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鼎财经 薛树东
近日中国股市的持续暴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三年大牛市会否终结?股市运行是否已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形成背离?这一系列问题的确让投资者感到困感。据周一有关媒体报道,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下跌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如此言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股市是实体经济的虚拟表现,具有超前反映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晴雨表”。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投资者的信心,虚拟经济是建立在投资信心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缺乏信心,谈股色变,甚至纷纷远离股市,那么股市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融资、转制等市场基本功能更无从谈起。此外,宏观经济中的投资、消费、进出口等要素均与股市紧密相关,打个比方,如果股市长期走熊,外商来华投资会有信心吗?居民消费能强劲吗?因此,任何忽视股市在国民经济当中地位的言论都是不恰当的。
当前股市持续暴跌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过分夸大某一影响因素都是不恰当的。目前股市泡沫论在业界占据了上风,将此次暴跌原因直接归咎于股市三年牛市所形成的泡沫,并称之为周期性震荡。那么到底如何认识所谓“泡沫”以及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呢,在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经过此次调整后,目前深沪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是50倍左右,有人惊呼:这样的市盈率太高了!国外股市市盈率要低的多,中国即将加入WTO,经济将与国际接轨,市盈率也必然要接轨,不然泡沫怎么消化?对此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原因就在于中国股市与国外股市根本就缺乏可比性,市盈率自然也就无法简单比较。首先,中国是新兴市场,国民经济处在成长期,相对于成熟市场而言,市盈率偏高是固有的特点。其次,交易制度对市盈率水平产生影响,国外市场是双向交易机制,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市盈率必然趋于合理性。而我国是单向做多机制,做空是赚不到钱的,市盈率偏高当属自然。再者,上市公司股本设计方面有较大不同,国外大多为流通股,而我国60%是非流通股,非流通股不能按市价计算市值,如果你按净资产做为参照来计算市值,所得出的市盈率恐怕并不高。第四,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受制于不合理的股本结构,非流通股对上公司的“贡献”只是当初发起设立时的1元线/股,而这部分却占到公司股本的60%,分享着公司成长的喜悦。真正支持公司成长的是溢价发行部分,这部分却仅仅占到公司股本的40%,形象地看,这就是小马拉大车,公司成长性显然难以保证,市盈率也还难免偏高了。第五,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矛盾促使市盈率偏高。目前我国一级市场基本还是一个无风险市场,该市场云集了巨额的申购资金,核准制实施后,这种状况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了发行市场无风险的特点大做文章,30倍以上的发行市盈率比较普遍,正所谓水涨船高,一级市场市盈率高企,二级市场自然也就无法独善其身。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水平与其最初的结构设计、相关的制度建设是相符的,忽视了“中国特色”,简单地与国外类比是没有说服力的。其实任何股市都会形成局部或整体的泡沫成份,但相应对策通常都是采用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业绩、市场内部结构性调整、调控利率等“良性”手段来加以消化,对市场所有参与者来说,切不可过分夸大中国股市的泡沫,中国股市对经济发展、国企改革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所有参与者都要爱护这个得来不易的成果。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