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奇霖、张德礼
稳增长压力下,需要广义信贷扩张,像2017年那样针对金融机构高压监管的概率较低,现阶段金融防风险的重点在于防范信用风险。
新冠肺炎蔓延后,政治局常委会召开四次会议(1月25日、2月3日、2月12日和2月19日)部署疫情防控。2月21日,本月的政治局会议召开,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读完通稿,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有以下值得关注的信号。
第一,全国疫情发展的拐点尚未到来。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地采取了严厉的隔离措施,湖北以外的多个省市也都封闭小区、限制疫情严重地区的返程人员进出等。隔离措施取得了成效,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病例数2月4日至2月19日16连降,2月19日湖北的新增确诊病例开始降到1000以下。
但近日国内部分重点城市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所回升,在日本和韩国也有扩散的趋势。加之新冠肺炎潜伏期长、传染性强,随着陆续复工和复产,在口罩等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存在交叉感染的尾部风险,媒体也已报道相关案例。本次政治局会议在肯定防疫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仍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疫情冲击经济,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是今年要完成的任务。新冠肺炎中断了去年四季度开始的经济弱复苏,对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拖累的幅度,大概率会明显超过非典时期的2%,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会明显低于4%。考虑到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影响后,2020年全年GDP增速需要达到5.5%,才能实现GDP翻番。如果一季度GDP增速在3%以内,二到四季度平均增速需要到6.2%以上。
和非典时期相比,目前各类经济主体的杠杆率都大幅上升,加之新冠疫情前经济处于一轮下行周期中的弱复苏,疫情结束后内生性复苏的动力不足。这意味着稳增长将是贯穿全年的政策主基调,需要更大力度的逆周期调节,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和2月12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对财政和货币的定调更为积极。
2月12日的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本次会议的定调,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都增加了“更加”。这是疫情拐点尚未到来、返程和复工缓慢下的必然选择,股票市场近期的走势也反映了政策将更加积极的预期。
财政政策方面,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向发力。一是加大定向减税降费力度,在收入端宽财政,比如疫情的中心湖北省,以及本次会议提到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二是赤字率提高到甚至突破3%。三是新增专项债扩容,提高到3万亿以上,在稳基建的同时,通过政府性基金预算盈余来平衡一般公共预算。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强调了“要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我们认为可能的举措,一是通过PSL加大对基建项目配套贷款的支持,二是不排除以政策性银行作为中间人来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
货币政策方面,一是总量层面继续宽松,包括降准和MLF降息。二是继续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降,这是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重点任务。三是再融资政策放松,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我们了解到某股份行已经放松房企的非标额度。
第四,通过“差异化”政策,来平衡疫情防控和稳增长。目前疫情拐点尚未到来,而基本医疗物资也依然处于紧缺状态。以口罩为例,2月21日总理视察某口罩生产企业,新闻报道提到现在的口罩产能是4300万只每天。虽然相比于2019年的产能2000万只/天有所增加,但和总理说的尽快达到1亿只/天仍然有较大差距。
因此,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来应对。根据标准,来对疫情分区,疫情较轻的地区,优先有序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需要以人员返程为基础。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春运客运量为11.43亿人,而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五(春运为春节前15天到春节后25天)客运量为3.33亿,同比下降82.1%。预计将有更多省市和浙江省一样,政府组织专列,从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劳务输出大省,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程。
第五,需求端稳增长的力度将加码。本次会议明确提到“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预计将有更多需求端的刺激政策出台。
我们认为,可能会从以下方向发力。一是基建稳增长,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基建投资的诉求进一步上升,具体包括推出重大项目、解决融资难题和加快开工施工。二是在“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的框架下,将有更多城市放松调控,目前已经有城市调整政策了,包括降低预售标准、延迟土地出让金缴纳等。针对房企融资的监管也在放松,近期房企美元债的发行利率有所下降,也反映了房企国内融资环境好转的预期。三是消费在增长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汽车是重点,比如广东省近期鼓励广深进一步放松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中汽协建议推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等。
第六,本次会议重提金融防风险,但内涵和前几年可能有所不同。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明确指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肯定了前几年去杠杆和防风险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正面评价。但本次政治局会议,则再次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我们认为,前几年提到的金融防风险,主要是防范实体杠杆率上升,以及金融同业业务繁荣和链条拉长后所隐藏的金融风险。而本次会议所指的金融风险,可能是指在非金融企业和居民杠杆率处于高位的情况下,疫情导致停产、停工和停收,提高了金融机构面临的违约风险。稳增长压力下,需要广义信贷扩张,像2017年那样针对金融机构高压监管的概率较低,现阶段金融防风险的重点在于防范信用风险。
(本文作者介绍: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