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对上证综指修订的三点建议

2020年06月19日20:18    作者:董登新  

  意见领袖丨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上证综指是A股市场最早诞生、最有影响力、最常用的股价指数。作为一个综合指数,上证综指最大的优点是指数样本股覆盖上交所全部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但这同时正是它最大的缺陷所在。

  如何优化上证综指编制方法,我提出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1)上证综指样本股应剔除ST股及B股

  ST股或*ST股是一类特殊股票,它是垃圾股或退市概念股的代名词,已非正常股票,其中相当部分已丧失投资价值,随时可能失去持续挂牌资格,尤其是当“一元退市”规则大显神威之后,ST或*ST股票大多排队进入一元股或仙股行列,并开始步入预备退市的“死亡通道”,这样的股票如果继续纳入上证综指样本股,就会扭曲股指的代表性。

  此外,考虑到B股市场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对中国股市的代表性很弱,也建议从上证综指样本股中剔除。

  (2)新股纳入上证综指的时间安排区分两类情形

  一方面,由于主板新股在上市后存在严格的涨跌幅限制,上市后大多有一个“补涨”的过程,最高记录是30个涨停板。因此,建议主板新股在上市至少满30个交易日后,才能纳入上证综指样本股。另一方面,考虑到科创板新股在上市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交易更充分,供求更真实,股价更均衡,因此,科创板上市新股纳入上证综指的样本股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3)加权方式及权重上限再设计

  由于上证综指采用总股本(总市值)加权,导致金融股和地产股占据了较高的权重,对上证综指走势的影响较大。建议上证综指在计算方法上,将总股本加权修订为流通股加权(而且应该采用“境内流通股”加权),以便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及股价波动。

  此外,作为标志性指数,上证综指既要真实反映上交所全体上市公司股价的总体走势,也要反映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行业代表性。目前互联网企业及新经济公司的在上证综指中的行业权重较低,尤其是自去年科创板推出后,应考虑在上证综指行业权重分配上,设置金融地产股权重上限,并同时留给科创板公司更高的权重上限。

  (本文作者介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董登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