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恶意关联”比亚迪,“善意造谣”特斯拉

2022-05-10 19:58:5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数字力场   
‘恶意’二字用得太失败。‘恶意’二字用得太失败。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佘宗明

  来源:数字力场(ID:shuzilichang)

  ‘快生活,慢就业。硬隔离,软着陆。高风险,低需氧。正反馈,负增长。’

  前不久,阑夕在微博上列了些挺能反映时代面相的词组。

  在我看来,还有两个词绝对不能漏:恶意返乡,善意拘留。

  就在这两天,比亚迪和特斯拉,又用‘恶意××,善意××’的百搭句式造了个句:恶意关联,善意造谣。

  对应的新闻分别是:

  网传长沙工厂排放超标致儿童流鼻血,比亚迪回应:恶意捏造关联

  温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车主道歉:承认捏造事实,系踩错踏板

▲媒体报道截图。▲媒体报道截图。

  眼下的比亚迪跟之前的特斯拉一样,都深陷舆论漩涡之中。

  那,比亚迪能像特斯拉那样顺利从负面舆情捆绑中解套吗?

  01  

  对大厂来说,卷入舆情事件是必经考验,区别只在于舆论危机的烈度强弱、频次高低。

  要是完全没有,那只能说明两点:友商是真的友好;企业还不够‘大’。

  作为新能源汽车赛道双雄的比亚迪和特斯拉,此刻就充分领会到了:

  高曝光度的另一面,是负面舆情传播的加速度。

  连日来,比亚迪俨然住在了热搜上。

  ‘一周三起跳楼’的一波还未平息,‘被指超标排放’的另一波又来袭击。两件事都跟比亚迪长沙工厂有关。

  就算是蓝翔出来的毕业生,可能都挖不掉比亚迪PR的心理阴影面积。

  比亚迪起初的回应挺刚:一方面说对居民反馈的异味情况已采取相关措施,并积极改善,另一方面说网传‘排放超标引起流鼻血’的情况,属于恶意捏造关联。

▲比亚迪方面的声明。▲比亚迪方面的声明。

  结果旧舆情未去,新舆情又来。有网友质疑:‘恶意捏造关联’说法是善意的吗?

  当此之时,比亚迪可能很需要娱乐圈两大势力‘吸毒队’与‘出轨队’的曲线救企。

  可它迎来的,却是两连击:

  一是长沙工厂部分产线停产整顿。

  二是特斯拉来了一波舆论大翻身。

  特斯拉看了看比亚迪,像看到去年4月份的自己。

  比亚迪也想成为如今跳脱舆论危机的特斯拉,得到‘捏造事实’者的道歉,可它能如愿吗?

  02  

  得看到,在舆情应对上,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挺刚。

  特斯拉似乎是‘命里学不会弯腰’:

  多地车主维权,它起诉;

  汽车类自媒体、车评大V曝它‘黑幕’,它起诉;

  代驾贴‘刹车失灵’海报,它还是起诉。

  这多少有些不讲武德:在咱们这,惯常操作难道不是先拿‘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先行震慑吗?

  可它的几次胜诉,总能给人以‘又被他装到了’之感——尽管跟南阳女车主的恩怨依旧未了。

▲特斯拉起诉千万粉丝级汽车大V。▲特斯拉起诉千万粉丝级汽车大V。

  比亚迪也挺硬。

  今年2月13日,网上传出两段视频,称广东中山一辆比亚迪秦PLUS DM-i起火。

  次日,比亚迪方面在回应中对第一段视频进行了证实,但对第二段视频的车主死亡传言和串剪视频、关联误导等情况予以否认,表示这是不实信息,将报警处理。

  对汽车企业来说,汽车驾驶安全是个长尾场景容错率极低的事情,安全性称得上是车企的命门。

  对车辆质量问题上的外部抹黑‘零容忍’,诉诸法律手段、予以坚决回击,是该有的举动——尤其是在舆情跟股价的反馈链路被充分打通的情况下。

  ‘清者自清’‘沉默是金’的公关策略,在一个浑浊的舆论场里,约等于拱手让出道义制高点,是已经过时的舆情应对法则了。

  很多时候,该刚还得刚。

  03  

  只不过,理直气壮才叫刚,理不直气也壮只能叫杠。

  在‘排放门’上,比亚迪的官方回应至少有两点值得商榷:

  1,没领会到‘舆论共情弱者’的弱传播定律要义,光是那句‘恶意捏造关联’就挺刺眼。

  网传的附近居民区孩子流鼻血图片,就像一下又一下锤击,将‘恶意捏造关联’6个字钉在了恶意的柱子上。

  比亚迪能拿出足够证据,证明附近打出‘我们要福不要毒’ 标语的业主是像温州特斯拉车主那样搞无理取闹式维权吗?

  2,一边承认一边强硬。

  承认居民反映的异味跟自己有关,同时又指责把异味跟孩子流鼻血关联是恶意捏造,这波操作注定不被待见。

  说异味对人体没有伤害,异味自己敢答应吗?

▲涉事地块土地规划图。▲涉事地块土地规划图。

  在这事上,有几点需要明确:

  首先,排放达标不等于对居民健康一定没有威胁,有威胁不等于排放一定不达标。

  其次,此事牵涉到废气排放、用地规划等问题,可能涉及多重责任主体。

  再者,就算是以环保著称的新能源车企,也会出现不环保的问题:它的尾气排放确实清洁,但冲压、焊装、涂装等生产环节都免不了要排污。

  ‘排放门’曝出后,长沙比亚迪2019年被长沙生态环境局纳入重点监管对象一事,又被扒了出来。

  得看到,比亚迪面临的排污问题,特斯拉一样没逃过:特斯拉德国工厂已经几次被德国环保组织盯上了,还被美国环境保护署罚了款。

  对车企而言,有排污问题不可怕,但得妥善应对。

  排污问题干不死车企,但舆情问题可以——至少可以把股价干趴下。

  比亚迪原本可以把舆情应对滞后与‘恶意捏造关联’折抵的股价损失,变成进一步清洁化改造的费用,可它愣是交上了舆论学费。

  04  

  毫无疑问,比亚迪现在站在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金字塔尖上。

  前不久,特斯拉被曝将扩产,年产能将突破百万辆以上。

  能跟特斯拉一战的新能源车企,估计就比亚迪了。2021年全年,比亚迪共销售汽车73万辆,单是新能源乘用车就多达近60万辆,超过了比亚迪有史以来所有的汽车年度销量。

  今年的形势更称得上是‘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今年4月份比亚迪销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134.4%;1-4月,累计销量39.7万辆,同比增长166.05%。

  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起,比亚迪宣布停止纯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全部押新能源汽车。

  这顺带着勾画出了比亚迪与特斯拉正面刚的情形。

▲比亚迪与特斯拉业务对比。▲比亚迪与特斯拉业务对比。

  如今,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足马力的关头,比亚迪长沙工厂部分产线暂停,难免会错失些机会。

  可以肯定的是,在‘双碳’风口下,作为汽车领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钱途依旧一片大好。排污问题不是否定它们‘先进生产力’的理由。

  但排污问题终究是它们必须更好地着力解决的问题——即便短期选择回避,长期也得面对。

  车企可以不理会白左式极端环保主义者的抵制,但不能不理会那些刺鼻的异味及伴随而至的问题。

  回到这次风波上,解决了舆论危机背后的问题,比亚迪的增产之路才能走得更稳。

  05  

  如今,被‘恶意关联’的比亚迪叹了口气,被‘善意造谣’的特斯拉松了口气。

  接下来,比亚迪要做的事有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学会在舆情应对上该刚则刚,该柔则柔。

  事实上,就算是爱硬刚的特斯拉,也只敢把‘恶意’二字甩在那些说它刹车失灵的爆料者身上,而不是甩向那些曝其排污问题的维权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