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在《战胜庄家》一书中,对庄家题材有段精彩的文字。他认为题材说穿了就是炒作一只股票的借口,是用以激发市场人气的工具。笔者认为,对恶庄黑庄来说,所谓的题材就是他们事先设计的一场诱导中小投资者跟风的骗局和事先掘好的一口陷阱,是一朵绚丽多彩的罂粟花。而事实上,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资者经常会在美好的憧憬中悄然落入恶庄黑庄的圈套中。
我们以2000年1-2月最热络的网络股为例。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受美国NASDAQ网络股大幅上扬的刺激,国内的某些恶庄黑庄在国内的所谓网络股中大举建仓,但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影响,“5·19”行情最终夭折,而此时NASDAQ网络股依然大放异彩。1999年底,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回暖,那些在“5·19”行情中被网络股套牢的庄家以及其他套牢庄家便开始紧急启动网络经济和新经济这一法宝,将自己做庄的个股纷纷披上网络这一美丽动人的外衣,于是网络股神话便开始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2月29日,深沪两市披露涉足网络业务或将向网络业务投资的上市公司高达105家,占此日918家挂牌公司的11.43%。
由于给这些公司披上了网络的外衣,恶庄黑庄们在二级市场上便展开了一场拉高股价的竞赛。从2000年1月4日至2月28日,深沪两市涨幅超过100%的个股为26家,其中网络股为13家,占有50%的份额。
2000年的证券市场,除网络题材外,生物制药概念、光谷概念、钠米概念等等也大行其道,这些所谓的概念,题材最终兑现的能有几家?真正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为股东创造回报的又有几家呢?而所谓的网络股庄家们从2000年年初的“一网情深”到将网络股投资者“一网打尽”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上市公司难辞其咎
俗话说: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个别上市公司的紧密配合,没有个别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别有用心,恶庄黑庄们在二级市场上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为了一己私利,少数上市公司与恶庄黑庄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要利润时包装利润,要洗盘时制造利空,要出局时炮制题材,就是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不容乐观也不遗余力地高比例送股和利用资本公积金转赠股本。更有甚者,部分上市公司还委托庄家理财,于是上市公司与恶庄黑庄们便结成了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这就是部分上市公司为庄家鞍前马后,乐此不疲效命的根本原因。
庄家与个别上市公司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合谋操纵的典型案例当数琼民源。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