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 :建筑业重返高景气,基建投资反弹在即

2021年06月01日11:46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高瑞东

  2021年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PMI数据,制造业PMI 51.0%,前值 51.1%;非制造业PMI 55.2%,前值54.9%。

  5月,非制造业加速修复,建筑业重返高景气区间,扩张动力增强,基建投资反弹一触即发。在五一假期带动下,服务业持续升温,旅游、居民消费等相关行业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高景气区间,呈现积极恢复势头。反观制造业,虽然在手订单推动生产扩张,但是需求放缓,补库有所减弱,供应链受阻仍未恢复。

  向前看,基建投资仍有发力空间,反弹在即,6-9月将陆续迎来地方债发行高峰,我们预计今年6-9月份流向基建的专项债资金高于去年同期。

  一、建筑业:重返高景气区间,基建反弹在即

  建筑业重返高景气,扩张动力增强。建筑业PMI指数为60.1%,高于上月2.7个百分点,生产活动有所加快。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53.8%和53.0%,高于上月1.4和2.0个百分点,企业新签订工程合同量明显增加,劳动力需求上升,建筑业扩张动力增强。

  6-9月将陆续迎来地方债发行高峰。我们在5月23日发布的报告《如何看待年内基建投资?》中指出,6-9月将陆续迎来地方债发行高峰。根据往年经验,地方债发行计划基本于当年内发行完毕。我们基于这一前提条件,结合二季度各省已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以及可比年份发行节奏进行估算(这里采用均未提前发行专项债的年份,2016-2018年),预计6月以来将逐步迎来发行高峰,并持续到9月。

  预计6-9月流向基建的专项债资金高于去年同期,基建反弹在即。随着后续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预算内资金安排的改善,我们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仍有发力空间。一方面,基于年内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的假设,我们预计今年6-9月为专项债发行高峰;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投向基建比重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根据3-5月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基建支出占比接近2020年下半年水平。根据今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021年基建支出计划金额较上年实际增长1.8%,而今年1-4月基建类支出累计下滑10%,意味着后续基建支出仍存在发力空间。

  二、制造业:生产环比加快,供应链受阻仍未恢复

  制造业扩张势头略微放缓,但依然高于历史均值。2021年5月制造业PMI为51.0%,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略有回落,仍在荣枯线之上,制造业PMI依然高于历史同期均值,2016年至2019年5月制造业PMI均值为50.6%。

  制造业生产扩张环比加快。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7%,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生产扩张有所增强。分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黑色加工、通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均高于上月,且处于54.0%以上的较高景气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加快。为满足生产需要,企业对原材料需求加大,采购量有所上升,本月采购量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9%和50.9%,高于上月0.2和0.3个百分点。

  供应链受阻仍未恢复。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企业原材料采购周期持续延长,芯片短缺、国际物流不畅、集装箱紧缺、运价上涨等问题依然严峻。

  三、需求:需求扩张放缓,补库有所减弱

  需求稳定扩张有所放缓,出口动能减弱。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3%和48.3%,低于上月0.7和2.1个百分点,需求扩张有所放缓,伴随疫苗接种推进与海外供给恢复,出口动能有所减弱。

  制造业补库减弱,未来补库空间值得关注。从库存来看,4月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制造业补库有所减弱,未来补库空间值得关注。

  四、服务业:增长势头稳定向好,但仍受疫情制约

  服务业PMI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高景气度区间。2021年5月,服务业PMI为54.3%,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但高于年内均值1.1个百分点,并高于往年同期均值,反映出服务业增长势头稳定向好。

  旅游消费景气度快速修复。在“五一”假期带动下,服务业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与长距离出行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65.0%,保持较高活跃度;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4月,且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呈现积极恢复势头。

  国内疫苗接种提速,但后续服务业环比修复预计会受到疫情的制约。五一过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广东、安徽和辽宁均出现零星本土病例,五月底广州、深圳出现多个确诊病例,预计服务业环比修复力度后续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实现群体免疫之前,预计后续服务业环比修复预计会受到疫情的制约。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表示,年内有望实现建立群体免疫屏障这一目标。

  居民出行基本恢复,但消费总量尚未恢复,预防性储蓄倾向依然较高,也会对后续服务业环比修复带来一定制约。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出行人数恢复但是消费总量尚未恢复,表明居民储蓄倾向依然较高,在国内达到全面免疫水平之前,消费难以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五、价格:原材料价格较快上升,成本压力持续向下游传导

  原材料购入价格加速上升,成本压力持续向下游传导。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8%和60.6%,高于上月5.9和3.3个百分点,价格指数为近年高点。分行业来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高于73.0%,相关行业成本压力持续向下游传导。

  监管层频出手,大宗商品价格关注提升。5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连续两次聚焦相关问题,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5月23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约谈重点企业,并发布联合声明,将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受此影响,主要大宗商品钢铁、煤炭等价格指数均出现了一定回落。

  (本文作者介绍: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

责任编辑:谢佳涵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