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德林
那么,董明珠提前披露的营收2千亿到底是“货真价实”的数据还是“财技”玩出来的呢?
2017年年底,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一次公开场合上一拍胸脯说:“2018年泰禾将力争迈入2000亿时代”。
此言论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投资者在黄老板一针鸡血刺激下,泰禾集团股票涨幅高达50%。
泰禾集团的市值虽然增加不少,但黄老板的所作所为却引来了深交所的批评。深交所监管函明确指出黄其森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订)》相关规定。黄其森事件引起了热议。
无独有偶,一年之后,董事长提前披露业绩的故事在董明珠身上上演。近日,董明珠率先对外称格力电器在2018年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并表示自己基本胜出。
董明珠在公开场合的行为跟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类似,董明珠这次会不会触碰到了深交所的红线呢?大家可继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
另外,德林社在查询格力电器近年财报时发现了一个现象:
格力近2015年--2017年第四季度单季度营收占全年营收比例分别为16.6%,23.9%、25.2%。
而同行业的美的电器2015年--2017年第四季度单季度营收占全年营收比例分别为22.3%,26.7%和20.2%。
相比美的,格力近几年的营收业绩更倚重第四季度。
常识大家都知道,四季度是空调行业的销售淡季。今年格力与2000亿元小目标还差接近513亿元。董明珠又会采用什么办法冲业绩呢?
*近期有一位小伙伴在尺度app问答区提了一个问题:格力是否为了把营收业绩做好看而采取了“压货”措施?欢迎大家去尺度app上参与讨论!
据资料显示,“压货”分两种:
一种是产品积压在厂家库房中,尚未产生商品交易行为;
另一种是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已经产生了交易行为,但产品被压在经销商手上。
这些货物只是保存在销售渠道的仓库里,并没有真正卖出去,本质上还是库存。
一位从事过渠道销售工作的朋友介绍道,作为有合作关系的厂家与连锁渠道方,他们一般“压货”方式是有限制的。渠道方根据门店销售能力测算出最大量的库存再接收厂家的货物,使良性库存得以周转;若超过了门店销售能力的库存,则会造成和货物堆积,这增加渠道销售方的压力。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厂家与渠道方经过一定程序和协商,渠道销售方或接收更多的厂家的货物。对于厂家特别是上市公司来说,这样做有一个好处是能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在会计科目上,厂家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这一会计科目数额增加。
对于接下来如何处理这些存货,它们或采取各种活动方式促销来实现回款。但也要考虑一个最坏结果,当积压的存货无法及时出清时,这对渠道销售方是不利的,这也会间接影响厂家。
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了吧,“压货”也是可以作为“财技”的。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格力电器财报的准确性近年就被媒体质疑过。
以2015年为例,格力电器披露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
虽然董明珠一度表示格力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不过有人根据数据推算却得出了另外一种结果:
“由于家用空调与中央空调的市场均只下降10%以内,所以格力要保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量降幅必须在10%以内,10%的量跌与20%的价跌,共振效应是收入下降28%,绝非可能收入下降29%!”
按照这种推算,这意味着董明珠在2015年所称“市场份额在增加”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随着2018年即将结束,投资者都在关心董明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使格力达到2000亿元营收目标。如果为了赢雷军而在第四季度采取过度刺激措施,这可能会对格力明年的业绩增速产生影响。
那么,董明珠提前披露的营收2千亿到底是“货真价实”的数据还是“财技”玩出来的呢?
格力电器年报很快会给出答案!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三分钟财经脱口秀,每天一个资本真相,微信公众号:delinshe)
责任编辑:张文
德林社,最麻辣的财经脱口秀,官方微信公众号: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