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重组劣绩股?

2000年12月22日 08:01  《财经时报》 

  正当投资者把注意力放在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ST郑百文重组之际,同样深陷债务泥潭的PT渝钛白却在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全力运作下,静悄悄地完成了债务的剥离。每股净资产由期初的-3.64元变成为0.99元,一个干净的“壳”出来了。

  今年八九月间发生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件事,让人重新审视银行——绩差上市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关系。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工作的不断展开,财政会逐渐感到满意——信达公司通过处置不良资产,目前已回收现金50余亿元,华融公司已回收5.3亿元;银行也感到轻松——国有银行转出的不良资产近14000亿元人民币;债务累累的绩差企业反而感到了希望。

  与此不同的是,投资者和券商们却感到了巨大压力。

  “丑女”如何变靓?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资产管理公司代替银行成为自己的大债主,意义似乎显得更大。

  因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特点是,利用各种手段对具备盘活可能的资产进行改造重组或作阶段性持有,并最终寻找最佳的价格和买主尽快出售转让上述资产。在所有公司资产的所有者之中,资产管理公司或许不是持有期最短的,但一定是对公司价值改变贡献最大的。

  有市场人士认为,资产管理公司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动用各种政策和金融工具,提高被重组公司的变现价值。资产管理公司会预取先与,会去芜存精,会充分利用政策,会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资源。这样银行无法重组的公司,到了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很快就变成了干净的壳。

  1999年11月12日,重庆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渝钛白7456.52万股国家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7.36%以零价格全部转让给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1月22日渝钛白公司将其所属的非经营性资产和所负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本息合计逾7.48亿元以零价格转让给重庆化工厂(已经由重庆市国资局无偿划拨给长城公司),从而使公司增加近6.4亿元资本公积,使其中期每股亏损0.29元的情况下,每股净资产依然达到0.99元。

  这一系列操作与一般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剥离不良资产的方式如出一辙,“丑女”变靓,就等着找到合适的主儿嫁出去。如何打破三角僵局?近几年,重组硬是将许多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有的从PT变ST,有的甚至从ST变成绩优。不过,在重组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就是绩差公司越积越重的陈年烂账。

  对于那些资产质量很差的企业来说,是走向破产还是走向重组,债权人的态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债主能够适当对公司所欠债务进行减免,企业获得重组新生的机会就很大,比如今年中期PT农商社的每股净资产是-8.19元,ST郑百文是-6.89元,按理说,这种状况,公司已濒临破产。

  但是有一个现实摆在面前:一旦公司破产,股东的投资就会全部泡汤,即使将这些公司的资产足额变现,银行也只能收回部分债权。况且实际的情况是,这类公司的资产变现难度很大,甚至根本无法变现,银行也知道收回债权只有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在一定条件下还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如改变借款期限,免息免债等。作为债主的银行在谈判中不会轻易让步,因为从银行业本身来说,由于人民银行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制度,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率都有死限,银行在坏账处理时能做的让步也不会太大。一些上市公司反映,近期银行在债务处理上更加保守,甚至有政府打保票也不让步。可以说,由银行介入的绩差股债务重组不仅成本高,而且会使企业错失重组的机会,反过来会使银行不良资产回收率降低。这样僵持下去,似乎对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赋予银行更大更灵活的资产运作空间,才能打破这种僵局。巨额债务也是银行的筹码,正像信达重组ST郑百文时所做的那样,债主一定会迫使重组各方包括地方政府充分考虑其利益,至少做出明确的承诺。

  打破僵局的一种选择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从各大商业银行手中接收不良资产,接替银行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并同时赋予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更大的权利,享受更为优惠的条件。

  在这种思路下,去年4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率先挂牌,10月后中国华融、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挂牌成立。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完成从各商业银行接收不良资产的任务,全面进入到资产处置阶段。

  谁是谁的救命稻草?对于那些绩差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果自己的最大债主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一个,其重组获得新生的希望是不是显得就很大呢?对此,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认为,他们可以对拥有债权、股权的上市公司运用多种手段重组。资产管理公司减免了一些公司的债务,作出了牺牲;但从长远看,通过持股重组他们又可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不要以为,与资产管理公司有关系的企业都可以得到债务减免。一些正常运转的上市公司,他们不会对其债务进行减免,对差的ST、PT公司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解释重组的动机时,该人士表示,他们重组上市公司不是主动去买壳。况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也不允许他们去这样做,他们的目标是保全国有资产、减少损失,他们不会去弄虚作假,不会去造市。资本市场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帮助。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不良资产的处置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光能减少损失,而且有的还能溢价。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杨凯生说,对企业是否进行债务重组,要从企业发展前景、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投资人的意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他说:“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些我们拥有债权的上市公司进行商洽,对其进行债务重组,至于重组与破产之间我们会选择哪一种,主要是看哪个更符合市场原则,哪个更符合投资者利益,哪个更符合债权人的利益。”他又说:“企业破产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但是,如果企业在市场中没有容身之地,该破就让它破。”

  资产公司是重组保障?在年底的突击重组热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郑百文的重组方案,体现着复杂而极具创新意识的思路,这也是资产管理公司介入绩差股重组后的最具轰动性的“作品”。时至今日,围绕郑百文重组方案的争论还在深化,谁也不敢说三联能最终如愿以偿,但信达的努力和配合则是任何一家企业借壳上市的成功保障。

  当然信达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高冠江在解释郑百文重组方案时表示,信达公司可以收回6亿元的资产,占郑百文拖欠不良资产总额的28.9%,这一结果实现了资产回收的最大化。

  有关专家表示,无论是渝钛白还是郑百文的重组中,如果依然是银行作为主债权人,则很难想象能产生现在的“多赢”结果。不过他也承认,郑百文重组运作虽然非常成功,但理论上还应该有更好的方案,比如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卖壳,或者由信达的债转股企业买壳上市,使信达收回的资产实现真正的最大化。

  一般来说,资产管理公司握有实力、政策、业务和资源四张王牌,特别是政策上独有的优势。比如资产管理公司接受股权比例超过30%就能得到证监会的全面要约收购豁免政策,剥离出不良资产就能申请财政豁免或是经贸委的债转股额度等等。有关人士提醒投资者,除债务外,影响资产重组的毕竟还有许多其他因素,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也不一定意味者将来的成功,有的情况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现在临近年底,考虑到资本市场中的一些政策性规定,针对绩差企业的工作必须抓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家负债沉重的企业因为债权过于分散,使任何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都不愿援手;还有企业曾申请债转股,但经贸委认为由于该公司国有股比例较低,因此不适宜进行债转股。但无论如何,四大资产公司的介入,使公司的重组多了几分胜算。

  内幕交易?操纵股价?本周三由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作副主承销的酒钢宏兴顺利上市,表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更加多样化,而股市从此将进一步承担化解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重任。

  据了解,信达在酒钢集团的债转股工作中,得知酒钢宏兴正在申请上市,信达曾希望取得其部分股权。由于受到中央有关规定的限制,信达只能退而求其次——作为副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轻松地赚取部分承销利润。酒钢宏兴将在股票发行资金到位后的3个月,收购集团公司中板厂的经营性资产一次性支付的收购价款为5.62亿元而最终这笔钱又会有相当的部分通过酒钢集团办理的债转股的赎回回流到信达的手中。

  在酒钢宏兴的上市过程中,信达的收益基本上达到了最大化,但这只是信达长期准备的结果。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前,信达就希望获得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最终只有投资基金业务一时受阻。据了解,由于证券承销是所有投行业务中最成熟和获利最快的,所以各家资产管理公司都设有投资银行部门,其中信达的投行人员早就通过了2000年度的证券承销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而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金均为100亿元,远高于国内的一般券商,资产和关系企业更为巨大。华融有关人士表示,由公司评审的债转股企业多达496家,其中牵头的333家,公司不仅拥有5000亿元的账面资产,其债务企业多达8万户,在这些企业中有不少企业需要进行债务重组和并购整合。可以肯定地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可管理的资产范围内,有着大量的投资银行业务资源。

  不过,有些人士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资产管理公司与上市企业是关联方,同时又进行上市承销,会不会存在过度包装?在重组中,债务、资产、政策等方面,资产管理公司介入很深,会不会发生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行为? 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对此的解释是,资产管理公司是受人民银行、财政部和证监会三方监管的国有金融企业,而国家也无特殊政策为资产管理公司所承销的企业降低上市门槛,并且证券市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资产管理公司不可能不对企业进行加工就上市,更不可能将不良资产装进去。

  谁喜谁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为国家财政在打工,工作完成后公司可以注销,但他们的机构和人员却不可能解散掉。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他们为将来所做的准备——发展和转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结束后,予以终止。由财政部进行清算、中止。

  资产管理公司在采访中都不愿过多谈及公司未来的前景,那么资产管理公司的寿命究竟是多少年?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每个企业来说,有的可能持续3年、有可能持续8年,最终资产管理公司肯定是要退出的。在退出时机的选择上,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以一个好价钱退出。抵债资产入股,我们可溢价退出。

  这意味着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有8年的寿命吗?但是一些专业人士也透露,未来资产管理公司虽然可能注销,但完全可以在原有的业务和人员班底上重新成立新公司,也许是资产管理公司,也许是证券公司,总之前景会更好。或许这也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不断有所作为的一个原因。(记者朱军周力/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