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误读存款偏离度放宽的1个百分点

2018年06月12日17:25    作者:李庚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庚南

  从监管部门严监管的决心与步伐看,这1个百分点显然被市场误读了!其原因或在于对存款偏离监管本身的理解以及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调整的背景缺乏深刻领会。

  6月8日,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8〕48号)(以下简称“新规”),监管剑锋直指违规吸收存款、虚增存款等存款领域竞争乱象。

  这表明严监管正向纵深推进。在同业、表外、理财、资管等领域“治乱象”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存款领域的竞争势必加剧,违规吸收存款、虚增存款等乱象或沉渣泛起。某种程度上,存款是商业银行立行之本,也是违规之源,存款领域的激烈竞争恰是诸多违规行为的诱因。此时,监管部门因应商业银行负债模式的变化,及时出台存款偏离度新规,大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之势。其中,最吸引业界眼球的莫过于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由此前的3%调整为4%。

  但对于存款偏离度放宽的1个百分点,业界众说纷纭。按说,存款偏离度新规释放的是监管凛冽之气,可偏有人从存款偏离度指标放宽的1个百分点中感受到阳光和爱,认为释放了放松存款偏离度监管的信号;有的小法人机构认为,存款偏离度指标放宽1个百分点意味着存款合规压力将减轻很多,甚至据此推算可以释放的存款空间。

  果真如此吗?从监管部门严监管的决心与步伐看,这1个百分点显然被市场误读了!其原因或在于对存款偏离监管本身的理解以及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调整的背景缺乏深刻领会。

  实施存款偏离度监管的初衷是什么?

  长期以来,月末或季末“冲存款”几乎成了商业银行屡教不改的“陋习”之一。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绩效考核驱动下,商业银行基层经营行往往通过非法返利、延迟支付、以贷转存、以贷开票、同业倒存等手法违规吸收存款和虚增存款。

  这种做法,从微观上看,一方面增大商业银行负债的波动性,不利于其资产负债期限的合理匹配,不利于稳健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的负债成本或借款方的融资成本,最终将导致社会整体融资成本的上升,背离国家降成本的政策导向。从宏观上看,存款虚增导致M2虚增,势必传递出错误的货币信贷运行信息,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调控的有效性,也影响监管的效率。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监管部门于2014年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36号)(以下简称“旧规”),设立了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明确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这一监管指标的设立,根本目的就是要约束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遏制“冲时点”背后的违规吸收存款和虚增存款之乱象,进而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如果从银行存款的被动负债属性看,存款的偏离与否甚或偏离的大小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在被动负债的背后往往隐藏的是银行机构一些非规范的主动行为,如违规吸收存款、虚增存款等。这些行为既扰乱了存款市场的竞争秩序,又带来了信息失真引发的系列不良后果。但由于违规吸收存款、虚增存款有一定的隐蔽性,直接监控比较困难,而通过设置存款偏离度对虚增存款现象则可以很直观地监测到商业银行存款的宜春波动,并通过这一指标的约束达到“隔山打牛”的效果。

  放宽1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

  直观地看,新规将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由3%调整为4%,似乎是对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容忍度的提高,容易被市场误读为监管的放松,实则不然。

  其实,存款偏离度新规的出台,特别是存款偏离度放宽的1个百分点,实际上是监管适应形势变化和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化的一次与时俱进的自我修正。存款偏离度新规总体上是对旧规的扬弃,主要做了两方面的调整:

  一是取消了高息揽储吸存有关规定。旧规将“高息揽储吸存”列为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的八种情形之一,明确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另设专门账户支付存款户高息。”

  但形势在变。自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理论上“高息揽储息存”就具有了合法的地位(尽管在存款利率上仍存在自律机制的限制,且央行MPA对存款利率定价偏离一票否决制)。存款偏离度新规删去“高息揽储息存”的相关约束条款,显然也是顺利成章的。既顺应了利率市场化化改革的方向,也为完全利率市场化做了铺垫。

  二是调整存款偏离度并取消季末存款偏离度的特殊规定。旧规明确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

  但在计算本月日均存款时区分非季末月份和季度末月份,采取两种方式:非季末月份“本月日均存款”按正常的方法测算;季末月份“本月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不得超过上月日均存款*(1+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

  旧规对季末存款偏离度的特殊规定,在监管实践中既繁琐、不便操作,也不甚科学,因为:“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实际上构成了后一季度日均存款增长率的上限,按四个季度平滑移动的季末日均存款平均增长率对季末存款偏离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循环抑制,没有考虑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动态性。其结果是,在计算季末存款偏离度时,“本月日均存款”可计入金额将明显小于实际的月日均存款额,即使季末月份存款稳定增长、不存在“冲时点”情况,存款偏离度也可能触及监管红线。这种测算方法显然难以真实反映商业银行存款偏离状况,容易形成误判,也不适应银行业持续稳步发展的趋势。

  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设置的本意是要挡住通过违规渠道吸收、虚增的存款,纠正月末存款“冲时点”行为;但由于原来存款偏离度阀值偏低,容易造成误伤,可能出现因月末正常的存款增加而非“冲时点”造成的偏离度触及阀值的情况。因此,适当调高存款偏离度阀值,无疑也是对过往监管的修正,体现了监管的灵活性和求真务实。

  显然,存款偏离度阀值本身的合理性需要通过不断的监管实践修正,更需要立足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在强化同业、表外、资管等业务监管下,商业银行负债将重回以吸收存款为主的被动负债模式,而被动负债模式下存款波动性客观存在且不可测。对此,从科学监管的角度出发,理应给予存款偏离度适度的空间。

  基于上述考量,存款偏离度新规取消了对季末存款偏离度的特殊规定,同时将商业银行的月末存款偏离度监管红线由不超过3%调整为不超过4%。这恰是存款偏离度监管规制自身的合理修正。

  对存款偏离度的监管放松了吗?

  实际上,存款偏离度新规与旧规比较,监管原则一脉相承,监管基调高度一致。某种程度上,对存款偏离度背后的违规吸收存款、虚增存款等违规行为的监管不仅未放松,而且在进一步强化。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对商业银行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规增加了“商业银行应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强化存款日均贡献考评”等要求;在重申“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基础上,将原有“不得设定单纯以存款市场份额或排名为要求的考评指标,分支机构不得层层加码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指标要求”删去了“单纯以”三字,这意味着从外延上对商业银行追求存款市场份额、排名等行为提出了更严厉的约束。

  二是细化了对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行为的约束。新规在强化合规经营要求方面,除了删除了原办法关于高息揽储吸存的约束条款外,对非法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吸存、以贷开票吸存、通过理财产品倒存、通过同业业务倒存等七种违规情形的监管要求基本未变,且细化了“以贷转存吸存”行为的界定,明确不得“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三是增加了对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自律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应强化自律意识,培育合规文化,倡导公平竞争,抵制不当交易。严禁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甚至欺骗、行贿、其他方面利益交换和远期利益输送等方式获取存款。

  四是强化了监管部门的责任。要求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密切跟踪、及时通报和纠正存款异动较大的银行;督促存款偏离度超过要求或存款管理不规范的银行制定详尽的整改计划,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严格落实整改方案和责任。

  诚然,存款偏离度新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监管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充分考虑了新形势下的银行业运作模式和特点,在监管处罚方面更加人性化。应该说,在放宽的1个百分点中,有爱但没有纵容。

  必须清楚的是,严监管是当下监管的主旋律。只有弄清了主旋律,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不会误读。无论是存款偏离度计算方法的改变还是监管阀值的调整,都只是监管融合实践、贴近现实的一种自我修正和纠偏,丝毫不减存款偏离度监管的严肃性,丝毫不改存款偏离度监管的初心:治理存款“冲时点”及其背后的违规吸存、虚增存款之乱象。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存款 偏离度 商业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华谊兄弟忽然质押几乎全部股权 疯狂套现 霍尔果斯暂停增值税返还个税减免 有公司主动撤离 卧底富士康衡阳工厂:加班严重超时 时薪仅14.5元 老板在洞庭湖圈3万亩私家湖 新华社:为何敢如此任性? 张洪为:中国工程师待遇不高 且40岁后还有失业之忧 南京万达茂10日内两起员工死亡:22岁工人遗体被发现 秦朔:唯偏执狂才能让赢家们不再如此生存 评论:应该将独角兽放归市场 大部分缺乏融资必要性 9人竞拍南京凶宅别墅 大妈:哪个房子不死人 专家预计:个税免征额标准至少提高至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