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接近实锤!15.4%利率红线暂不适用金融机构

2020年09月23日22:04    作者:挖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挖哥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版《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一年期利率的4倍,参考最新央行LPR报价的四倍,为15.4%,取代原《规定》中“以 24%和 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

  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送分题

  新规颁布后,持牌金融机构是否受民间借贷红线限制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如果从文字上来看,这是一道小学送分题。一个是金融机构,一个是民间借贷,完全属于不同的两个领域。

  事实上,在最高法民间借贷新规发布会上,发布方不但口头明确“民间借贷是除以贷款业务为业的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以资金的出借及本金、利息返还为主要权利义务内容的民事法律行为。”修订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更是白纸黑字写明金融机构不适用本规定。

  然而,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判断题,由于涉及过往的地方法院判例习惯、金融机构的范畴界定、利率倒挂的道德压力等诸多因素,这道题似乎成了没有标准答案的疑问题。

  尤其在媒体披露“首例”判决中,银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张收取借款人利息、罚息和复利,被温州地方法院予以驳回,最终按照8.20后新的司法保护红线LPR的4倍,即15.4%计算利率。

  这个案例为“就算最高法表示不适用,但地方法院在实际执行中依然会用民间借贷的红线来约束金融机构放贷。”这一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个判例在引起法律界质疑后,在裁判文书网上已悄然撤下,但关于民间借贷新规是否适用金融机构的争议仍在继续。

  新判例+金融监管态度=实锤

  解铃人还须系铃人,能给出权威答案的一是“出题”的最高法,二是金融监管部门。

  最近传出的诸多信号,逐渐验证挖哥在《厘清这个问题 才能读懂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下调》一文的观点:民间借贷利率红线不适用金融机构,在对齐前会有一个时间缓冲期。

  根据北青网报道,裁判文书网于近日披露的三则裁判文书中,由合肥、连云港、长沙三个不同辖区地方法院,对三家持牌消金机构的借贷合同判例中,利息和罚息均按照年利率24%计算,没有按民间借贷新司法红线执行。三家地方法院都正确领会和执行了最高法发布规定中“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虽然我国不属于判例法国家,但三个地方法院“不约而同”地按照同一标准判罚,其传递信号还是非常明确。

  金融监管这一端,在近日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批评了消费者保护存在的六类乱象,提到“个别消费金融公司息费过高,强制搭售保险,部分客户综合融资成本超过24%,甚至接近30%。”

  敏锐的同学应该get到这句话折射的另一层意思:消金机构的利率红线还是24%。

  没错!金融监管与最高法的表态完全一致。

  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民间借贷利率暂不适用金融机构也是正确选择。

  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出发点是为了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但也不是利率越低就越好。最高法发言稿中也提到:利率保护上限过高不仅达不到保护借款人的目的,且存在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但利率保护上限过低也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借款人在市场上得不到足够的信贷,信贷供给出现紧缺,加剧资金供需紧张关系。二是民间借贷从地上转向地下,地下钱庄、影子银行可能更为活跃。为补偿法律风险的成本,民间借贷的实际利率可能进一步走高。

  新规后已经出现借款难

  这一点担忧在南方一个省级小贷协会做得一个调研报告的得到了体现。调研报告发现新规后借贷难度大了。接受调查的小微企业、自然人中,约89.29%有借贷需求,其中约 82.14%因新规影响暂时借不到钱。

  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家从事代加工业务的工厂近期接到了一笔金额较大的订单,由于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厂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才能购买原材料。为此,厂方向一家小贷公司抵押一套房产,申请 400万贷款。 8月18日前,小贷公司已与借款人约定 8月19日办理抵押,但新规出台后,担心不符合规定,小贷公司马上叫停该笔业务。虽然借款人多次请求,并表示愿意支付更高利息,并请求贷公司业务经办人员介绍其他小贷公司,但到调查结束,仍未有小贷公司受理这笔贷款申请。

  从趋势上看,未来金融机构利率跟民间借贷利率对齐是大概率事件,但不能一蹴而就。2015版民间借贷规定在发布2年后,最高法才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齐了24%的利率保护上限。这次,过渡期的时间应该也不低于2年。

  (本文作者介绍:自媒体独角兽挖掘机创始人、互金行业观察者,曾担任传统媒体金融主编,是最早一批报道互联网金融的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疫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