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避免内卷和打破经营困局?

2024年02月29日18:51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这里主要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银行机构)经过经十几年改革,经营得到了较好发展,经营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各种积累有所增加,人员素质得到了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经营机制转换有了起色,经营活力有所释放,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但目前来看,这些优势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制约,正在“流失”;尤其是大型银行服务重心下沉之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种种经营劣势更加暴露无遗,经营生态正在恶化:主要是业务拓展速度放缓,生存发展能力减弱,经营服务手段滞后,金融科技化程度较低,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够,市场占有份额在缩小,这一切都表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之后获得的一些经营优势正逐渐丧失,未来发展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多,这是需要积极正视的严峻现实。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变得越发艰难?对这个问题应从内外部或主客观两层因素去分析。

从外部客观因素看,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形成的经营冲击力越来越大。

首先是生存的大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现在和未来的经营越来越不利。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三农”,尤其是农村各类企业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衣食父母”。而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正呈普遍和加速态势,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业产业向城镇集中,这导致了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这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根基发生的动摇,这都是不争的客观现实,农村经济社会这种大变迁,自然也让当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受到了冲击,过去点多面广、客户众多、资金充足的优势正逐渐丧失;未来的业务也将会越来越萎缩,这更会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陷入一种茫然无助的状态。

其次是大型银行机构服务重心下沉,农村金融机构受到较大的挤压,在与大型银行竞争中处于劣势,经营地位也日渐式微。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固本的基础也是“三农”,尤其是农村普惠小微贷款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贷的“中坚”。然而,近十多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使其服务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将重点放在农村普惠小微贷款上,不少贷款投向高风险、高获利的商业贷款项目上,甚至出现了不少盲目与大型银行抢贷款项目的贷款“垒大户”现象,使原来改革得到处置的不良贷款又再次出现了大幅反弹。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形势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在涉农产业领域自动放弃深耕细作,不少“三农”阵地正逐渐被大型银行“攻克”。比如农村普惠小微贷,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版图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过去的优势不再。目前由于一些大型银行依托服务点下沉,实施“村链工程”已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县域乡村,普惠金融“头雁”效应进一步显现,普惠贷款加速渗透到县域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571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约27.9%;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207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约37%。而到了2022年年末,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6027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约36.5%;而农金机构普惠小微余额70277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已降至29.8%。再比如邮政银行以信用村为抓手,推动信贷资源下沉,开展整村授信,目前已建立38万个信用村,普惠贷款在县域和乡村覆盖面持续扩大。出现这种变化反映出大型银行业务下沉已深刻地改变了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格局,大型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凸显。

再次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单一法人制,加上盈利能力低等因素,在金融科技服务设施投入上远不及大型银行,在业务竞争也日渐处于下风。

近十几年来,大型银行之所以能迅速下沉,并在广大农村地区业务竞争市场上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平分秋色,完全得益于大型银行能凭借自身强大的科技投入能力和移动互联网快速高效触达等特性;从竞争手段上看,一举将下沉区域原有的“网点+人员、重资产”竞争生态转变为“线上+大后台、轻资产”模式,下沉工作更加便捷、灵活、有效。比如建行经过多年耕耘,截至2022年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客户253万户、贷款余额超2.35万亿元。近年来线下打造“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在全国设立44万个线下服务点,覆盖全国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同时,依托手机APP、智慧大屏等电子渠道,为农民提供智慧村务、电子商务、便民事务和基础金融服务。

而且,未来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引导下,农村产权要素价值更加凸显、农业现代化经营趋势更加明显、乡村经济主体更加活跃,这些前景无不吸引着大型银行加速下沉的速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更加堪忧。

从内部主观因素看,对自身形成的束缚越来越严重,内卷也越来越突出。

一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单一法人机制,无论是经营实力、经营手段、经营力量、经营竞争力等方面,都形成了制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目前看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县域地域特征“画地为牢”的经营模式与经营范围,其缺陷早已暴露无遗,这种“小而全”、“小而散”的管理模式,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市场拓展力、业务应变力和产品创新力,最后是市场抗风险能力弱小,难以经受住经营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尤其,目前这种以县域为单位的小法人经营管理模式,使得高管自身对金融业务发展的市场观察能力、业务风险判断能力以及业务创新能力都显严重不足,这使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始终难以走在各类业务创新的前头,总是跟在其他大型银行的“屁股后面”,捡食别人“吃剩”的客户和业务,使自身发展受到了无尽的制约,要发展壮大简直“难于上青天”。

二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显得与其发展极不相适应,比如公司治理有形无神,内部分配机制差距过大导致员工情绪不稳定等,都成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难以激发活力的症结所在。

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遍经历过几次改革,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的改革,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华丽转身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向社会开放部分股东,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名义上也建立起了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两会一层”,但实际上这都是有名无实的“摆设品”,也就是“有形无神”,经营决策和重大事项与过去的旧模式没有什么两样,这在很大程度上更会促使各种经营乱象发生;“一个董事长个人品行”决定一家农村金融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成败依然相当普遍。还有近年在绩效分配上,过度向高管集中,高管的薪酬收入是普通员工的好几倍,造成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积极性,也侵蚀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后劲。最为严重的是,一些农村中小银行法人个人品行有问题,即便拿着高薪,也同样存在违纪违规违法问题,给部分农村金融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三则,现有省级联社管理体制,在人财物上对县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过度控制,不仅容易抑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力,也容易诱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腐败现象,这是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最大“婆婆”是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这实质是一个改革并不成功的产物,它是集人财物管理大权于一身的行政管理官僚机构,“一把手”的任命由省级政府决定,对县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全方位“管控”,正是因为这种既不像经营实体又是行政官僚机构的省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近年来腐败案件频发,一个省级联社“一把手”品行有问题,带坏一批人,搞乱一家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生态的事件屡有发生,既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还有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人财物实行管控,不仅遏制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也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丧失了经营独立性;尤其下面县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高管都由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任命而不是由当地民选产生,存在不少高管空降以及异地交流等现象,这更加容易诱发用人上的腐败,“卖官买官跑官”现象难以杜绝,这一切恶化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生态,严重挫伤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这比本身信贷失误造成的损失更不能让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员工接受。

最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金融科技投入设施跟不上金融业务市场竞争需要,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产品供给等严重滞后,加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同质化竞争突出,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转型发展的压力。

目前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县级为单位的单个法人经营体制,盈利能力不强,资本积累实力弱,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进行金融科技服务实施的投入,所有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广都需要省级农村联社会统一研发,既成本高,效率也低,在与大型银行竞争中往往都处于严重滞后态势。而且,几乎所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上都是同质化竞争,没有体现具有特色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服务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还有当前金融科技服务人员也严重不足,在金融业务日益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转型升级难上加难。

面对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具有危机意识,不能做“井底之蛙”,无法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要树立奋发图强、不进则退的拼搏精神,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调适到“永不停歇求发展”的经营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避免被市场无情淘汰的命运。

同时,还更应具有忧患意识,无论是省级联社还是县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有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都应坚定对未来发展的信念,不能因为眼下面临的困难或出现的问题,就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未来发展失去信心,甚至认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没有发展前景就干脆放弃努力;也不能因为当前大型银行机构下沉就对国家金融服务政策怨天忧人,而是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抱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定决心。

由此,从当前看,为了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始终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应重塑自身经营战略定位,把准未来经营努力方向,抱定逆境求胜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走出当前经营困局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能够做得到的。

其一,应在管理体制上进行理顺,打通上下经营互动的内循环,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消除来自体制机制上的制肘,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释放出最大的经营活力。

省级联社管理体制应进行及时改革,从当前的行管体制向经营体制转轨。可考虑由县到市、由市到省逐级出资、逐级控股、互为股东,组建省级农村合作银行经营体,将省级联社打造成层层控股的经营实体,改变现在省级政府对高管行政任命的做法,走民主推荐产生省级联社以及各县农村中小金融经营机构高管之路,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规定年限内达不到经营目标考核要求可自动引咎辞职。能上能下,打破职务和待遇终身制,完全消除行政管理模式,淡化经营“官念”。并做到各县(或各市)经营行的高管队伍由本地民选产生,消除由上级行任命或指派的做法,让熟悉的人来管理本地的农村中小银行,消除异地交流高人员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将人、财、物大权逐级归还下级基层经营行,加大稽核审核和检查力度,防止金融腐败现象发生。通过这样,真正构建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也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真正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最大限度地抑制内在风险,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壮大蓄积无限动能。

其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真正向科技数字化转型,跟上金融服务日益科技化的需要,不断夯实与大型银行进行激烈市场竞争的科技基础,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跟上科技发展的时代步伐。

金融科技投入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硬件就是花钱装备科技设施,提高金融科技设备的普及率以及对业务的渗透率,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展业手段由过多的依赖人工向依赖科技手段转化。软件就是需要引进和培育愿意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事业奋斗的科技人才,制订相应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计划,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各级各部门的科技服务人才配备充足,金融科技攻关力量强大,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的坚强保障。

由此,未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努力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因为层层控制之后,极大地突破了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单一法人制在资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大大增强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力。而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立足本地定位,专注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服务覆盖面;二是要巩固客群优势,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加大服务深度;三是要守住风险底线,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水平。 为此,可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服务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和发展转型的坚强支撑。

其三,在经营业务拓展上要回归本源,不能因为改革改制变成了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就“洗脚上岸”脱离了“三农”,要力避盲目追求“高大上”项目,坚决杜绝信贷“垒大户”现象,经营的方向依然要突出“小而散、熟而精”,体现服务的差异性和优势性。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重塑优势,避开“内卷”。“不与同业搞恶性价格竞争,要通过利用自身资金充足、点多面广、客户众多的优势,与群众实现资金共享、产业共兴,不断达到培育新的普惠业务增长点的经营战略目标,把经营精力始终放在“三农”上,防止出现脱农倾向,更要防止自身经营方向的偏离和异化。

同时,要立足自身特点,提高营销技巧,选择“错位竞争”,积极主动作为,依托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在战略上要坚守支农支小的核心定位,深耕普惠金融;并细分客群,做到精准对接,即在惠农的质上做细做实做活,做出特色化金融。尤其要进一步明确“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城乡”的战略定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做小做散方向,加大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贷款投放,始终将服务“三农”立足“支农支小”当着生存发展的“传家宝”,永远守住自己的经营阵地。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