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地位的变化受中长期因素影响

2020年02月25日06:51    作者:管涛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管涛

  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全是外商投资,本地企业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短期的扰动因素。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变化是受中长期因素的影响。 

  我讲一讲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大家都注意到,疫情发生以后,国内的人员流动、生产活动陷于停顿,大家担心会加速制造业的转移。实际上,从“非典”的经验来看,当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大家也讨论是要转移生产,但我们可以看到,从“非典”以后,中国利用外资里制造业的占比大幅下降,2003年的制造业在利用外资里的占比是70%,但现在只有20%多一点点,确实占比降低。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出口中的比重下降了,从60%降到了2019年的不到40%,看起来外资在中国的整个制造业扮演的角色地位在下降,但是这不等同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地位的变化。

  第一, 中国虽然利用外资的制造业占比下降,但是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名列前茅的,在发展中国家里是第一位,全球排名第二。

  第二,制造业利用外资少了,但是非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在提高,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反而是在上升的。我们注意到,比方说日本松下,四十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主要是向中国市场做家电的,但现在它在中国搞了一个集团,它的经营活动已经是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多个方面,已经不是简单的制造了,还有服务、物流、研发,这些都是服务业的投资。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加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里面。

  第三,外企确确实实在进出口的中国份额是下降的,但是民企是异军独起。而且民企2019年在进出口的份额已经是超过了外企,占到42.7%,外企只占到39.8%。外企原来是在中国组装生产对外销售,现在在中国生产向中国销售。此前德意志银行有篇研究报告,按照国民原则,按照总销售的口径,把美国在中国的公司,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的算作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外国公司在中国生产对美国出口剔除以后,按照国民原则可以看到,中国美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大幅减少。按照美国商务部的口径是3755亿,按照德意志银行测算的口径只有774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不是以出口为主,主要是面向中国市场。

  第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的量和质都有明显的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里的份额上出口是全球第一。中国的贸易顺差中,按照增加值口径,相当于中国海关口径贸易顺差的一半多一点,2005年的时候还是95%,到2015年的时候只有51.5%。中国的很多产品不完全是中国生产的,涉及到国外的很多环节,最典型的就是苹果手机的例子。从中国加工贸易的情况来看,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也在提高。2013年的时候,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只有不到50%,2019年提高到70%左右。

  我们要把外商投资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系做一个区分,外商投资是不是投制造业那是另外一回事。即便是对制造业的投资减少了,也不意味着中国整个利用外资是减少的。此外,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全是外商投资,本地企业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短期的扰动因素。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变化是受中长期因素的影响。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组织业界专家召开的“宏观论道: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前瞻与资本市场展望”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作者介绍: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疫情 供应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