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王先知
猪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因素,猪肉的暴涨暴跌和超强猪周期出现的背后,正是我国生猪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
今年“超强猪周期”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进入7月份以来,养猪行业上市公司的业务不是大幅下滑就是亏损。其中,温氏股份净利润同比去年下降47.52%;牧原股份上半年预计亏损7500万元至8500万元,第二季度则预计亏损2.11亿至2.21亿元之巨;正邦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亏损1.6亿元至2亿元。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4月猪肉价格开始上涨,至2016年5月达到最高点,上涨期长达25个月,超过此前三轮猪周期的上涨期至少3个月;2016年5月开始的下降期,至今已经超过25个月。
到2016年高点时,生猪收购价高达每斤10元到11元,一头猪盈利近千元。此后至2017年中,猪肉价格虽有小幅下跌,但依旧处于高位。今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探,五六月份已经降至8年来最低点。
而按照此前几轮猪周期的规律,下降期会比上涨期普遍多3个月以上,这意味着本轮猪周期时间或将超过50个月,所以又被业内人士称为“超强猪周期”。
所谓猪周期,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本轮猪周期因猪价上涨下跌的时间以及价格波动的程度均超过以往,又被业内人士称为“超强猪周期”。
从市场规律来看,“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因素,猪肉的暴涨暴跌和超强猪周期出现的背后,正是我国生猪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
正如金锣集团党委书记郑培清所说的那样,“猪周期对于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屠宰加工企业也不愿看到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这些波动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企业还是希望市场保持相对稳定。”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近期猪价有所回暖,但目前仍处于下跌周期中,生猪价格依然低于养殖成本,许多中小养殖户或将面临亏损;与此同时,行业亏损将成为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逆势扩产的机会。
风险与机遇并存,这就是猪周期带给养殖业的启示。
客观的说,当前生猪市场上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养殖户特别是中小散户对供给和价格变化不能提前应对,只能被动承担猪肉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而民间由于受限于组织实力、地域间信息沟通不畅等因素,无法充分起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指导生猪生产的作用。
据笔者从发改委价格司了解,生猪价格波动既有季节性,又有周期性,猪肉消费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我国生猪价格在一年中会出现季节性变化,呈“两头高、中间低”的价格走势。
虽然说农产品周期性波动是必然的,这是由农产品的生产特性决定的,大部分农产品是季节性收获,所以波动比较平缓。但目前猪肉呈现的状况是异常波动,这中间就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笔者看来,猪价暴涨暴跌和超强猪周期的出现,背后是我国生猪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这一轮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
有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猪场出栏量仅占全部出栏量的10.6%,2013年占比为40.8%,2016年占比攀升至44.9%,仍然不过半。而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非常高,2009年美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猪场出栏占比就高达96.8%。
猪肉价格周期性的暴涨暴跌不仅让行业为之苦恼,同时也影响着国民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才能破局呢?
猪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因素,猪肉的暴涨暴跌和“超强猪周期”的出现,是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在这种背景下,有些大型肉制品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2012年8月份,在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山东金锣集团按照临沂市物价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编制了“金锣价格指数”,2014年已经完成了发布。
在笔者看来,编制金锣价格指数,对于生猪养殖户、加工企业、行业市场都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解决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能够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第三,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通过编制金锣价格指数,有利于金锣树立行业价格风向标。
当然,刚刚起步的金锣价格指数也需要不断完善。
一方面,由于金锣价格指数发展历史较短,经历的周期数较少,其数据标本量少,且目前并没有覆盖存栏量和能繁母猪数量,可供分析的数据有限。
另一方面,金锣价格指数目前仅覆盖金锣一家企业,竞品企业由于竞争关系,恐泄漏商业机密等顾虑,进入金锣价格体系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制约了数据的广泛性。
面对现实情况,除了积极探索价格指数的建设之外,金锣集团也在探索如何同养殖户联手形成命运共同体,开展“订单式农业”的养殖模式,帮助中小养殖户抵御猪周期风险。
在笔者看来,破局猪周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一起推动建立科学的预警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减少猪周期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的损害。
破局猪周期问题需要社会共治,一起发力。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倡社会共治,明确社会主体责任,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市场调控决策机制;协会应该增强自身在行业内的权威性,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的指导作用;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企业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地追求做大做强,急功近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危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破局“猪周期”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施策,社会共治,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本文作者介绍:食品产业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