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股市行情表现出明显的箱体震荡的格局,稍有冲高之后就迅速回落。行情的这种走势,被很多人认为是市场担心国有股减持的政策会随时出台的缘故。自从股指去年下半年快速下挫以来,关于减持国有股的价格问题就一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那么,国有股减持在紧急叫停之后,现在是否已具备了重新出台的时机了呢?在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日前来沪参加由东方广播电台主办的"2002上海.中国财经高层论坛暨《三江联播
》节目开播四周年庆"活动时,本报记者采访了萧灼基。萧灼基认为,年内可能不具备减持国有股所需要的条件,股市各方参与者大可不必缩头缩脑地运作资金。
记者:股指经过去年的暴跌,很多股评人士都在教导股民短线运作资金,具体的策略就是杀涨追跌。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个,担心国有股减持会像达摩克斯利剑一样随时落下来。
萧灼基:美国股市1987年发生股灾时,一天的最大跌幅为22%,一周的跌幅还不到30%。虽然不能说沪深股市去年下半年的暴跌行情是股灾,但当时已经潜伏着相当的金融风险。中国证监会2001年10月22日紧急叫停国有股减持之后,股指次日就出现了接近涨停的强劲走势,确实说明股市下跌和国有股减持有关。
通过对社会征集上来的3000多个方案进行综合形成的7个方案,以阶段性成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后,股指又出现了大幅跳水,表明减持国有股确实有类似达摩克斯利剑那样的威慑。
记者:股市今年以来的行情表现出明显的箱体震荡的格局,稍有冲高之后就迅速回落,上证综指两次试图冲击1700点的整数关,最终都无功而返。沪深股市行情的这种走势,被很多人认为是市场担心国有股减持的政策会随时出台的缘故。甚至有不少股评人士言之凿凿的表示,国有股减持会在下半年的某个时候出台。确实,中国证监会叫停国有股减持之后,有关部门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对减持方法的进一步研讨。据您判断,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反复论证,国有股减持会在什么样的时候重新实施呢?
萧灼基:通过新股或增发减持10%国有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保障金,去年由此筹集到的社保基金为20多亿元,但股市暴跌减收的印花税可能就在100亿元以上。因此,国有股减持重新实施,就不能不考虑采用万全之策。就因为这样,年内可能不具备减持国有股的条件。
记者:您这样说的意思,是不是说国有股减持实质上已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了?
萧灼基:确实如此!
在今年的"两会"上,很多代表和委员认为国有股减持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在我看来,减持国有股需要解决几个原则性的问题:
第一,国有股是国家的财产,在我们国家就是全民的财产。减持国有股是一个涉及到各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之前,应该广泛听取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审议并决定,才能确保国家政策公平兼顾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第二,在我国,国有资产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下的分级管理体制,有些国有资产属于中央的,有些国有资产属于地方的,且规定谁投资谁受益。把10%的国有资产减持出售后转变为全国性的社保基金,就需要解决国家和地方的利益协调问题,而这有赖立法来加以解决。
第三,在股票发行上市时,股民之所以愿意以高出净资产7--8倍的价格溢价购买流通股,前提是国家股和法人股不流通。减持国有股要得到大多数股民的赞同,需要想办法补偿股民就此带来的损失。不言而喻,立法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第四,在强调国有股减持的同时,新上市公司股份仍旧没有全流通,带来了"旧债"未偿又积"新债"的难题。
要通过系统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今年是不大可能来得及全部加以解决的。此外,减持掉10%的国有股后,相关投资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资本金变小了,重新进行的工商注册,可能也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
记者:如果重新采用净资产价格来减持国有股,会不会就能够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了呢?
萧灼基:采用净资产价格减持国有股能否得到市场的欢迎,那要看是以什么时候的净资产价格来定。
不少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出现了增值,由原来每股的1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元。在净资产的增值中,必不可少地有股民当年高溢价购买流通股作出的贡献。流通股溢价发行的部分,提高了企业的净资产。如果以上市几年以后的净资产价格出售给股民,就使得股民两头吃亏,既用溢价购买流通股抬高了净资产,又高价购买用自己的钱抬高了的净资产。
记者:您的不少建言和股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是人们称你为"萧股市"的原因吗?
萧灼基:人们称我为"萧股市"的真正原因,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推测有几个原因:我研究股市比较早。制定"七.五规划"时,我主持研究股份经济项目。制定"八.五规划"时,我负责证券市场研究的课题。我比较关心股市。我曾经主编过500万字的《中国证券市场全书》,还写过《谈股论金》等与股市相关的专著。这几年,我写的文章和发表的观点,多多少少都和股市有点关系。
记者:在我的印象当中,您似乎永远都在对沪深股市进行唱多,以至于有人怀疑你是否有为个人谋利的动机在里面。
萧灼基:我确实是一个坚定的唱多者。每当股市面临重大转折时,我都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每当股市极度低迷时,我都要表达自己的豪言壮语。
我为什么坚定不移地认为暴雨过后是晴天呢?我认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健康的资本市场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可有可无的市场,而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
(《上海证券报资本周刊》记者陈建军)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