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华为上演“逃离硅谷”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2018年07月03日15:12    作者:盘和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盘和林

  走,去东莞!华为40辆货车,1500辆客车,2700名员工,从深圳出发。华为出走的流言从2016年便在网上开始流传,虽然政府,华为均表示华为立足深圳,永远不变。而现实很残酷,华为用事实告诉社会,他更爱偏居“世外桃源”般的松山湖。

  走,去东莞!华为40辆货车,1500辆客车,2700名员工,从深圳出发。华为出走的流言从2016年便在网上开始流传,虽然政府,华为均表示华为立足深圳,永远不变。而现实很残酷,华为用事实告诉社会,他更爱偏居“世外桃源”般的松山湖。不过,这里的“世外桃源”并非单指环境,而是决定企业生死的成本。

  显然,对于深圳而言,华为出走是他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华为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全球销售收入方面就远超我们熟知的其他几家互联网企业,数据显示,2017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6036亿元人民币,约为阿里巴巴的4倍、中兴通讯的5倍、小米的6倍。在财政方面,华为在税收上的贡献更是可以用可怕来形容,2017上半年华为在中国缴税超676亿,纳税额民营企业500强第一,比恒大和万达加起来还要多24.5亿。此外18万人的员工规模不论是在个税还是消费上都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还没有计算由于华为总部的关系而带来的行业溢出效应。

  拥有华为这样的巨无霸公司,就好比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跑车加上了引擎,而总部所在地坂田也渐渐形成以华为科技城为创新中心的“钻石型”发展格局,但这一切可能伴随着华为的离开或生变数。

  华为扎根深圳不仅因为这里是华为的起家之地,更是由于深圳这座年轻,富有活力,充满创新的城市提供了一家企业良好发展所需各种要素。首先,深圳作为市场化程度最好的几座城市之一,较少的政府干预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予了市场更好的自我调节机制,在这样充满竞争的城市里,市场可以做到真正的优胜劣汰,资本可以更好的合理分配;其次,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在这里争奇斗艳,竞争过后大浪淘沙,让所有人都可以尽其才,得其用;最后,产业的集聚效应在这座城市展现的淋漓尽致,科技产业链形成后对国内外巨头的吸引力,形成的良性互动,软硬件结合让深圳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对优质要素的争夺都具有很好的优势。

  这些优势即使是在未来的数年还会是吸引各类高新企业入驻的磁石,但早在2014年便计划搬迁的华为是为了什么放弃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呢?其实,于其说放弃,我倒更愿意说是珍惜,通过将公司业务在区域上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发挥深圳总部的作用,华为老总任正非也坦言,华为永远不会离开深圳。因此,此次大规模搬迁的背后更多的,是成本驱动的区域产业分工深化的必然----总部、设计、销售等商业环节留在城市,城市中心总是拥有最好的知识聚集、资金流动,而制造业部分必然分流到城市的周围,这里的制造成本更低。

  于深圳而言,她用其独有的优势在吸引人才,创造巨额产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城市发展的问题,作为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眼中的明星城市,深圳有限的土地显然容纳不了大批企业的入驻,因此,不断上涨的地价,房价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为了能享受深圳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不管是新企业还是原驻企业都会在成本收益考虑下进行外迁,中兴,比亚迪,富士康,欧菲光等都是例子,除了企业的整体搬迁,类似华为的部分搬迁也更能反应成本在企业外迁上的作用,华为留下更具盈利能力的云计算来覆盖立足寸土寸金深圳的高成本。

  另一方面,众多企业中不乏政策性外迁,也暗含了城市对于产业结构的考虑,由深圳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产业比例可以看到,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忧伤年同期的39:61调整为38:62,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更具盈利能力的第三产业无疑更受城市青睐,加上如今高新第三产业有小规模,高盈利的特点,这样的搭配也更符合深圳寸土寸金的身份。因此,区域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是深圳、东莞产业链布局更趋合理,整体受益,在这个意义上,不应过度解读华为出走东莞,尤其深圳并非悲情色彩,这本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革新上,深圳并没有急功近利,始终保持这35以上第二产业比重。大环境下,我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走在前列,同时却出现第一第二产业的非正常过渡,使得各产业有一定程度的畸形发展(即一二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国快),而深圳则在城市主导的产业结构变迁中走在前列,并没有一味的强调第三产业增长,而是更多的兼顾了制造业的比重,这是深圳创造条件要留住华为的原因所在,但是一旦过渡完成,华为的制造中心全部搬离深圳也就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年,美国硅谷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不过硅谷更像是人才流动个推动的企业外迁,由于城市地价,房价使得人们生活成本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太过于浓烈的科技、竞争氛围让硅谷长年缺乏人们所需的生活气息,让其变成一座非常机械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必然导致企业的外迁。 华为出走上演中国版“逃离硅谷”,但今天的逃离更加理性,更加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而对于深圳,“城市名片”效应已经形成,在无可比拟的城市优势下,虽不断有企业迁出,但未来,深圳依旧还是逐梦者的天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日益高涨的房价,倒是真正值得警惕并反思的地方。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谢海平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华为 深圳 逃离硅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涉毒艺人为资生堂NARS站台 网友:想要凉凉么? 经济日报评论:无需放大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 个税草案意见已超3万条 起征点标准正在博弈 东北经济的困境:如何留住敢于闯荡的年轻人? 820万毕业生迎战就业高峰 “慢就业”等新趋势显现 午评:两市再遭重挫沪指跌1.27% 军工板块逆势崛起 中兴回应被破产为假消息 高层换血并做恢复经营预案 离岸人民币跌破6.73关口!日内大跌近500点报6.7302 央行潘功胜:中国有信心让人民币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 评论:A股大跌是非理性的过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