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在夹缝中求生,金山云难逃行业巨头的阴影

2023-09-27 10:28:4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于见专栏   

  来源:于见专栏

  数据爆炸的时代,云计算市场在早年间就已经成为火热的竞争赛道。包括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金山等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均有所布局。

  不过即便是IT技术领域的行业,也逃不开价格战的命运。金山云在云计算赛道上半场,曾经短暂地享受过野蛮生长带来的红利。只是如今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金山云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

  日前,金山云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在2023财年的上半年,金山云实现营收37亿元,同比下降9%;同时上半年累亏金额达到了11亿元。尽管亏损规模同比有所减少,但金山云却依然无法轻松起来。

  近的来说,在金山云连续五个季度营收持续下滑的状态下,其股价也跟着跌跌不休。远的来看,在整个云计算市场的竞争格局里面,金山云已经从黑马选手变成“others”。

  不管是远忧还是近虑,在“高手如云”的云计算市场,金山云的压力只多不少。

  1

  背负重担成长的金山云,后继乏力

  2012年1月,金山软件拆分金山快盘业务,成立独立子公司金山云。独立后,金山云包括三个板块的业务:金山云储存平台、金山快盘和游戏云。

  在金山内部,金山云也被当作二次创业的项目,相当受重视。在金山云进行对外融资之际,金山软件与小米科技达成一项股权出售协议,将金山云9.87%的股份以182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小米。完成交易后,金山、小米以及金山云管理层,分别持有金山云72.56%、9.87%和17.57%的股份。

  2013年8月13日,金山云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但在发展前期的金山云,完全是处于烧钱阶段。因此A轮融资资金维持不了多久,光是2013年就亏损了6000万。

  众所周知,云计算是一种重资产经营模式。2014年8月份,雷军提出“all in”的云服务战略,即在三至五年里,投资10亿美元,豪拼云服务,发展金山云。

  彼时金山软件十分有信心,相信金山云在云计算市场中有一定胜算,才会投入这一场豪赌中。只是,用10亿美元托起的金山云,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想内的成绩。

  作为先入局者,金山云也曾跻身云市场前列,市场份额也曾闯进前三名。但随着时间推移,行业中的玩家越来越多,金山云的市场份额不见上涨,反而被蚕食掉了不少。从2021年开始,IDC市占率榜单上已经没有了金山云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是华为云和天翼云的后来居上。

  尽管在成立之际,雷军对金山云寄予厚望,觉得站稳第一梯队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但现实让人清醒,雷军随后指出金山云应该深耕垂直领域,从细分市场找到一席之地。因此,2020年金山云开始重点布局游戏云和视频云领域。

  但从经营关键指标来看,转战垂直领域的金山云也并没有释放出向好的讯号。不管是游戏云还是视频云,都是算力+内容的模式。这两个领域的算力消耗比其他领域都要来得更多,而算力消耗越多,其云计算的成本也越高。令人担忧的是,深耕游戏云和视频云之前,金山云自己会先撑不住了。

  尽管从2020年至2021年期间,金山云的营收有所上涨,但外界对于金山云何时才能实现自我造血发出了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金山云背后最大的股东,金山软件集团同样深陷发展困境。2022年金山软件实现营收仅为6.3亿元,净利润则由盈转亏。金山软件在拆分金山云之际曾经说过,未来十年,赌的就是金山云。

  如今,十年期限已过,押注在金山云身上的筹码却难以收回。

  2

  业绩依赖“娘家人”,金山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从近几年金山云的财报数据里面可以发现,金山云走的是“大客户策略”,其收入来自极少数的客户群体。2021年,金山云所定义的“高级客户”,贡献了全年98%的营收占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客户群体里面,小米系和雷系企业的身影清晰可见。

  早期,凭借小米系和雷系企业的订单,金山云快速在市场站稳脚跟。一直到今天,金山云也无法脱离关系户的身份。

  另外,金山云长期依赖娘家人的输血,大客户的数量恐怕十分有限。其中,字节跳动就曾经是金山云的大客户之一,在2020年为金山云贡献了28%的营收。但从2021年开始,字节跳动表示已经开始把集团内部业务往自家火山云上迁移。

  大客户的流失,必然会让金山云的业绩遭遇重挫。这也是大客户策略的副作用,风险过于集中。

  金山云的营收曲线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金山云实现营业收入81.80亿元,同比减少9.72%,首次出现全年营收负增长。

  尽管金山云方面解释说营收下滑的主因来自企业战略收缩,但在规模效应尚未成型的时候就开始收缩,结果可想而知。

  从营收结构来看,企业云和公有云是两大收入来源。这两项业务在202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其中公有云是总营收下滑的“罪魁祸首”,2022年同比减少约13%。在今年上半年,这两项业务依旧维持着双双下滑的态势。

  其实金山云的先天条件是相当不错的,左手握着“金山办公”,右手牵着小米生态。在一众独立云厂商里面,金山云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问题出在哪?要知道,金山云比阿里云早了四年进入云计算市场,更别说最后进场的华为云和三大国有云了。

  事实上,云计算企业,其盈利的核心在于客户规模的大小。正是因为客户规模没有跟上,才让金山云的亏损窟窿跟个无底洞一样。金山云在2021年亏损15.9亿元,到了2022年亏损规模同比扩大68%,达到了26.8亿元。

  2023上半年金山云亏损规模收窄,来自自身的严控费用,各项开支均以双位数幅度同比减少。但削减成本的效果十分有限,只降本不增效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另外,除了金山云自身的经营问题,还有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随着三大国有云和华为云逐渐上位,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头把交椅也无法安稳。阿里云虽然守住了榜一的位置,其市场份额在半年内就下滑了五个百分点,而腾讯云更是直接被挤出了行业前三的位置。

  就国内发展现状而言,云厂商之间互相排斥问题严重,行业生态迟迟无法在统一和谐的方向迈进。最后,与海外云计算市场的竞争格局对比,国内云计算的市场集中度还有继续往上提升的空间。

  这也意味着,未来行业几家头部厂商厮杀程度只会更加激烈。那么,金山云的前景不仅会打上问号,甚至有可能被牺牲掉。

  3

  云计算掀起价格战,金山云恐成牺牲品

  金山云在发展前期以亏损换市场,等到市场规模扩大后再赚取盈利,这是无可厚非的策略。事实上,这个赛道上许多玩家都使用着同样的招数。但是,金山云的市占率逐年走低,持续烧钱没能换来该有的成绩。

  最明显的就是,依靠“借势”偷跑的金山云,却没能保持住领先优势。金山云发展最风光的时期,应该是在2017年。根据IDC统计,2017年金山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中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三名,仅次于阿里云和腾讯云。

  股价是企业经营的表象,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金山云股价一路飙升74美元,此后股价开始持续震荡下行,不见好转。

  在资本市场之外,金山云也祸不单行。2021年底,金山云苦于经营压力,上演裁员潮。2022年,云计算增长放缓,多家头部云服务商都指望通过降价促销的策略提振业绩。

  今年5月,京东云高调宣布参加行业降价潮,甚至用上电商平台的玩法,承诺“买贵就赔”。京东云显然打算直接用低价策略冲击现有的市场格局。

  残忍点说,价格战是最有效的洗牌手段。在头部云厂商带头掀起价格战之后,首先被淘汰的就是一众中小云厂商。尽管这个方法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对于像阿里云、天翼云这样的头部玩家来说,只是另一种烧钱换市场的方式而已。

  金山云同样跟上了价格战的节奏,其中CDN业务和云数据库Reds成为金山云降价策略的“前锋”,两款产品的降价幅度超过了50%。但CDN作为金山云的营收支柱之一,其长期保持在微薄利润水平线上,因此增收不增利也成了金山云后面几年的业绩主旋律。

  4

  结语

  在云计算市场野蛮生长的时代,金山云一度冲上了行业头部位置,但巅峰时期只维持了短暂的几年时光。如今,走过十一年风雨的金山云不仅深陷亏损泥潭,还面临着生存空间被压榨的困境。

  目前,新一轮云计算市场的价格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接下来,金山云要如何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及是否还有机会能够翻身逆袭,都将成为未来的看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