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金融战疫需做到“三个结合”

2020年03月03日17:16    作者:温彬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温彬

目前,战“疫”决战已取得重大进展,恢复生产、夺回损失已成重要战“疫”主线。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更高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人面前的一项课题。为此笔者建议:要坚持做到、做好“三个结合”,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担负应尽职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协调下,央行等经济金融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出台政策、部署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战“疫”姿态提供更为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目前,战“疫”决战已取得重大进展,恢复生产、夺回损失已成重要战“疫”主线。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更高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人面前的一项课题。为此笔者建议:要坚持做到、做好“三个结合”,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担负应尽职责。

  短期战“疫”救急与疫情结束后稳增长措施相结合。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信这场疫情会很快过去,但毋庸置疑,疫情会给全年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因此,金融工作需要将战“疫”与支持经济恢复性增长相结合。

  就货币政策而言,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稳中有降;降准和降息仍有空间,要尽快引导LPR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来说,要调整好全年的资产负债管理规划,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建立和完善小微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2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发布30项工作举措,部署金融支持防控肺炎疫情相关要求;2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将于2月3日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足供应,稳定市场预期;2月10日,央行设立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开始发放,财政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战“疫”重点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2月17日,在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之时,央行为对冲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公开市场开展2000亿元一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一如预期,一年期MLF中标利率3.15%,与上次MLF中标3.25%的利率相比,降低10个基点。这无疑为进一步压低贷款基准利率(LPR)、降低企业借贷成本提供了必要条件。

  其实,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看到社会生活领域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同时也让我们发现很多新的商业机会和增长空间。比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医疗卫生、健康保健、养老育儿等领域的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缺口;再比如,居家办公、网络娱乐、5G、智能科技等创新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疫情结束后,这些领域都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金融机构应该关注市场主体的行为变化和科技创新方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这次疫情也将极大地推动银行业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为银行机构的经营和创新带来深远影响。下一个阶段,商业银行应加大金融科技方面的支出,加速金融科技在客户体验、运营支付、风险防控、场景金融、开放银行等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创新性应用,重塑发展模式,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与财税、就业等政策相结合。为了控制疫情蔓延,政府采取了延长假期、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阻断疫情传播。但同时,这也给部分行业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加直接明显。它们一方面收入大幅下降甚至颗粒无收,另一方面工资、租金、利息、税赋等成本支出刚性存在。虽然各地已经开展有序复产复工的努力,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难度和短期流动性压力依然很大。因此,要充分估计这次疫情影响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有效合力,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当前,尤其要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我国财政政策有空间,至少可将今年的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到3万亿元左右,以此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公共支出,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同时要提高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金融方面要确保全社会资金畅通无阻,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就业方面,政府应强化就业信息供给,在激励稳岗奖励、培训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发展返乡创业、“共享员工”等新型就业模式。

  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与防控金融风险相结合。近几年,中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业回归本源,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资产不良率等一系列安全指标均保持在良性水平运行,影子银行治理初显成效,金融体系风险总体可控。但受疫情的影响,非常容易导致一些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出现还款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问题,这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较大压力。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防范潜在风险爆发?这对中国银行业无疑是一次大考。为此笔者建议:第一,针对不同行业特性采取相应举措,对于信誉良好、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同时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协助。第二,要制定明确的标准、严格而规范的流程,防止个别企业和个人借疫情逃废银行债务。

  就目前而言,银行机构正在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医药企业、生活物资保障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一些受疫情影响而出现贷款逾期的企业采取展期、续贷、征信保护等措施。上述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可以保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防止企业因短期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应当说,该措施截断了疫情引发重大金融风险的通道。同时,这一措施也对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疫情对于金融业而言,机会和风险并存,只要各方可以同舟共济、系统施策,就完全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可以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而且还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文原发于中国金融杂志。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经济 疫情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