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蓝筹尽显风采--析沪市公司2002年年报特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2日 07:4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盘点2002年年报,沪市上市公司业绩所体现出的深层次意义,值得客观分析和评判。 729家已披露年报的沪市公司总体业绩显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撑起证券市场的半壁盈利江山,一大批绩优蓝筹公司尽显强者风采;沪市公司主业向好的趋势,在每股经营现金流以及主营收入、主营利润等业绩指标同比大幅增长的对比中,得到集中显现;钢铁、汽车、煤炭、电子等诸多行业的回暖以及相关公司盈利的大幅攀升,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经济 “180”显强者风采 综观2002年年报,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公司整体表现出众。统计显示,180指数成份股平均每股收益0.216元,大大高于沪深两市平均水平,总计实现主营收入8584.3亿元、实现净利润559.8亿元,分别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量的45.3%和66.2%。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盈利能力,托起证券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180指数成份股公司所显现出的投资价值,已逐渐重塑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自2002年年报披露以来,上海机场、民生银行、宝钢股份、同仁堂、上海汽车、华能国际等一大批180指数成份股公司,以其大幅增长的良好业绩,不仅显现出绩优蓝筹股风采,而且成为带动近一时期股市持续走强的风向标。 不过,也有一些权重股公司,包括近年来驶入沪市的个别“航母”,2002年盈利在其巨额总股本的稀释下,每股盈利水平没有达到沪深两市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沪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增幅。 主业盈利持续向好 近年来,沪市上市公司从“帐面利润”和“纸上富贵”的表现,转变为日趋注重主业经营并不断增强主业盈利。据统计,沪市公司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2001年同比业已增长的基础上,2002年同比又上升21.57%。其中每股经营现金流在1元以上的公司有近60家,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高达13.68元和5.96元,东风汽车、上港集箱、伊利股份等一批公司也都显示出公司盈利有稳定的现金流作支撑。 沪市上市公司主业不断向好的态势令人振奋。2002年年报进一步显示,面对所得税税率调整、非经常性收益整体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沪市上市公司平均主营收入达18.2亿元,平均主营利润达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8%和18.47%。这些业绩指标的大幅度提升,意味着沪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在提高。 与此同时,受益于2002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沪市2002年年报呈现出一大批行业回暖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喜人局面。排行榜显示,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倍,其中尤以上海石化、齐鲁石化等增长显著。电子制造、房地产、煤炭、汽车、钢铁、通信等行业的整体走好,也使厦新电子、兖州煤业、福田汽车、宝钢股份、四川长虹等相关一批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攀升。 巨亏公司亏了不少 一批巨亏公司的集中并大幅度亏损,成为2002年沪市上市公司总体业绩较2001年有所下降的重要因素。统计显示,2002年年报沪市77家亏损公司总计亏损148.32亿元,占沪深两市亏损总额的近70%,其中仅亏损额超过5亿元的5家公司净利润总计亏损近60亿元,而每股亏损在1元以上的有15家公司。尤其是ST轻骑和ST长控,前者净利润亏损34亿多元,后者每股亏损高达11元,双双创纪录。 沪市缘何集中出现一批巨亏公司?大额计提准备是主要原因。统计显示,亏损金额排名前20名公司总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超过99亿元。进一步从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在沪市“问题”公司积累较多的客观背景下,ST轻骑、ST兴业、ST国嘉、ST中西等一批连续亏损的公司,面对暂停上市的风险,希望以大比例计提博取最终盈利的可能和恢复上市的机会。这种情况也因此形成2002年沪市上市公司强者恒强、差者更差的两极分化局面。 总体而言,沪市上市公司的2002年年报特色揭示出,2002年是沪市公司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沪市公司正步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上海证券报记者 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