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增发潮受到市场质疑之际,上市公司再融资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是已有一周不见上市公司实施增发的消息,二是一批上市公司计划放弃增发。特别是中川国际、上港集箱、中关村等上市公司纷纷放弃增发,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尽管这些上市公司放弃增发不排除有迫不得已的因素,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的一些变化。
最显著的变化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不再随心所欲,而是开始看市场的脸色,看投资者的
脸色。在去年行情惨淡的时候,已经有青旅控股、安徽合力等公司放弃增发。在探究放弃增发的原由时,一种是所涉及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评估报告及审计报告有效期即将到期,放弃增发有迫不得已的因素;另一种则是资金另有着落,项目进展顺利,不需要增发了。从这两条原因可以看出,市场这双无形的手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政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政策更加务实,有些公司放弃增发,改为配股,有的则发行可转债;有的则自筹资金,先使项目顺利实施。可以说,适时调整再融资政策成为一些公司保证今后能顺利实施再融资计划的重要手段。
有意思的是,放弃增发了,有些公司的项目进展也很顺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如今上市公司并非真正缺钱,而是犯了"圈钱饥渴症"。君不见,上市公司不管缺不缺钱,只要条件达标,总想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涸泽而渔;而圈了钱后,三天两头更改资金投向,或者进行委托理财,而经营业绩丝毫没有起色,投资回报更谈不上,怎能不伤了投资者的心呢?
有人说增发猛于虎,其实投资者害怕的是上市公司不把投资者的血汗钱当一回事。一些增发公司重筹资、轻经营,迅速变脸的现象令投资者不能不对增发产生恐惧心理。如果一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沛,公司外部融资的能力很强,完全没有必要靠增发来融资。在增发普遍遭到市场责难的时候,这样的公司放弃增发不失为顺应人心的明智之举。尽管目前放弃增发的公司还不算很多,但投资者有理由期待,在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政策也将变得更加理性。
当然,投资者也希望上市公司不仅仅是因为市道不好而放弃增发,而是真正遏制"圈钱"行为,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真正获得长远的发展。
(许冶)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