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默议案”对人民币汇率下手
要求财政部识别“汇率根本失当国” 禁止政府采购其商品 限制私人融资项目
早报讯 正值中期选举年的美国国会终于开始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痛下杀手”。
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升级版“舒默议案”,并启动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舒默在2005年第一次提出该议案,他当时威胁,如果人民币不升值,那么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将被加征27.5%的汇率税。
舒默声称,操纵汇率将被视为不公平的补贴,将受到美国一系列政策的报复。
舒默议案要求美国财政部识别“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并拟定一份包括寻求类似不平衡政策国家的“优先行动”名单。名单上的国家将面临美国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可能改变对其市场经济称号的认定。
议案要求美国政策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低估作出反应,禁止美国政府购买来自这些国家的商品和服务,除非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国。在这些国家“未能采取合适政策”的360天后,将禁止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参与这些国家的项目融资,并反对新的多边银行融资项目。
根据议案,华盛顿将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这些特定国家举行有关汇率问题的特别会谈。议案还要求美国贸易代表与汇率存在问题的国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寻求解决争议的方案。
议案还要求财政部与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其他中央银行举行咨商,考虑对货币市场进行补救性干预。
舒默的议案获得民主党参议员谢拉德·布朗、戴比·斯泰伯诺,共和党参议员山姆·布朗贝克、林赛·格雷汉姆的支持。
新浪财经注:
1、关于舒默议案:
2003年9月,美国掀起一股要求中国实行浮动汇率的高潮。参议员舒默顺势在参议院组成两党联合集团,共同提出《舒默议案》,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如果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
这个编号为S295的议案从此被当作美国对华强硬姿态的一大象征,并保证了舒默本人在随后几年的高曝光率。不过,议案真正变得世人瞩目却是因为另一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的加入。
2005年4月,格雷厄姆将《舒默议案》转变成一项外交法案的附加法案提到参议院。结果在当月的表决中,参议院以67对33的压倒性多数决定不搁置《舒默议案》。参议院的这一态度引起了白宫震动。此后的议案也被称为《舒默-格雷厄姆议案》。
2、舒默近年来不断向人民币施压一览:
[2010.3]舒默议案对人民币汇率下手 再度向中国施压
[2007.3]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造势 舒默推改良中国汇率案
[2006.9]保尔森面劝舒默放弃惩华 舒默:或推迟表决惩华议案
[2006.7]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莱姆:中国要加快人民币重估进程
[2006.5]舒默等对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感到失望
[2006.4]舒默提案表决搁置表决 中美贸易争端继续胶着
[2006.3]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和舒默继续呼吁中国放松外汇管制
[2005.12]舒默:若中国不重估汇率 将对其征收惩罚性关税
[2005.11]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同意推迟对人民币汇率
[2005.6]美国参议员舒默认为中国会在汇率问题上让步
[2005.2]舒默称确信迫使人民币自由浮动议案将获必要51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