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中银研究
10月28日,六大行2022年三季报披露完毕,总体来看,国有大行通过增加信贷投夯实实体经济恢复基础,精准滴灌各重点领域,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实现自身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六大行发挥头雁作用,显著增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六大行总资产规模共计162.5万亿元,同比增加12.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6个百分点;总负债规模共计149.3万亿元,同比增加12.8%,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6个百分点,大型国有银行规模实现了高基数下的进一步提升。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信贷投放和存款吸收的大幅增加。贷款方面,六大行贷款总额94.9万亿元,同比增加12.8%。此外,包括六大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信贷投放更加强调精准直达,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国有大行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预计贷款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存款方面,六大行存款总额119.2万亿元,同比增加12%。存款总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约6个百分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调研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倾向于“更多储蓄”居民占比为58.1%,较二季度小幅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深化,国有大行将进一步提高自身负债管理能力,增强主动负债意识,合理安排资产分配,避免流动性错配以及负债成本盲目拉高等问题,使金融机构能够有更多让利于实体企业的空间。
第二,净利润增长回归常态化,非息收入占比有所降低。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规模共计2.8万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4%。净利润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六大行净利润规模首次迈入1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8%。仅三季度来看,六大行净利润规模共计3546.52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较二季度单季提高约2.6个百分点,实现反弹。从营收结构来看,六大行利息净收入共计2.1万亿元,同比增加5.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5.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在净息差水平下行背景下,利息收入的上涨主要得益于信贷投放的大幅增加。六大行非利息收入共计7066亿元,同比下降5.9%,非息收入占比24.9%,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资管新规的全面落地,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稳健运行成为新常态,此外,今年以来,在主要经济体加息、疫情反弹、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下,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优质资产相对稀缺,银行理财及代销等业务都受到一定程度冲击,进而导致非息收入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第三,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增强。前三季度,国际政局动荡、国内疫情反复对经济的影响有所显现,但宏观经济稳增长基调不改,国有大行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不良处置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资产质量继续呈现“一升一降”态势。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3%,小幅的不良贷款反弹仍处于整体可控范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34%,较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同时,在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精准有效,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的情况下,部分大行适度调整拨备计提,前三季度,六大行计提减值准备共计6209.7亿元,同比下降约3%,兼顾风险与收益水平。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回升,企业经营情况将逐步改善,银行业资产质量防控压力将继续减小,国有大行有望进一步降低拨备计提,在释放盈利的同时增加信贷投放,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 杜阳)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