下,尽量给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大量的金融支持。财政政策中,安排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增加国债规模,增加财政政策对基层、对民生、对实体经济的“直达”,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市场主体迅速恢复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我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中国经济增速从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稳回升,已经由负转正,增长3.2%。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的预测,包括我们自己的预测,中国很可能是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如果说外部环境国际竞争格局不会出现剧烈的变化,按照现在的态势,整个经济复苏的力度、节奏将会加快,下半年经济整体表现应该会有大幅的提升。
总体来看,2020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别的一年。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强烈冲击,促使人们去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范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另一方面,2020年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同时我们制订 “十四五”规划,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征程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非常重大。在疫情期间,讨论“十四五”规划本身,说明总书记不仅考虑短期的问题,而更多的是考虑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健发展的问题。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这一切在“十四五”规划里都将反映出来,它对于未来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可以说,最高决策层对这些问题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出台了许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政策举措。比如,在资本市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出台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指导原则,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抓手之一......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的改革从未停步,它将为中国经济从疫后复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奠定扎实基础。
(本文作者介绍:作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