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洪偌馨
增长不易,且行且珍惜。
洪偌馨/文
又到了财报季,最近的话题多到不知从何聊起。
为了不漏掉关键的数据和信息,同事做了一张超长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时间表,我才发现,与这个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已经有这么多了。
除了独立上市的新金融平台以及传统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之外,还有很多公司参股了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
在如此多可以聊的公司和话题中,今天想先和大家聊聊消费金融公司。
截至到目前,已经有四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其上市公司股东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分别是马上、招联、四川锦程以及华融消费金融公司,这四家公司也都很有代表性。
虽然在上市公司股东的半年报里,披露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趋势和变化。
✔ 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快速扩张、利润高速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不过两级分化的趋势明显,头部平台与小平台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
✔ 上半年,受到金融行业整体去杠杆的影响,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上升,虽然各家公司频繁通过增资等方式缓解压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扩张和利润情况。
1
从已经披露的这四家公司的数据来看,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依然亮眼。
(注:招联消费金融数据来自联通2018年上半年年业绩报告;马上消费金融数据来自重庆银行半年报;锦程消费金融数据来自成都银行半年报;华融消费金融数据来自合肥百货半年报)
其中,马上消费金融上半年实现营收42.07亿元,同比增长224%,已经逼近其2017年全年46.68亿的总营收;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173%,约为其2017年全年利润的63%;总资产大幅增长66.35%至348亿元。
当然,即便如此,这些数据还是无法与其2017年的增速相比。公开数据显示,2017马上消费金融营收总额较上一年增长近29倍,利润增长近88倍,不过这与此前的基数较小有关。
相比之下,招联消费金融的业务规模、营收规模虽然仍高于马上,但是增速明显不及前者。
联通财报显示,招联消费金融201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1.6%,依然是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盈利冠军”的有力后补;营收30.40亿元,同比增长83.02%,但是被马上消费金融进一步拉开差距;总资产也大幅增长超过88%至607亿元。
不过另外两家的情况,可能就并没有这么乐观了。
成都银行财报显示,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8900万元,净利润约3400万元。尽管实现了正向现金流,但是在与2017年全年6000万左右的利润规模相比并没有太大起色,利润下滑的趋势没能被扭转。
而华融消费金融公司或许多多少少受到了大股东危机爆发带来的影响,在2017年全年实现了750%的营收增长和扭亏为盈、利润过亿的业绩之后,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规模只有4100万左右。
其实,在年初各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2017年营业数据和财务数据披露时,就可以看出一些分化的趋势。
招联、马上、捷信、中银等消费金融公司与一些后来成立的公司在业务规模、利润增速方面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从眼下的趋势来看,这种差距在被进一步拉大。
2
这种差距的产生,不全是由运营时间的长短造成的。
像招联、马上都是在2014年才获牌照、2015年才成立开业,而业绩不佳的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屡屡受罚的北银消费金融公司,都在2010年首批获牌的名单之中。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无论是马上还是招联,都与股东方合作频繁。
今天早上,我看到重庆当地的一家媒体报道,重庆百货与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在智能零售领域展开合作,在4家重庆百货门店上线了“刷脸支付”。此外,马上消费金融的智能客服平台也在对重庆百货的传统客服系统进行升级。
虽然我对于这些新技术落地的情况依然存疑(因为重庆百货的目标受众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但是股东方在场景、渠道、流量、用户方面能够提供的资源,其实是这些公司业务增长非常重要的驱动力量。
招联消费金融从2017年开始与股东中国联通在线上、线下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为联通的手机号用户提供分期付款等服务。根据中国联通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公司拥有移动出账用户约3.02亿,这些也都为招联的业务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利润下滑的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原始股东为程度银行和丰隆银行,股东方并不具备场景优势。2017年4月,锦程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希望引进新的股东。
公告显示,公司计划引入2至3家战略投资者,要求对方是大数据公司或者消费场景公司——大数据公司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大数据寻找目标客户,建立风控模型;场景消费公司需要是具备丰富线上场景、强大获客能力和大量的消费客群的互联网公司,但不排除在全国有零售业务和客户资源的线下公司。
彼时,此举被看做是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突破瓶颈的布局。
不过,虽然后来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参与锦程的增资扩股,市场传闻的几家入股的公司变了又变,但最终新股东迟迟没有下文。
而始终缺乏场景与渠道的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则在近两年遭遇了业绩的持续滑坡。
3
当然,2017年想要增资的消费金融公司绝不止锦程一家,但是其他公司更多是出于资金需求的考虑。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完成增资。其中增资额度最高的是马上消费金融,增资后注册资本金高达40亿元;而增幅最大的则是中邮消费金融,增幅达到200%。
对于整体处于业务暴涨阶段的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资金的稳定供给是业务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年上半年,在金融去杠杆的环境下,资金紧缩、利率上行,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必须通过这样的手段保证业务平稳扩张。
不久前我在写近期消费金融ABS重新开始放量时,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传送门:《消费金融ABS回暖》)手握ABS发行份额的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未必愿意释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而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股东增资可能是一个成本更低的手段。
对比捷信在2018年发行的两笔ABS,7月底发行的这笔ABS比3月时略有下降,但是相比于去年下半年,利率仍处于高位。
资金成本的上升也可能多多少少侵蚀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不过随着下半年资金面开始宽松,银保监会发文推进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持牌金融机构的表现可能会比上半年更好。
(本文作者介绍:洪偌馨,资深财经记者、主持人,自媒体“馨金融”创始人。)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