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牵动股市旧伤 三大误区诱发海归恐惧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14:40 北京现代商报 | |||||||||
如果把股权分置定义为股市长期发展的根本矛盾,那么短期扩融传闻则使市场供求双方产生了猛烈冲突。最新的消息称,中石油“海归”到国内A股市场约50亿流通股,将在8月中旬前上会,每股发行价6元,计划筹资28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铁通集团也传出消息,将在下月初发行50亿流通A股,预计募资400亿元人民币。而更有消息称,证监会最近放慢新股发行节奏就是在为两只超级航母亮相腾出足够空间。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400亿的扩融规模绝对会造成资金分流使市场不堪重负,当初“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等超级大盘股的登场也给市场造成了一定恐慌气氛,但随后两只股票由于自身的投资价值也得到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认同。记者通过对业内人士的采访,发现市场对于“海归股”的恐惧,主要源于三个误区。 首先是对于发行时间判断上的误区。最近以安泰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配股方案被发审委枪毙,首创置地的A股发行计划也遭到拒绝。可以明显感觉到发审机构正在放缓新股发行的节奏,从以往经验来看,凡遇股市急速调整,管理层都会调动新股发行杠杆,通过减缓新股发行降低对市场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尽管中石油、铁通集团登陆A股市场是迟早的事,但亮相的时机选择尤其值得关注,证监会相关发审机构也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减缓新股发行不是在为“中石油”、“铁通集团”让路的话,那么就更多的体现了管理层面对股市暴跌的主动调节。 其次是对于市场承受判断上的误区。有观点认为,市场无法承接400亿的扩融,确实沪、深两地现在的日平均成交额少的可怜,场内资金处于被套状态,而场外资金普遍观望。然而,二级市场巨大的存量资金不容忽视,以往“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的经验表明,以存量资金消化新股发行不存在太大难度,关键就是要恢复市场信心,调动投资热情。如果在当前的低迷行情下选择在A股硬着陆,对市场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如果在牛市行情中,海归股票选择以充沛的增量资金介入实现软着陆,则能兼顾各方利益,这点相信管理层不会不加以考虑。 另外,就是对于股价定位判断上的误区。由于总股本流通盘巨大,有观点认为“中石油”等超级股票将会打破固有的市场定位体系,牵引市场重心下移。而换一个角度,如果“中石油”果真以超低市盈率亮相,那么巨大的总股本将使市场平均市盈率得到显著降低。作为蓝筹股的范本,“中石油”能够吸引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从而引发蓝筹股的新一轮价值发现行情。 近期政策面变化相对股市确实偏“空”,但国有股政策、短期扩融政策等绝非洪水猛兽,理性分析政策面变化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脉络。 记得去年初,前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香港发表对证券市场长期发展的看法,但这一席言论被部分媒体渲染成了“加速扩融、强化监管”的政策利空,股市迅速做出猛烈反应,出现大幅调整,后来周小川亲自出面澄清才使市场得以回稳,现在的市场状况与当时颇有相似之处。(商报记者 李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