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洪偌馨
智能投顾平台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到底表现如何?资管新规颁布之后,国内的智能投顾行业发生了哪些改变,又在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最近几个月,股市低迷、P2P爆雷,连银行理财都纷纷表示“不保本”了。身边一堆朋友感慨,难逃身为韭菜的宿命。一时兴起,我随手查了一下智能投顾产品的表现。
投资难度越来越大,机器人会更好一些吗?结果有好有坏,后文会详细说。
先分享一些观察和感受,作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一个颇具代表性产品,智能投顾(也可说,机器人投顾)从出现之初便赚足了眼球。尤其,在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后,AI+理财的概念更是蔚然成风。
此前,我们也写过很多次,这个模式在国内的发展瓶颈。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从业者来说,这个行业都没有必要被过度神话,通过技术手段做好资产配置和用机器人炒股就能跑赢大盘,始终是两个概念。
但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在“去刚兑”的大趋势下,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纷纷加速布局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信号:智能投顾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资管业务的效率、降低财富管理的风险,正在成为一种机构标配。
1
股市动荡下的大考
2008年,以Betterment、Wealthfront等为代表的美国第一批智能投顾公司相继创立,开启了智能投顾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热潮。
在这10年发展的历程中,参与的平台类型越来越多、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一些核心要素并没有改变——以中产及长尾客户为目标用户,以低成本、低门槛、自动化和个性化吸引客户。
尤其是在较为成熟的美国等地,智能投顾也经常与退休、养老规划捆绑在一起,以稳定的价值投资、获取长线回报为目标。
此前,我们在讨论国内智能投顾行业的困境与破局时也提到过,过度追求短期的回报、投资者观念的不成熟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厘清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近期市场的波动以及智能投顾平台们的表现。
先来看美国市场,我们选取了一只以AI为主题的ETF——AI ETF (AIEQ US)作为标的来看,该产品是由美国公司EquBot LLC和ETF Managers Group联合推出。
为什么选这个产品呢?一方面是它结合时下最热的AI概念,另一方面该ETF主要针对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运用机器学习方式进行投资配置,其机器学习算法在著名的IBM Watson Platform上运行,应该算是颇具代表性的智能投顾产品。
美国股市在今年上半年一直延续了强劲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8月19日,相比2017年底,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总回报为7.92%。同期,这只AI ETF (AIEQ US)的收益回报为12.36%,多出了4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
再来看一下国内市场。受贸易战、资管新规、人民币贬值、P2P爆雷潮等多项负面因素影响,2018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表现低迷,上证综指更创下2016年2月后的低点。
一个朋友跟我说,她配置的一个老牌的指数基金,年内下跌了近30%。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智能投顾产品的表现又如何呢?
馨金融挑选了国内几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智能投顾平台,分别是银行系的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工商银行的工银AI,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宜信的投米RA,初创企业理财魔方(to C 为主),以及金融科技服务商品钛的璇玑 (to B为主)。
稍微对比了一下,从去年底到今年8月19日期间的投资表现。
从五家平台的表现来看,绝对收益为正的只有璇玑一家,理财魔方与投米的收益为负,但是相对依然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超过5%的跌幅,而银行系的表现则垫底。
这五家平台都表示自己提供全球资产配置服务,但之所以会产生的这样的差异,主要在于A股市场的配置。
上半年,璇玑在国内A股配置大幅下降, 增强国内债市配置, 成功避免了一季度后的A股股灾。而其他平台要么依然维持了高配比,要么提前解除了对A股的预警,因此大多都在2月和6月遭受了损失。
事实上,如果从这个短期的结果来看,我们很难下定论说智能投顾到底是否有效,因为无论是国内或国外,大市场环境如何,不同平台的表现都不同。
看到这个表现参差不齐的结果,估计不少朋友可能更疑惑了,智能投顾应对股市大跌等极端情况的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它是降低了投资风险,还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关于这个问题,我去请教了几位智能投顾方面的专家,综合大家的回复如下:
能否抗击极端情况和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能投顾算法的设置。一般来说,对于极端风险,可以针对单一市场或整体组合设定停损点达成最终风控手段, 而能不能经的起考验要取决于再平衡设置方法。
以美国的wealthfront和betterment模式来说, 它们的投资配比基本维持不变即股60%、债40%, 然后运用Constant Mix方式再平衡回到预设配比, 即使市场大跌也维持60%股。这种方式的弊端比较明显,很难有效规避股市的大幅波动
另外一个考量的维度是,智能投顾所应用的算法是否有长期测试抗跌能力。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投顾公司的操作方式都是,用过去三年、五年的数据去测试自己的模型。但从时间周期来看,这还不足够考验一个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但是,随着时间周期的延长,各种“压力测试”的增多,智能投顾的模型也会不断优化。长期来看,相对于个人所做的投资决策,机器人的判断理论上还是更理性、全面。
2
智能投顾的进与退
就国内的情况来看,今年智能投顾领域面临最大的变数其实是来自于监管。
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一系列围绕大资管领域的政策陆续出台,作为其中的一个细分类型、新生事物,智能投顾既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正名,但也面临了更为严苛的规范和调整。
此前,SEC(美国证监会)也曾出台一份《智能投顾行业监管指南》,国内虽然尚未发布专门的监管文件,但在资管新规中也多处提到智能投顾,对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做出了一些要求。
比如,资管新规首次对于平台资质做出了明确要求,即从事相关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另外还提到了,“金融机构应当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报备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参数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避免算法同质化加剧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等。
当然,这一方面直接提高了智能投顾行业的进入门槛,同时也避免了智能投顾被滥用,进而带来风险外溢。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资管新规确定了“打破刚兑”的大趋势,而一旦外部环境成熟,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智能投顾这类将风险与收益进行匹配的标准化资产配置服务势必迎来更多机会。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反观国内智能投顾行业的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加速进场的趋势明显。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在牌照和用户方面相对有优势的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布局。
从最近各家银行发布的中报里也能看到不少关于智能投顾的描述和数据,例如,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规模 116.25 亿元,持有“摩羯智投”的客户数16.69 万人;而中国银行的“中银慧投”智能投顾产品截至6月末销售额达到40亿元。
当然,还有不少银行虽未公布具体的业务数据,但也都有强调自己有所涉猎。包括交行、浦发、平安等等都在中报里提到,未来将加大智能投顾相关业务的投入,优化从获客到用户画像再到算法的一系列服务等等。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在进击。
UBS最近就宣布,关闭旗下的智能投顾平台。根据UBS的表态,该项业务的市场潜力有限,而他们将专注于投资顾问主导的财富管理业务上,客户的资产规模门槛将重新回到200万英镑的标准。
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不同的机构定位也决定了是否适合介入智能投顾业务。就中国的情况来看,国民财富积累刚刚起步,理财需求正处井喷阶段,这也是P2P以及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也看到,除了金融机构之外,还有一批涉足智能投顾产品的金融科技公司依然活跃在市场上。比如,宜信旗下的投米RA、品钛旗下的璇玑等。前者作为宜信财富管理的一个产品2C为主,而后者则以提供相关技术服务2B为主。
尽管整体来看,智能投顾在国内还处于前期布局阶段,但盘点市场信息可以看到,在“去刚兑”的大趋势下,净值型产品的占比和价值日益凸显,这对于整个大资管市场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而在科技与金融融合日益加深的当下,智能投顾的普及和应用也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是,对于这个正在重塑的市场而言,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本文作者介绍:洪偌馨,资深财经记者、主持人,自媒体“馨金融”创始人。)
责任编辑:赵子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