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期盼已经的新三板制度改革靴子终于落地。

  12月22日,全国股转公司举行新三板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会上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指出,股转系统即将发布三个文件,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全国信息披露细则》。

  对于三个文件实施的时间点,李明表示,新的交易制度将于2018年1月15日新系统上线后实施,新的分层制度实施时间为2018年4月30日,新的信息披露细则从2017年年报披露开始实施执行。

  改革靴子落地

  截至12月22日,新三板市场总挂牌数达11640家,协议转让企业10298家,做市转让企业1342家;申报及待挂牌的企业共914家。在李明看来,进入万家企业时代的新三板市场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股转公司将以市场分层为抓手,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的总体思路。

  李明表示,此次推出交易制度和信披制度改革,旨在解决协议转让方式价格不公允、市场不认可等问题,为持续改善市场流动性奠定基础。内容包括引入集合竞价、调整协议交易、巩固做市转让等具体措施。

  一是引入集合竞价。原先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股票盘中交易方式统一调整为集合竞价,并对采取集合竞价转让方式的股票实施差异化的撮合频次,基础层采取每日收盘时段1次集合竞价,创新层采取每小时撮合1次的集合竞价,每天共5次。

  二是优化协议转让。此次交易制度改革提供了盘后协议转让与特定事项协议转让两种交易方式。符合一定数量、金额及相应价格限制的协议转让,可以通过交易系统在盘中申报、盘后成交;对于收购、对赌履约、同一实控人下的转让等合理的特殊转让需求,可以在线下通过申请办理特定事项协议转让予以满足。

  三是巩固做市转让,并予以适当调整完善。继续坚持并鼓励做市转让,在完善做市转让收盘价形成机制的同时,协议转让方式一并适用于做市转让的挂牌股票。

  由于分层尚处在探索起步阶段,2016年分层管理办法确定的分层标准还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李明认为,原有的创新层转让标准,一是盈利条件偏高,二是营收规模偏低,共同准入标准缺少对股东人数的要求,导致公众化水平层次不齐,此次分层制度的修改完善总体思路是在保持现有分层基本架构不变的逻辑下,调节部分标准,促进更多优质企业向创新层集聚,为后续改革措施打好基础。在分层制度方面,调整净利润标准、营收标准,共同准入增加合格投资人人数不少于50人等,将维持标准改为合法合规为主。

  在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方面,此次新制定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在坚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创新层企业与基础层企业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鉴于创新层公司公众化程度更高,对其信息披露作了从严要求。基础层公司继续执行现有信息披露规则,但对其中要求过严、明显不合理的个别规定作出了修改。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新三板首席研究员付立春表示,目前来看,分层必须循序推进:先优化创新层标准,扩大创新层范围,再在此基础上再推出精选层。此次优化,主要是调整各项标准,整体降低财务指标标准,提高资本市场指标标准。

  解决流动性

  事实上,要让新三板竞争更充分,就必须解决流动性不足制约的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份,新三板11600多只股票日均交易额不到10亿元,比不上主板、创业板上活跃的一只股票。为解决交易清淡而引进的做市商制度效果也不甚理想,做市指数、做市股票数量和做市交易量都呈下降局面:做市指数跌破千点大关并徘徊其下;做市股票由年初的1663只下降到年底的1340多只;下半年日均做市交易额在2亿元以下,12月5日甚至小于1亿元。流动性不足困局正制约新三板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分析人士认为,相关症结在于主板、创业板与新三板间制度设计差异,造成了市场割裂。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发审制度造成了主创板供给稀缺,即所谓的“壳资源”问题;另一方面,较高的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也造成了新三板需求方力量不足,供大于求加剧了流动性弱和估值低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在此次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制度推出之前,股转系统也在12月密集安排数轮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的仿真测试。

  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指出,从监管层的角度来看,交易制度的改革更多的是希望新三板市场回归一个相对理性的市场,让市场回归本质。

  李明最后表示,新三板的建设,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也没有固定的样板可以复制,此次统筹推出的市场分层、交易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差异化安排,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全新探索,全国股转公司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国证监会改革部署,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工作导向,持续跟踪和评估制度实施情况,为后续改革措施的推出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只要不忘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初心,只要始终植根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沃土,只要牢牢守住市场一线监管和风险控制的底线,新三板的发展就一定能够行稳致远。

  编辑:刘春燕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