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治理机制核心是运行和控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21:41 金融时报 | |||||||||
8月24日,北京市金融学会与《金融时报》共同举办了“宏观调控与金融业治理结构论坛”,我国著名金融专家谢平、曹凤岐、朱民、谢多等与会,并作精彩演讲。北京金融界逾百人参加论坛,并与专家互动交流。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助理 朱民博士
公司治理机制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商业银行要产生效益,有效控制是治理的核心和目标。 一、到位六大利益主体。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是和公司利益相关的利益主体先要到位。包括:所有者、管理者、员工、客户、监管者,公众和国家。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六大利益主体是一个。所以,首先要把六大利益主体分开,让六大利益主体分列并到位。因此,现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条是股份化。 二、建立六大利益主体对立和制衡的六大架构。六大利益主体到位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安排,通过一系列的利益给定使得利益主体能够互相对立和制约,即建立六大利益主体互相对立、制约、平衡、依赖的框架。这个框架是通过设立六个结构完成的,包括:股权结构、法律结构、管理结构、组织结构、利益结构、市场结构。股权结构是第一个,股权要分散,形成不同的利益取向。法律结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是三个既相互依赖又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现代商业银行中,法律结构和管理结构是完全可以分开的。法律结构体现所有制的结构和当地的法规要求,管理的结构是控制结构,组织架构是业务流程的固化。六大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结构。最后是市场结构,是通过投资人市场、存贷款市场、资本市场等,把这个系统完善起来。这六大结构创造了六大利益主体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三、构造利益主体有序沟通和交流的六个条件。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对六大利益主体在六个结构中的制衡、有序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创造他们能够行为的六个条件,即制衡、控制、考核、激励、透明度和文化。董事会建设的第一件事是建立委员会,加强协调的职能作用,设立平台、平台的沟通机制和决策机制,这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前提。关于透明度,首先是披露透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披露。其次是内部信息沟通透明,最后是决策和过程透明。最难的是信息流动透明和决策透明,因为必须通过国际会计准则规范企业行为。现在强调激励机制比较多,但问责和考核比较少,使有效的治理机制无法建立。此外,资本市场改革也使得股权人和市场增加对整个企业的约束。 有效的治理机制是要让六个利益主体对立和制衡。从我们现在的情况看,是努力把这六大利益主体分立,用六个结构尽可能地把他们的职能建立起来,然后努力地在六个利益主体里面制造制衡、制造透明度、制造控制、制造考核、制造激励、制造文化。 四、核心是有效控制。所有银行都在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制,但控制和管制的方式现在也越来越趋同。以瑞士银行为例,瑞士银行基本的结构是战略集团单位(SBU),分成财富管理、公司融资和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资产管理等战略集团单位。在此之上是控制中心和管制中心,承担集团治理结构的任务。控制中心控制集团全部的资本金配制、资金头寸和风险管理等。管制的方式是通过若干个委员会,通过委员会的决策和对人的任命来完成这些管制。委员会包括:风险委员会、合规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稽核委员会等。整个体系是把委员会管制和集中的技术控制结合在一起。控制中心是集中的技术和程序控制,委员会是利益主体的对立、均衡、沟通、交流和最终的利益决策。这两个过程的结合是今天商业银行的典型治理、最普遍的理念和最普遍的法律框架、组织框架和管理框架的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