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对民企的忠告:高杠杆下再怎么减税也是空的

2018年09月11日13:20    作者:刘晓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机构 刘晓春

  高杠杆下的融资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资难。质押股票的爆仓、债券的连锁违约等,恰是这种伪“融资难”的集中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融资难?这与一些大型民企的发展历程、方式、理念、环境休戚相关。

  1

  那是2001年12月10日,联交所一声锣响,香港H股主板市场出现了第一家大陆民营企业。此后,有了一波民企上市潮。舆论认为,凡是民企,一定比国企效率高、效益好。然而,那一拨上市的民企,现在被大家关注的大概不多了,不少早已停牌。

  与当初那批上市的民营企业家聊天。有一位告诉我,为了上市,补缴了几千万的税,律师费、会计师事务所费用、保荐费、承销费等等,实际融到手的资金并不多。

  我问,你原来经营得挺好,现在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上市后还要接受更多的监督,何必呢?他说,我们是从集体企业改制而来,在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是为了完成进度,许多方面考虑不周到。比如,一部分土地,原来就不明不白由工厂在使用,改制过程中许多就继续不明不白地让企业用着——心里是不踏实的。到香港上市,要请内地及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积极配合,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遗留的不明权益就被大陆和香港两地的法律确认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可见,那时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上市,融资、提升管理能力等可能是次要的,其更在意的是产权的确认。他们对于企业上市后,该如何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和发展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经营管理等,似乎没有太多考虑。

  白天在联交所敲锣,晚上照例要庆祝上市成功。在庆功酒会上,有地方领导私下问我,你对这个企业上市后有什么建议?我说,他首先要把他家里人赶出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参与经营管理。地方领导谔然。我估计,这位领导是希望听到关于企业如何快马加鞭大发展的建议。不久,这个企业就提出了要做中国最大、世界最大的宏伟蓝图,并开始快速扩张的步伐。再不久就人仰马翻了。

  中国的民营企业,来源复杂。民企中,既有庞大的小微企业群体,有大量的中型企业,还有许多大型企业。人们非常关注小微民企,为其发声,不仅因为它们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同时,对它们的艰难创业也寄予同情。大型民企,大多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扶持,自身有向社会发声的能量。处于中间的大量中型企业群体,其自身无力发声,社会对其多是概念性的关注。在一片转型升级、高科技、新经济的口号声中,它们的生存空间或受到挤压。

  以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例,一直都在说,尤其现在呼声更甚。小微企业融资,其实是个世界性难题。但一方面各方面关注度高,一方面单个企业需求额度小,虽然难,还能勉强过;这些年又有“三个不低于”。中型企业的难,是真难,对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大型企业则较为特殊,可以说是极端的容易和极端的难。说容易,是因为社会往往把它们看作是成功者,又有政府的扶持,相对安全,发展好的时候,融资非常容易。然而,经济状况稍有波动,它们的融资会非常难。有别于中小企业,大型民企融资难,是高杠杆下的融资难。

  不过,高杠杆下的融资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资难。质押股票的爆仓、债券的连锁违约等,恰是这种伪“融资难”的集中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融资难?这与一些大型民企的发展历程、方式、理念、环境休戚相关。

  2

  高杠杆!对,一些民营企业就是一路加杠杆发展起来的。实在说,上市、产权明晰,并不天然解决公司治理问题,也不会天然提高企业家的管理能力。

  首先是企业自身有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但,一旦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有了与地方政府的各种联系。这是中国经济体制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特殊现象。企业发展得好,银行当然愿意贷款支持。这时政府发现了好企业的苗子,也会积极加以扶持和支持。企业发展得越好,政府支持力度就越大,并且鼓励和要求企业加快发展。为了企业能加快发展,政府也给予方方面面的优惠条件。这些对企业都是极大的诱惑。于是企业可能会不顾条件,加大杠杆盲目发展。

  曾经和不少民营企业家交流。我问,上市公司经营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小马拉大车去投资这么大的项目?答,你看这个项目政府鼓励和支持,土地有这样的优惠、税收也有这样那样的优惠与补贴,这个项目一旦上去,利润率可以到多少。总之,前途光明。很遗憾,不久不仅这个项目倒了,连带着原有的上市企业也倒了。

  当企业发展了,上市了,企业家忽然觉得自己能量大了,发展的雄心也就更加壮大了,对于自己的决策盲目乐观,导致进一步非理性扩张。也有企业家是因为被其他企业在规模上赶上或超越,心有不甘,没有科学地论证,就仓促霸王硬上弓,以期保持在当地的龙头老大地位。

  由于是明星企业,对当地经济影响比较大,一旦出现经营困难,当地政府会协调各方力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这导致企业家逐渐没有了发展的后顾之忧。香港的许多成功企业,在历史上都遇到过资金链几乎绷断的时刻。度过难关以后,企业家们都把这个作为血的教训,在以后几十年的经营中要极力避免资金链紧绷状况的出现。这是因为,他们除了自己,没有任何部门会出面帮助度过难关。

  但是,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却往往把这作为成功的经验,认为能够让政府出面帮助自己度过难关是自己的本事。于是在加杠杆上肆无忌惮。每一次难关度过,就是一次成功的跳跃式发展,企业又上了一个台阶。更进一步说,在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度过难关,企业依然是自己的;如果没有成功,由于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已经隔离因此所造成的困难更多的是社会的

  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寻求市场机会和投资发展方向固然重要,企业家却会花更多的精力寻找和利用各类政府政策和优惠条件,或者是寻找政府政策和优惠中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一旦没有了政策补贴就没有盈利能力的原因。因为他投资项目的目的就是冲着补贴来的,而非市场机会。

  遇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企业通过政策征用了不少土地,空空荡荡的土地上建了稀稀落落的一些简易训练设施。我问企业家,主要做的什么业务。他说,实际上没什么产业,就是利用不同部门的政策,搞了不同的题材申请补贴。他这个企业有农业的概念、有旅游的概念,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评上这些称号,可以到相应部门申请相应的补贴。

  其次,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不断地以新项目掩盖旧项目,杠杆不断加大,风险不断累积。投资难免失误。但由于是高杠杆投资,投资一旦失败,往往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存。更何况,许多新的投资项目,一般都远远大于企业原来的经营规模。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投资,当然还是跨越式发展情结在作怪。另一方面,新投项目规模大,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也可以接济原有生产的流动性需求。投资失误如果暴露出来,立即会引起连锁反应。于是企业在眼见项目失误的同时,一方面千方百计隐瞒失误的信息,对外依然夸口项目的成功与进度正常,一方面则立即启动更大更新的项目投资,以期新项目的融资规模能覆盖前项目的亏损。如果看到一个企业刚刚在投资一个300万的项目,不久突然高调提出一个1000万的新项目,再过段时间又投资一个上亿的项目,往往就是这种情况。也有一些企业就是这么一个项目套一个项目,过了一些年就成了知名大企业了。项目叠加的过程,也是杠杆叠加的过程。

  再次,为扩张而扩张,对新项目的投资没有做科学的研究。企业的发展,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各有成功的案例,也各有失败的案例,不能一概而论分出孰优孰劣。就细分领域的行业、产品来说,也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有些行业或产品,市场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对一家企业来说,在这个行业或领域可以不断地投资。但有些行业、产品,市场的容量几乎是既定的,你的技术再怎么领先、成本再怎么有竞争力,扩张的空间总是有限的。

  然而,地方政府看着一个优质企业,总希望它每年有两位数的增长;企业家之所以是企业家,当然也有发展的冲动,在原有产品、行业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于是就有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但,我们的企业家和政府,很少有耐心对一个产业、一个市场、一个产品进行一年以上的详细科学分析和论证。因此,粗放式的赶时髦的跨领域投资就在所难免,也因此容易造成宏观上的重复投资、产能过剩。对不熟悉领域盲目投资造成的失误就更加难免。

  再者,管理上还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家还没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意识。

  这首先表现在家族式管理。不少企业家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但下意识中还是不信任外人,处理不好家族成员和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在几何级扩张,但管理却还是事无巨细作坊式的。常与一些乡镇企业家,后来是民营企业家以及他们的财务人员交谈。我说,企业由小变大,不是简单的放大。管理一、两百人与管理几千人是不同的。就规模而言,千把万产值,利润率可以有百分之十几,不等于到几个亿产值还能保持利润率不变。资金周转快一天、慢一天,对效益的影响与原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纵观这四十年的发展,许多企业在迅速扩张发展时,管理上没有及时从小转变为大,是失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最后是错误理解“决策”的概念。许多企业家很注重自身学习;但对“决策”概念,一些人以为就是决定企业怎么扩张,去投什么项目,却不注重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企业家,首先是一个经营者,经营不仅仅是投资、企业扩张,还包括资产负债的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现在一些企业还积极走向资本市场,有些对资本市场工具的运用非常熟练,但是,企业资产负债的管理依然混乱,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不少企业家在盲目扩张中,对投资项目只有一个未来盈利的期待,并不关心项目现金流,以至于手头有一把没有现金流的美好项目还等待着新的资金投入。为了这些项目能继续运行,企业家使出浑身解数到处融资,但并不区别不同资金来源的不同特点和规律。比如贷款和债券,虽然都是负债,但性质不同。贷款,即使是银团贷款,企业面向的债权人是既定的,也是清楚的。当还款有困难时,可以与债权人——即银行进行协商。债券面向的是市场,债券持有人有可能是不知道的,债券是可以流通的,因此债权人也是在变动中的。当还款有困难时,企业找不到债券持有人进行协商,同时,企业的临时困难立马就会被全市场都知道。

  再比如股权。许多人以为,股权不是债权,是不用还的。首先,投资人投资你这个企业的股权或股票,不是做慈善,是要投资回报的。其次,现在不少企业在引入投资者过程中,都有对赌条款,实际上也是一种隐形的债务。第三,一些企业在上市或定增过程中,对战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是有收益回报承诺的,甚至一些投资者的投资款就是上市企业帮助筹集的,这些实际上还是债务。第四,这些年做的一些回购业务,也是名股实债。第五,一些上市企业为了做市值管理,背上了不小的负债去市场上维护股票市值,这依然是债务。市场上就有因为借债维护股价而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绷断的案例!再加上人所共知的短期资金长期使用的期限错配,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高杠杆下的融资难”。这样的融资难,其实怨不得金融机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说,金融机构确实不能再给予融资了。

  3

  尽管上述问题与情况反映的是少部分民营企业,但因为它们往往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有些还是明星企业,具示范性。而不同的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其中某些问题,需要引起企业家自身和社会高度关注。

  首先要敢于真正面向市场发展自己。政府给的优惠和补贴,不要白不要,但一定不能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盈利寄托在优惠和补贴上,必须追求没有优惠和补贴基础上的竞争力,优惠和补贴只是外快。其次,理性发展。再次,树立现代管理理念,真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机制。

  最后,要注重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在香港,那些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都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保持足够的现金,同时手头还有一定量的银行随时可以提取的信贷额度。所谓随时可提取的信贷额度,就是在与银行签订的授信合同中,规定在一定的额度内和期限内,银行必须保证企业可以随时提取贷款使用。在未提用期间,企业要向银行支付承诺费。实际上就是企业花成本向银行购买了流动性。现金流、流动性,是企业的命门。好比打太极拳,防备对手和打击对手的是各种招式,但如果蹲桩蹲不稳,什么招式都没用。命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靠运气,不能靠企业家的公关能力,不能靠政府部门的协调与帮助。

  如何掌握这命门?就是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企业发展战略、投资方向、并购重组等等固然重要,如果流动性管理不好,高杠杆经营,投资方向再好,企业还是可能在一刹那崩塌。高杠杆下,企业将始终处在融资的烦恼与紧张中。高杠杆下,再怎么减税也是空的。

  本文原发于《经济观察报》

  (本文作者介绍:浙商银行原行长)

责任编辑:赵子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杠杆 减税 企业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滴滴暂停夜间服务 记者街头打到黑车司机开价翻倍 滴滴死了出租车笑了 这样的结局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今年本科应届生平均起薪5044元 这些岗位最高! 西安又有开发商自己揭发自己 卖了8年的房想收回 马云说传承计划准备了10年 为何却要1年后才卸任? 嘀嗒出行广告充斥性暗示 客服:司机素质我们可管不了 滴滴“不太行”靠啥出行?出租车司机:生意稍好了点 水皮:黑色星期一 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 老艾侃股:蓝筹何苦护盘?不如不破不立! 利好不断叠加 A股市场仍在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