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中银研究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为货币政策工具扩围加力,引导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提升信贷规模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优化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通过综合运用多项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激励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业贷款流向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普惠养老以及绿色产业等领域。当前,金融机构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在涉政业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余额3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在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接近30%;在绿色金融领域,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在普惠金融领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同比增加17.23%。此次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包含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所产生的影响是更加长期和深远的。
第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工具量足价优。从发放对象来看,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末,上述金融机构总资产约240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例约为70%,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方面积极作为。从专项贷款服务对象来看,发展改革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确保信贷投放的精准有效,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提高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匹配效率。从利率水平来看,专项再贷款利率仅为1.75%,相较于目前相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水平以及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在负债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总体来说,再贷款工具在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水平的同时,保证了业务开展的可持续性。此外,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月发放。对于金融机构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再贷款信贷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
第三,依托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银行业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当前,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仍然具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依托此次专项再贷款工具的使用,金融机构将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预计带动2000亿元以上的信贷规模,进而对夯实实体经济恢复基础提供强有力支持。为了提升此次再贷款工具的使用效果,银行业需要在以下方面积极作为:一是要基于政策导向,用好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制造业等领域进行设备更新改造的信贷支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从多角度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信贷产品;二是做好贷前审查,调查企业主体是否符合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准入条件,对满足相关资质要求的企业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质效;三是在成本端进行实质性的减费让利,扩大抵质押物接受范围,不断提高相关贷款的可得性和便利度;四是要做好贷后管理,定期对相关企业的执行借款合同情况、资信情况以及贷款流向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五是要不断优化风控模型,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建立符合相关领域和行业风险特征的专项信用评级模型。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余坤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