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解锁中东

2013年12月02日 10:50  新浪财经 微博
图文最新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图文最新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

  导读: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于11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解锁中东》。24日凌晨伊朗和六大国达成协议,同意冻结核计划六个月,这个协议不但是现在能实现的最好结果,而且很可能改变中东的未来。

  过去三十年伊朗和美国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他们之间的仇恨就像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样,不但影响着中东的盟友还催生了恐怖活动和战争。关于伊朗核计划的临时协议远远无法消除这种仇恨,然而这个协议就像一个锁眼,透过它我们隐约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更加美好的中东,这样的未来绝对值得争取。

  11月24日凌晨,伊朗与美国领导下的六大国达成了临时协议,同意冻结核计划六个月。伊朗的核能力将维持在现有水平,世界其他国家会稍稍放松制裁。但是比这个协议更重要的是其释放的信号,如果伊朗表现出克制而世界给予回馈,那和谈判双方可能产生足够的善意来达成一个更持久更广泛的协议。这可能开启美国和伊朗在世界上最动乱的地区进行更广泛合作的可能,至少他们可以不再那么相互仇恨。

  然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以及其在美国国会的盟友却认为这是痴人说梦,他们援引1938年慕尼黑的张伯伦,警告世界正在对一个图谋拥有核武的邪恶的咄咄逼人的政权妥协。多年的谈判已经让伊朗烙下了口是心非的恶名,它支持恐怖活动,是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主要支持者,它还是以色列的致命威胁。这个政权煽动对华盛顿邪恶撒旦(穆斯林对美国人的称呼)的仇恨并非偶然,而是要证明其掌握权力的合法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这个协议糟糕透顶,因为伊朗绝对不会兑现承诺,也不会协商达成一个最终的协定,为了奖赏这个邪恶的政权,美国出卖了它的盟友。既然制裁和以色列扬言的袭击等强硬的立场把伊朗逼到了谈判桌上,那么只有更强硬的立场才能让它彻底放弃核计划。

  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考虑,本刊有不同的看法。与伊朗打交道就是一场赌博,短期来看对西方不会有任何损失。它可以继续铀浓缩,这个让步为伊朗挽回了巨大的颜面,但是浓缩只能维持在5%的民用水平。伊朗同意对其核工厂进行日常检查,安装摄像头监控以及开放更多的核设施,如果这个政权想要快速制造一枚核弹,世界很快会发现并采取措施。即便谈判破裂,伊朗也不会比今天更接近于拥有一枚核弹,而且也不会再达成任何协议。

  这个政权也面临着压力,如果伊朗在今后的谈判中欺诈或暗中破坏,俄罗斯和中国将蒙羞,毕竟对这个协议提供了担保,两国可能同意更近一步的制裁。如果伊朗背弃其放弃拥有核武的承诺,那么奥巴马也将有正当理由继续保持军事威胁。相反信守承诺并达成更近一步的协议对各方都有利,尤其是对伊朗,尽管减轻制裁可以获得7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今后六个月剩余的石油制裁成本仍高达300亿美元,这对达成更大的协议是一个非常强劲的推动力。

  何去何从要看伊朗是否愿意甩掉流氓国家的帽子。真正的回报才刚刚开始,如果什么时候可以测试伊朗是否准备改变,那就是现在。今年夏天哈桑-鲁哈尼当选为伊朗总统,因为人们对保守的制度以及前任内贾德强硬的政策越来越不满意。年轻人开始觉醒,而最高领导层也开始授权罗哈尼同西方展开对话,尽管他们中有很多是美国的死敌。如果罗哈尼相信融入世界比和世界对抗收益更大,这对伊朗本身就是一个奖励,而不再孤立的伊朗能变得更加理性,世界将获得更大的回报。

  伊朗是最重要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它有着丰富的帝国历史,人口超过7700万,如果它的态度发生改变,整个中东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设想有朝一日伊朗认为混乱不断扩散最终会给自身造成麻烦,同时开始视近邻为机会而不是威胁的话,那么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安全将比签订数个武器协议都有保障。

  近在咫尺的测试和机会是解决叙利亚问题。没有伊朗,阿萨德早就被赶下台了,现在伊朗在那里人财两空,它和美国一样担心在叛军控制的地区滋生出逊尼派极端分子。西方必须同意伊朗出现在未来日内瓦和谈峰会上,如果谁能迫使阿萨德就范,那一定是罗哈尼。如果叙利亚能够稳定,那么周边也会变得安宁。

  作为伊朗在黎巴嫩的代理,真主党一直威胁着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稳定,假如伊朗停止对它的支持,或者伊朗开始利用其在伊拉克什叶派人口中的影响力促进和平而不是挑拨离间,甚至只要伊朗不在伊拉克捣乱,那么整个中东地区都会稳定得多。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美国和伊朗毕竟交恶了34年,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但不要忘了它们曾经是盟友。

  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预期伊朗会失信,这让它们非常困惑,并认为这个想法是危险的,然而真正的幻想是以为更严厉的制裁和谈判会达成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协议,这样的结果换来的不是伊朗放弃核计划,而是美国放弃外交努力开始准备攻击。

  伊朗拥有核武可能会因此推迟几年,但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再造中东。没有人知道和伊朗的赌博能否成功,但是显然风险非常低而潜在的收益却非常大,而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将非常可怕。(鹿城/编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卡梅伦今日起访华 曾见达赖中英关系遇冷
  • 体育NBA-火箭客胜马刺 足协杯-人和2-0恒大
  • 娱乐张艺谋首次公开承认超生 愿接受处罚
  • 财经16城楼市调控政策难敌房价18个月上涨
  • 科技新浪科技“因你而变”:新版首页上线
  • 博客马未都:几种最令人厌烦的电视广告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马哲老师开课教学生如何谈恋爱
  • 刘纪鹏:证监会对注册制解释有水平
  • 张庭宾:比特币会成中国人财富黑洞吗
  • 易宪容:这次股改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 叶檀:中小投资者不再是被拔毛的猪
  • 马光远:IPO改革是股市最后的救赎
  • 西向东:有关防空识别区的剩余误区
  • 姚树洁:布莱尔谈三中改革的两点建议
  • 陶冬:欧行寻求新招 日币酝酿再贬
  • 管清友:新股阳光发行 大盘短空长多
  • 梁建章:中国的人均资源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