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的五大关注

2024年01月03日14:56    作者:张行行  

  摘要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钢铁加工企业亏损面达70%,钢铁上市公司中实现盈利主体比重仅为20%,钢铁行业延续市场需求恢复不足预期、阶段性供需矛盾扩大、行业盈利继续下滑的艰难局势。2023年8月25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钢铁稳增长方案》),指出钢铁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并为钢铁产业后续平稳运行及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综合对《钢铁稳增长方案》解读、对国内钢铁行业运行情况的研判以及对标美国、欧洲等区域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后,作者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钢铁产业的稳增长及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1)去产能成效仍需巩固;(2)产品结构转型还需提速;(3)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4)绿色低碳是核心竞争力;(5)资源约束瓶颈亟待打破。

  产能方面,目前钢铁产能政策强调只增不减、严格落实化解过剩产能。鉴于钢铁行业过去依托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粗放式高速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而钢铁新的需求培育替代尚未完成形成,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产能及产量将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材价格的演化逻辑并直接影响行业利润,去产能成效仍需巩固。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2年,世界粗钢产量18.85亿吨,其中中国产量10.18亿吨,占据全球粗钢市场的半壁江山,远超排名第二及第三位的印度1.25亿吨和日本0.89亿吨。国内钢铁行业产能高但整体结构性过剩,对行业内企业盈利形成侵蚀,一方面,部分企业炼钢水平较低,钢材生产呈现常规钢材扎堆生产、高性能钢材仍需进口的局面,导致常规钢材价格走低,另一方面,由于炼钢炉的启动成本费用较高,同时钢铁生产的重资产和高折旧使得行业利润需要产量规模支撑予以摊薄成本,即使企业盈利较差但在达到现金流成本前,钢厂仍可能维持高产量,使得行业产能调控困难。

  目前钢铁产能政策强调只增不减、严格落实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稳增长方案》指出,2023~2024年,将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同时坚持扶优汰劣,坚决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

  除了政策方面强调产能平控外,为应对当前钢材需求疲软及阶段性供需矛盾扩大的情况,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亦开始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国内部分钢企陆续主动降负荷减产。2023年4月,西北联合钢铁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协调限产的通知》称,西北联钢各股东钢企及区域内主要钢企减产比例不低于30%,预计日均减少铁水产量6万吨以上;同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一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时呼吁钢铁企业主动减产,采取措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共同维护钢铁市场平稳运行。2023年10月,云南省钢铁工业协会发布《关于云南钢企控亏减产措施的信息提示》称,由于生产不顺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并出现严重亏损,云南7家钢企在9月的基础上预计减产建筑钢材30万吨左右。此外,东北、山东、湖北等区域钢企均通过加强检修方式自发限产、减产。

  为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低及行业亏损问题,2016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压减产能1.5亿吨以上,“地条钢”出清1.4亿吨以上。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粗钢日产数据来看,2023年6月以来,粗钢产量逐月下降;截至2023年12月上旬,21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737万吨,环比下降2.4%,较年初下降2.0%,社会库存得到一定压降。但鉴于钢铁行业过去依托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粗放式高速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而钢铁新的需求培育替代尚未完成形成,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产能及产量将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材价格的演化逻辑并直接影响行业利润,去产能成效仍需巩固。

  产品结构方面,我国钢材消费结构的转变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钢铁产品结构及钢材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转变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进程需要,也和美国、欧洲等区域钢铁业发展变化相似,新形势下,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转型还需提速。

  《钢铁稳增长方案》鼓励钢铁企业通过着力钢结构应用、拓展用钢场景、落实钢材消费升级行动等方式促进钢铁消费,为钢铁行业加快结构转型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具体来看,呼吁行业内企业参与促进钢铁材料制造与钢结构全产业链条协同,实施以推广钢结构桥梁和住宅为主攻方向的钢铁应用拓展计划;呼吁钢铁企业深化与船舶、交通、建筑、能源、家电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机制,拓展用钢场景;呼吁钢铁企业加快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发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等。

  目前,我国钢材下游消费结构中,建筑行业用钢占比约49%,排名第一;其次是机械行业,占比约17%;此外,汽车、能源、造船、家电行业用钢占比相对较高。对比来看,欧洲钢铁产品下游中建筑行业占比同样排名第一,接近30%,但比重显著小于中国,此外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用钢占比接近30%;美国钢铁需求结构中,建筑用钢占比约44%,汽车和机械设备占比分别约为28%和9%。

  2023年以来,伴随着国内钢铁需求总量下行,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同步发生较大转变。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2023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525亿元,同比增长28.3%,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全国汽车产量2,711.1万辆,同比增长10%,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缩减而电力、船舶、汽车等产业用钢需求增长,用钢行业及钢材消费结构变化下,传统建筑用钢筋、线材等比重下降,而板材、型钢和焊管比例逐渐上升。为提升附加值和差异化优势,国内钢厂加大产品线组合,部分建材钢厂开始投产高附加值棒线材,部分钢厂增加新能源钢等冷轧系高端产品投放。

  上述转变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进程需要,也和美国、欧洲等区域钢铁业发展变化相似,同时与之相比,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转型未来仍有一段路要走,消费结构的转变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钢材拉伸性能、冲击性能、耐高温低温性能、疲劳寿命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转型还需提速。

  产业集中度方面,我国钢铁企业集中度较美日韩等国家显著偏低、较十四五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较低的钢铁企业集中度对于行业发展及整体盈利均造成影响,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钢铁稳增长方案》鼓励钢铁行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具体来看,呼吁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建设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推动全国钢铁产能优化布局;支持在细分钢铁市场中具有主导权的专业化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钢铁产业生态圈;鼓励钢铁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

  国内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从全球钢铁产量排名前30的企业来看,约半数位于中国。但我国钢铁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截至2022年末,中国宝武钢铁集团、鞍钢集团等前七家钢铁企业产量约占国内钢铁产量比重的35%。

  横向对比而言,日本前三家钢企产量占日本总产量比重80%、韩国前三家钢企占比约为93%、美国前三家钢企占比约54%。我国较低的钢铁企业集中度对于产能结构调整、产量调控、产业结构转换、上游原料价格谈判、下游客户竞争等方面均形成不利影响,对行业整体盈利亦形成侵蚀。

  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国内前5家钢铁企业将占据国内钢铁产量40%以上,前10家集团将覆盖国内60%以上产能,并建设完成3~4家8,000万吨超大型钢企、6~8家4,000万吨特大型钢企;依据目前情况来看,除产业集中度显著偏低外,国内存量8,000万吨超大型钢企1家、4,000万吨特大型钢企3家,距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2023年,各省市陆续出台推动钢铁加快联合重组的相关方案。2023年3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南省加快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将以安钢集团为主体组建河南钢铁集团,通过增资持股、交叉换股、产能入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种方式整合相关钢铁资源,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一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2023年4月,山西省工信厅发布《山西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023年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产能减量置换为路径,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中、小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重点推进长治市、临汾市、吕梁市钢铁企业实质性兼并重组,构建大型企业集团。

  落地到企业上,2023年4月,中信集团旗下的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与南钢等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和《增资协议》,拟增资135.8亿元,完成后将持有南钢集团55.2482%股权,成为控股股东。2023年12月,宝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107.03亿元现金收购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48.6139%股权。

  预计未来,国内钢铁企业将通过国有优势企业为引领的并购重组、全球化海外布局、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加快整合,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中国钢铁行业正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行动,未来,绿色低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低碳能力强的企业可借助成本及绿色优势集聚资源、开拓市场,而低碳能力弱的企业产能将受到约束并支付高昂的环保成本。

  2023年,中国钢铁企业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行动。钢铁行业降碳目标领先全国整体,力争到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碳减排量4.2亿吨。根据工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钢铁行业氢冶金、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

  目前,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主要借助4个路径:严禁产能新增,有序发展电炉钢并推动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发展氢冶金、碳捕捉、碳封存等绿色工艺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降碳、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从落地情况来看,低碳改造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国内96家钢铁企业已经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涉及粗钢产能约4.53亿吨;电炉钢方面及工艺升级方面,国内一批先行企业开始了一系列探索突破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世界最新低碳生产流程的工程化实践。

  未来,绿色低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低碳能力强的企业可借助成本及绿色优势集聚资源、开拓市场,而低碳能力弱的企业产能将受到约束并支付高昂的环保成本。

  原料供给方面,我国钢铁主要原料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且供应来源集中,对资源保障及行业盈利形成不利影响,预计未来将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的开发实现对铁矿石供给和价格的话语权,钢铁生产的资源约束瓶颈亟待打破。

  《钢铁稳增长方案》呼吁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支持铁矿企业推进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铁矿资源合作,特别是推进与周边国家铁矿资源勘查开采合作;呼吁加强废钢资源协调保障能力,推动废钢加工标准化和产业化。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主要原料,在钢材生产成本中占比超过30%,由于国内铁矿石资源禀赋限制、我国炼钢产量需求高位以及国内炼钢生产工艺目前仍以长流程为主的现实状况等因素,我国铁矿石需求量巨大且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水平,同时来源国集中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从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11.08吨,占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比重约为70%,是铁矿石主要进口国,但由于国内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低等原因,国内钢厂采购铁矿石议价权较弱。2023年,铁矿石进口量继续增长,2023年1~10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76亿吨,同比增长6.5%,价格方面,据兰格钢铁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9日,进口铁矿石(日照港PB粉)现货价格980元/吨,较年初850元/吨的价格上涨约15%,终端钢材产品价格走势变化难以传导到原料端,使得国内钢企利润进一步被侵蚀。

  为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原料供给结构、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上游资源短板问题,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委正式启动实施了“基石计划”国内铁矿资源推进工程,计划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的开发实现对铁矿石供给和价格的话语权。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自“基石计划”推出以来,国内铁矿采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长,铁矿项目审批明显加快,2022年,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3%,2023年1~6月同比增速4.2%;同时,目前国内重点铁矿项目中已开工十多项,新增铁精矿产能约5,000万吨。境外铁矿合作方面,俄罗斯系全球第三大铁矿石资源国且累计开采量仍较小,铁矿开采潜力巨大,随着2023年3月中俄两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签署80多项重大项目的合作协议,未来通过建立中俄钢铁工业合作与协调机制及相关布局或可为缓解矿石资源供应瓶颈带来新的机遇。

  综合来看,虽然钢铁行业盈利急转直下的原因出现在需求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集中在供给端,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钢铁企业需要集中锻长板补短板,通过巩固去产能成效、加快产品结构转型、提升行业集中度、坚持绿色低碳并打破资源约束瓶颈等途径来打破行业困境及实现行业高质量稳增长发展目标,继续为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作用。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文作者介绍:大公国际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独创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科研成果丰富。)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