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陈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正如过去备受争议的银行市场集中度过高的问题,金融科技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过高也可能会带来诸多新的问题,使得头部金融科技进一步“虚胖”。
我国金融业这些年快速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在2013年已经超过了美国,而在2015年其比值又进一步超过了英国,所以这些年相关监管部门一直在推动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自2016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已经在逐步下降。
金融体系的“虚胖”和一些低效催生了金融科技创新,但金融科技创新自身也有朝着“虚胖”发展的倾向。早些年的互联网金融贴上了“颠覆银行”的标签,在推动传统金融行业技术变革中起到了鲶鱼效应,但银行业没有被根本颠覆,互联网金融却在自身野蛮生长中屡遇挑战。脱胎于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科技在监管合规压力下主动拥抱了三百万亿的传统金融大市场,一方面为金融让利实体的时代背景下保持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和效率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却也使得金融服务实体的方向发生了一些扭曲。例如金融科技以助贷、联合贷的赋能,客观上导致了一些中小银行背离服务本地实体的定位,对一些没有充足偿债能力的长尾客群开展个人消费贷业务,区域性金融资金未能高效地用于支持实体。而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科技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利润增速不断刷新,企业估值数千亿、数万亿的背后体现的是头部金融科技的“虚胖”。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被以技术服务之名转移到技术公司,而实体的真实资本成本也没有得到真正降低。
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需要一定的包容,但绝非纵容。在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很多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在问题产生时,不能“一棍子打死”。但鼓励创新并非纵容,做生意永远是需要本钱的,该监管的不良创新也必须坚决管起来。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技术的钱往往比较难赚,真正赚钱的还是金融业务,因此绝对不能允许金融科技企业以科技之名躲避金融的监管。在早些年互联网金融整顿之时,社会上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而金融科技的本质是科技,互联网金融应当受监管,金融科技则可以游离在监管之外。这些年在监管机构的努力下,就金融科技本质上是科技支持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应当受到监管达成新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原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转型为数字科技公司。然而,是否应当受到监管的准则应当是依据企业经营业务实质而非企业名称划定。
在金融科技监管完善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完善一些制度层面的设计。
一是金融科技打破了金融业务的明确边界,行之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不仅仅要依靠金融监管部门。以金融广告营销及获客为例,一些互联网企业以金融科技为名将金融视为流量变现最佳场景的当下,金融广告、营销以及相关的前置性风控无处不在,但金融监管很难针对非金融主体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管。互联网金融整顿提供了跨部委合作监管及整顿的范本,在金融科技监管过程中应当予以借鉴。
二是金融科技越来越由数据驱动,数据资源独占问题或成挑战。对于金融科技业务的开展而言,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是命门。诸如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产业巨头拥有得天独厚的数据优势,事实上可形成对部分数据信息资源的独占,加大产业与传统金融的脱钩,减少了来自资金市场的竞争,可能会加大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来自英国的开放银行理念是强调大银行向中小银行共享客户信息,而在我国,当下应当推动头部金融科技企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三是警惕金融科技“赢者通吃”的现象。在数千家网络借贷机构消亡的同时,少数头部金融科技企业胜出,事实上体现了互联网生态逻辑下的“赢者通吃”。金融科技的“赢者通吃”局面的形成,固然有互联网产业自身特点的因素,但一些出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监管举措在客观可能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例如跨省经营网络小贷的50亿实缴注册资本以及相对稀缺的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牌照获取。正如过去备受争议的银行市场集中度过高的问题,金融科技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过高也可能会带来诸多新的问题,使得头部金融科技进一步“虚胖”。
(本文作者介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微信公共号:大文点金(ID: mybigwen))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