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出租车价格调整箭在弦上 > 正文
 

民间论坛解析出租车涨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7:43 京华时报

  本报记者 田乾峰

  在北京市召开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前,来自民间的关心和研究出租车行业发展的专家、市人大代表、出租车司机、个体司机和市民,昨天下午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北京市出租车提价进行研讨。

  各方代表围绕听证会的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提价后谁受益谁受损,决定价格及经营方式的机制是什么,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民间代表开研讨会

  昨天下午,围绕出租车提价问题,一场民间代表研讨会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举行。研讨会一开始就锁定了听证会的程序是否合理合法、出租车提价的实质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等4个主要议题,分别由4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主持研讨。

  主持会议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余晖特别强调,代表们要本着理性、建设性的原则来分析和研究出租车提价以及出租车行业发展问题。

  会上,组织方给代表们分发了北京市人大代表沈梦培对媒体的公开信。沈梦培反对出租车涨价的观点得到民间代表的认可。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赵典军认为进行出租车调价应“以人为本”。在他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出租车司机不同意涨价,租价增高乘客必然减少,总体上对出租车司机不利。

  一些个体出租车司机也参加了会议研讨。一位个体司机说他平均一个月收入有6000元,比公司里的出租车司机挣得多。

  个体司机郭宇宽说:“油价的上涨拖不垮我们。”

  北京市市民代表王敏说,出租车涨价要考虑到需要坐车出行的普通老百姓,比如老、幼、病、残、孕中那些低收入的人群,这部分人的人口基数,应该也归入出租车的服务对象。

  多数的哥反对涨价

  北京邮电大学老师、法学博士、北京市人大代表许志永主持探讨第一个专题,参照出租车听证会申请提价的材料,研讨听证会程序问题以及提供的听证材料是否真实。

  许志永说,他对此次听证会的程序表示不解。他提到,听证会的目的是要公开透明地听取社会各界、利益各方意见,但就本次听证会来看,25名听证代表是如何产生的、10个旁听席的设定依据是什么等问题,大家并不十分知情。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主持第二阶段,讨论出租车提价的实质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王克勤说,提价以后出租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的最大买单者是乘客,而出租车消费的主力群体仍是中端和低端收入群体,并不是报告里说的是收入很高的人群。

  出租车司机董昕说,他调查了143名出租车司机,其中96.61%反对涨价。

  研讨会上,各方代表最后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绝对多数的普通市民和绝对多数的出租车司机是反对出租车涨价的。

  专家探讨行业改革方案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玉闪主持第三阶段探讨:决定价格及经营方式的机制应是什么样的?油价上涨,出租车租价该不该涨?

  郭玉闪说,经他统计,出租公司所说的每月每车的经营成本里有2500元水分。

  郭玉闪认为,不同制度带来不同成本水分,在价格不受管制的行业中,成本经营者自己可化解掉,“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体制不改变,隐性成本都不去压缩……直接放到整个价格上去让消费者承担,这是不合理的”。

  余晖提出了出租车行业发展的三种改革方案。第一种方案,彻底取消北京市出租车的总量控制和价格管制,市场化,政府给司机发牌照,进行质量管制和安全方面管制。第二种方案,取消总量控制,但保持价格管制。保持价格管制是为了避免司机对乘客的欺诈行为。第三种方案,要保证市场自由地进入,保留总量控制,保留租价管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9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