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 适度投资拉动不可或缺

2020年02月01日10:03    作者:盘和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盘和林

  坚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大方向,大力实施实体经济定向支持政策,以金融、财政政策鼓励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强健产业、夯实实业,是经济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我们的宽松政策切莫导致产业低水平重复发展。

  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月1日在官网发布的《截至1月3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况》称,截至1月3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791例(江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各核减1例),现有重症病例1795例,累计死亡病例25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3例。

  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同时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

  除了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以外,这一次的新冠病毒肺炎又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呢?

  2020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或受较大影响

  无须讳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中国短期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春节本来是走亲访友、旅游、餐饮等消费高峰期,但由于阻断疫情的需要,从整个春节假期到现在,几乎是全国的影院、景点等娱乐场所以及大型活动基本上都停下来了,走亲访友等个人、家庭消费也由于疾病基本上停下来了,因此,餐饮业、运输业、物流等消费、服务行业必然出现断崖式下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消费已经占了GDP6成以上,消费下滑对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核心数据可能带来不小的冲击。

  此外,本来初七制造业等各行各业就应该开始复工,现在不仅全国性假期延长到2月2日,而且相当多数的省份把辖区内工厂复工时间定到了2月9日。从目前疫情发展来看,虽然国家以铁腕来加以阻断与防控,但从疫情发展客观规律来看,可能还有持续一小段时间,乐观的话,从从春节开始计算,起码也得要1个月才能真正控制。也就是说,制造业、服务业等,都受到较大影响。

  虽然具体影响有多大还没有测算数字,但我们可以通过2003年的SARS病来作为镜照。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国,导致当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腰斩,当年二季度旅游局估算旅游收入减少840亿元,GDP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率骤减,仅为0.8%。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从2010年的340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050亿元,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个数据将面临断崖式下滑,餐饮行业面临大批退单,电影行业则全面停摆。

  全年宏观经济影响可以通过扩张政策弥补

  至于对全年宏观经济影响有多大,那么,就看持续时间。不过,目前政府对防控疫情的决心是空前的,不惜以工厂推迟开工等代价,也要阻断疫情传播,一方面是从人道主义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最短时间遏制住疫情发展,把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同时,也给未来经济“弥补”或者是对冲留下更多的时间腾挪空间。

  实际上,只要快速控制住疫情,无论从时间上来看,还是经济发展本身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还是有足够的空间。以放假为例,中国乃至于各省市仍可以用带薪年假、周六日等,来冲抵春节假期延长的问题,服务业、消费等通过一些激励措施,完全可以把此前的损失弥补回来。而且,近几年,经过机器换人等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生产力早已是今非昔比,以制造业为例,我相信即便停工1-2个月,照样还是能够实现全年生产任务的,这个不需要太大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PHEIC”之后,相关影响程度可能加深且时间延长。不过,可以视为“黄牌”而不是“红牌”,因为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同时强调,世卫组织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实施旅行或贸易限制。我的观点同样是,其影响程度及时间,取决于我国控制疫情的时间长短,而不是世卫组织。

  只要疫情不持续太长时间,对于中国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信心等不会造成持续性、根本性的影响,而且我国正在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业的开放,A股等金融领域将会持续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换句话来说,只要疫情控制的早,全年的外贸出口、外商投资等指标,通过努力还是有望完成既定目标,从全年看,仍有较大回旋余地。

  即便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促进旅游、激励消费、加大补短板以及新基础设施投资等扩张性政策加以弥补,确保全年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实现,这些以当前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说难度并不大。

  传染病不管在凶猛,只要隔离阻断,就会被控制,因此,在如此严厉的“空城”举措之下,综合钟南山院士等权威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如无大的意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不会持续时间太长,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短期的,即在第一季度会“咳嗽”一下,但不会并发大病,更不会伤筋动骨。

  为什么说新冠病毒带来的经济冲击要比SARS小?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对比当年的SARS,我觉得此次新冠病毒带来的经济冲击要远远小于SARS。

  首先,比起SARS,这一次的新冠病毒我们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防疫措施有条不紊。对于经济复苏来说,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罗斯福曾说过“真正让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经明确了新冠病毒的具体情况,而当年应对SARS时,完成同样的工作用了四个月,我们早已不像2003年那么恐惧病毒了,因而市场预期疫情的持续时间一定比SARS要短,投资和消费也将在疫情好转之后迅速恢复。

  其次,比起2003年,我国经济的实力和韧性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当年的SARS肆虐的时候,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病毒的扩散影响了员工的正常上班,所以大量制造业企业停工。同时,第三产业也是以基础餐饮等行业为主,疫情导致的出行减少也拖慢了服务业的增长。

  现在我国的产业结构则不同,制造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机器代替了大量的人力,所以复工之后产能恢复速度会很快。而在第三产业中,我国的互联网等科技行业发展迅速,许多企业也开始尝试网上办公,电影等传统产业也开始尝试线上播放,金融服务业也实现线上化,这些都缓解了病毒带来的负面冲击。

  而且,这次最受影响的服务业,虽然短期受到冲击,在春节期间没有迎来大幅上涨,但是,人们的旅游、观影需求并不会消失,在春节之后仍有黄金假期,被耽搁的需求将得到释放,带来产业补偿性增长。 

  另外,这一次应对新冠病毒,多城市都采用了封城策略,对城内的各项物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实际上也刺激了有关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在度过春节假期之后,一系列企业的复产将会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也将进一步复苏,新冠病毒带来的负面冲击也将逐步被抵消。

  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带来的经济冲击?

  虽然上文提到,这一次新冠病毒对于经济带来的冲击是短期性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置之不理,尤其是世卫组织将其列为“PHEIC”后,我们应该立即着手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影响的对冲措施了。

  首先,为了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适当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就是逆周期调节要适当加码。比如,在春节假期过后,考虑适当降息,为企业降低资金成本;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产业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对一些新兴制造业给予适当的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等。

  其次,适度的投资拉动同样不可或缺,而投资自然就需要基建出马,建议一些补短板、促民生等重大基建项目提前上马。实际上,我们不必谈基建就色变,基建也并非就是传统的 “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我国新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还非常打。我们此次完全可以把通讯设施等新基建作为突破口。国内铁路、公路建设已近饱和,投资边际效用递减,而以5G为主的通信设施则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我们恰可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大力发展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带动有关制造业行业发展,走出病毒阴霾,还可以加快我国通信技术迭代步伐,推动科技创新,新基建对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意义重大。

  第三,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即使我国宏观经济韧性较强,可以抵御病毒的冲击,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可能是生死攸关,本来此前利润微薄,而此次延期开工,依然承担的工资等刚性支出,市场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贷款依然要承担利息等,能损失惨重。因而,我们需要对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帮助。

  第四,房地产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房地产对产业的拉动效应并非洪水猛兽,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下,适当对首套住房予以开放,比如说一线城市的首套住房,适当降低社保等限制,甚至降低首套房的利率。这与坚持房地产调控并不矛盾,严格收入等信用审查,首套房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金融风险。

  最后,坚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大方向,大力实施实体经济定向支持政策,以金融、财政政策鼓励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强健产业、夯实实业,是经济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我们的宽松政策切莫导致产业低水平重复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