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作为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被提及的金融风险,不良资产风险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在两会期间提交议案称,建议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不良贷款额持续出现双升,到2016年下半年增速才有所放缓。在高建平看来,2016年下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趋势虽有所放缓,但资产质量实质性改善的拐点还未来到。

  高建平认为,近年来,国家在鼓励和推动商业银行以市场化手段化解不良资产方面做出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包括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持续扩容及“松绑”、鼓励市场化和法治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但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依然受到一些约束和制约,处置环境仍待改善。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地方政府主导的逃废债现象、银行司法维权效率不高、不良处置创新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不良处置的税费成本依然较高等方面。

  在不良处置创新的推进方面,高建平称,从去年市场化债转股启动以来,仅4家国有银行获准成立专司债转股子公司,推进速度和力度远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他建议,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比照国有银行,成立专司债转股的子公司并赋予其金融牌照,拓宽其资金来源渠道。

  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农、工、建、中、交五大行先后发布公告,称将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展开债转股业务,注册资本分布在100亿元至120亿元区间。据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昨日透露,银行设立债转股实施机构的申请已经上报国务院,预期今年上半年能批复设立。

  而在不良处置的税收政策方面,高建平建议扩大呆账核销税前列支的范围,同时减免银行在抵债接收及处置过程中的税费,或将银行抵债过程中缴纳税费的地方部分以奖励形式予以返还,鼓励积极采用以资抵债手段处置不良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建议也出现在前招行行长马蔚华的提案中,他建议及时调整对中小企业贷款损失核销的税前扣除政策,并明确不良贷款债权收益权转让形成的损失抵扣政策。

责任编辑:王琛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