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靳毅
行业新闻与监管动态
重点包括:1)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2)银保监会公布行业数据;3)央行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市场表现
报告期内(2020/02/17-2020/03/01),银行板块个股以下跌为主。其中银行(申万)下跌2.38%,跑输沪深300指数1.18%。截至2020/02/28,银行板块PB(整体法、最新)为0.77倍,其中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PB估值分别为0.72倍、0.81倍、0.86倍、1.09倍,相对而言处于较低水平,各个类型银行估值水平均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2020/02/17-2020/03/01),银行转债跌涨互现。其中中信转债(-0.86%)、苏银转债(-0.65%)、浦发转债(-0.39%)、光大转债(0.02%)、无锡转债(0.47%)、苏农转债(0.69%)、张行转债(0.89%)、江银转债(2.17%)。转股溢价率方面,现存银行转债转股溢价率整体有所上升。
同业存单
报告期内,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上升,净融资额下降。除股份制银行外,各类型银行实际发行额均有所上升。发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国有行和股份制外其他类型银行较上周小幅下降。不同期限方面,期限为6M和1Y的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大幅上升。发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1M外其他各个期限同业存单均较上周有小幅下降。
银行理财
预期年收益率方面,不同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下滑趋势有所减缓。目前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3.62%、3.74%、4.04%、4.02%、3.99%。
风险提示
权益市场走低的潜在可能性;监管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银行观察双周报】
一、行业新闻
1、银保监会公布行业数据:1)2019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96%。2)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7%,较上季末下降0.10个百分点。3)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6.08%,下降1.5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46%,下降0.03个百分点。4)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2%,增加0.08个百分点。
2、央行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1)要求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资金支持。2)在前期已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3)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4)2020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LPR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3、财政部、央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到期还款困难以及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体工商户,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合理延长贷款期限,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4、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自3月1日如期启动:央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第30号公告,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自2020年3月1日如期启动。目前,主要银行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并通过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公告,贷款客户可根据承贷银行公告,与银行协商办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5、央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规范》区块链金融有望提速:以区块链为基础平台,结合物联网、AIoT等技术解决贸易全流程可信,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二、监管动态
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1)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2)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三、市场表现
报告期内(2020/02/17-2020/03/01),银行板块个股以下跌为主。其中银行(申万)下跌2.38%,跑输沪深300指数1.18%,上市银行中涨跌幅前五分别为苏州银行(8.60%)、青农商行(6.68%)、张家港行(2.28%)、无锡银行(1.79%)、邮储银行(0.00%);涨跌幅后五分别是民生银行(-2.89%)、平安银行(-3.53%)、西安银行(-3.59%)、招商银行(-4.04%)、宁波银行(-4.88%)。
截至2020/02/28,银行板块PB(整体法、最新)为0.77倍,其中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PB估值分别为0.72倍、0.81倍、0.86倍、1.09倍,相对而言处于较低水平,各个类型银行估值水平均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2020/02/17-2020/03/01),银行转债跌涨互现。其中中信转债(-0.86%)、苏银转债(-0.65%)、浦发转债(-0.39%)、光大转债(0.02%)、无锡转债(0.47%)、苏农转债(0.69%)、张行转债(0.89%)、江银转债(2.17%)。
转股溢价率方面,现存银行转债转股溢价率整体有所上升。截至2020/02/28,各银行转债转股溢价率、YTM分别为:张行转债(26.11%、-0.21%)、光大转债(27.78%、-3.53%)、苏农转债(35.28%、1.00%)、中信转债(46.34%、1.63%)、无锡转债(37.94%、0.14%)、苏银转债(36.27%、0.75%)、江银转债(25.25%、-0.77%)、浦发转债(48.31%、1.77%)。
四、行业数据跟踪
4.1、同业市场
报告期内(2020/02/17-2020/03/01),短期资金利率有所上行。截至2020年02月28日,1天/7天/1个月/3个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较02月14日分别变动40.33BP、34.05BP、-50.00BP、0.29BP;隔夜/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SHIBOR,较02月14日分别变动37.20BP、14.10BP、-11.50BP、-13.60BP、-10.40BP。
报告期内,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上升,净融资额下降。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为9716.80亿元,较上期增加1,553.10亿元;净融资额为1181.24亿元,较上期降低1,974.76亿元。分评级来看,A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81%;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15%;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3%。
同业存单发行主体结构:报告期内,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分别为523.30亿元、3359.90亿元、4294.20亿元、1029.80亿元;较上期变动338.60亿元、-165.40亿元、535.70亿元、370.90亿元,除股份制银行外,各类型银行实际发行额均有所上升。
发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国有行和股份制外其他类型银行较上周小幅下降。最新一周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同业存单发行票面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824%、2.6018%、2.8022%、2.6974%。
同业存单发行期限结构:报告期内,1M、3M、6M、9M、1Y期限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分别为963.1亿元、1452.7亿元、2157.7亿元、1066.0亿元、3751.9亿元;较上期分别变动-613.90亿元、8.40亿元、1,375.20亿元、-394.60亿元、852.60亿元,其中期限为6M和1Y的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大幅上升。
发行利率方面,最近一周除1M外其他各个期限同业存单均较上周有小幅下降。最新一周1M、3M、6M、9M、1Y同业存单发行票面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027%、2.594%、2.6373%、2.7932%、2.8117%。
4.2、银行理财
预期年收益率方面,不同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下滑趋势有所减缓。目前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3.62%、3.74%、4.04%、4.02%、3.99%。
从发行类型来看,报告期内发行产品中,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87%,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占10%,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占3%。从预期收益率水平来看,报告期内发行产品预期收益率以3-5%(含)为主,占所发行产品71%。
报告期内,发行理财产品数量最多的银行为中国民生银行,对应发行数量为163只,市场占比为14.48%;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对应发行数量为117只,市场占比为10.39%;然后是中国银行、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市场占比分别为6.31%、5.77%、4.00%。
4.3、企业融资
票据直贴利率方面,截至2019/12/05,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6个月日票据直贴利率分别为2.41‰、2.40‰、2.42‰、2.43‰,较前期分别变动0.11‰、0.20‰、0.02‰、-0.07‰。
债券融资方面,报告期内企业债合计发行62.30亿元,较上期增加62.30亿元;最近一周企业债票面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为4.36%,较上周略有下降。报告期公司债仅合计发行368.05亿元,较上期增加268.05亿元;最近一周公司债票面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也为3.68%,较上周略有下降。
股权融资方面,截至2020/02/29,2月份股权融资规模合计为824.60亿元,因疫情影响开工,较整个1月份下降了30.8%。其中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募集资金分别为269.99亿元、279.16亿元、0亿元、17.35亿元、165.08亿元、93.00亿元。
五、风险提示
第一,权益市场走低的潜在可能性。
第二,监管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本文作者介绍: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