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展望2020年:不温不火

2019年12月23日11:53    作者:伍戈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伍戈

  核心观点:

  1.虽有对逆周期政策发力的较高期待,但2019年却是中国经济下滑较快的“痛苦”年份。究其原因,全球经济周期性放缓无疑是重要拖累,但国内结构性减速更不容小觑,两者叠加共振效应明显。未来“周期”与“结构”两条逻辑主线如何演绎?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又将何去何从?

  2.在前期宽松的货币金融条件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共同作用下,2020年全球周期性趋势或将改善,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引领世界经济筑底甚至回升。从中国来看,汽车销售的低位修复和房地产的整体韧性也预示着内生动能的大体稳定。此外,当前中国工业产成品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这也为经济周期性趋稳提供必要条件。

  3.尽管如此,结构性减速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旧显著。即便财政赤字及专项债额度有所提升,但在借新还旧的巨大包袱之下,基建投资也只是“托而不举”,难有明显提振。由于融资难等诸多原因,民企投资预期改善仍有待时日。虽然物价在猪瘟扰动之后有望冲高回落,但货币放松幅度仍受“稳杠杆”、“稳房价”等制约。

  4.展望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望阶段性缓解,这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的边际改善。但结构性掣肘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依然突出,供给侧改革仍将贯穿宏观调控的主线。迈入新的十年,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有待激发,各界对市场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国企改革、债务化解、都市集聚等领域的发展或将有所提速。

  一、引言

  虽有对逆周期政策发力的较高期待,但2019年却是中国经济下滑较快的“痛苦”年份。究其原因,全球经济周期性放缓无疑是重要拖累,但国内结构性减速更不容小觑,两者叠加共振效应明显。未来“周期”与“结构”两条逻辑主线如何演绎?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又将何去何从?

  二、周期性改善可期?

  各主要央行在过去的一年多次降息,前期宽松的货币金融条件将促进2020年尤其是下半年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新兴市场的财政、货币政策相对更加积极,有望引领本轮世界经济的变化。在宽松的货币金融条件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共同作用下,2020年全球周期性趋势或将改善。此外,近期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加之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也都有利于中国外需的修复。

  从中国来看,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向贷款端的传导,内生经济动能有望大体趋稳。汽车销售在低基数等作用下逐步修复,商品房销售预计也较为平稳。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房地产投资或受到土地购置费回落的影响边际下行,而建安投资在需求端的带动下仍较有韧性。

  当前中国工业产成品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这也为经济企稳提供“安全垫”。根据经验性规律,库存增速降至零附近的“底部区域”后再继续下降的概率较小。低库存未必是制造业及经济复苏的“充分条件”,但确是经济周期性趋稳的“必要条件”。

  三、结构性减速犹存?

  与过去显著不同的是,在中央屡次提及加大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2019年基建投资回升却相对乏力,这背后或折射出地方政府、城投平台等所面临的结构困境。当前城投债“借新还旧”的比例已升至70%左右,债务包袱十分沉重。同时,国资委有关降低国企资产负债率等政策也势必对有关融资行为继续形成约束。在此情形下,即便2020年财政赤字率提升至3%、专项债额度扩容至3万亿元左右,基建投资也只是“托而不举”,难有明显提振,预计2020年增速为4%-7%。

  由于融资难等诸多原因,民企投资预期的改善仍有待时日。虽然近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措施,但在前期去杠杆影响下民企相对于国企的信用利差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不少民企所依赖的中小银行及非标融资等仍有进一步收缩的风险,这势必掣肘制造业投资的回升。

  注:“非标融资”包含P2P、股权质押、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广义社融”是在央行统计基础上加入部分非标融资及地方置换债。

  随着猪肉产能的逐步恢复及春节效应的消散,CPI有望在2020年一季度冲高后回落,届时货币放松的物价掣肘或将边际减弱。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0年要“稳杠杆”和“稳房价”。经验表明,利率的大幅降低往往会引致杠杆率与房价的攀升。利率仍受到债务杠杆及房价等的约束。

  展望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望阶段性缓解,这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的边际改善。但结构性掣肘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依然突出,供给侧改革仍将贯穿宏观调控的主线。迈入新的十年,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有待激发,各界对市场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国企改革、债务化解、都市集聚等领域的发展或将有所提速。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再次反复;地缘政治恶化;房价非线性变化;中小银行信用收缩等。

  (本文作者介绍: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伍戈 中国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