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蓝中之蓝(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6:33  第一财经日报

  雅戈尔:正业副业三丰收

  吴乐晋

  人民币升值显然没有影响到原本的纺织服装股雅戈尔(600177.SH),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80亿元,同比增长172%,每股收益达到0.75元,每股净资产达到6.84元。

  而且,它还自信地公布年度预计公告说,2007年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将达到140%以上。

  宁波商人向来以对资本市场高度敏感而著称。雅戈尔创始人李如成和杉杉创始人郑永刚的名字一开始就被摆在一起。同城竞争促使两家企业共同成长。从1993年到1999年,杉杉西服的市场占有率曾保持7年第一,1999年之后才由雅戈尔称雄,而且再没有从老大的位置上下来过。2006年,雅戈尔西服综合市场占有率为13.3%,已经连续12年位居同行第一。

  雅戈尔这几年进入了上游纺织领域,研发出的纳米等新面料令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去年,该公司的服装内销收入同比增长16%。在下游,雅戈尔同步建设百货专柜、直营店、加盟店三大渠道。与其他服装企业逐渐转型“轻公司”不同,雅戈尔在主业坚持脚踏实地的步骤。

  另外,公司自1992年进入地产行业以来,如今雅戈尔置业通过宁波东海花园、东湖花园、海景花园以及苏州未来城几个楼盘的成功运作,已经跻身国内房地产行业前列,成为宁波、苏州等二线城市的区域地产龙头。

  雅戈尔今年的高增长则主要归功于雅戈尔较早瞄准券商市场商机,分享到了最近两年中国牛市盛宴。

  雅戈尔对中信证券(600030.SH)的投资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在减持部分股权后,公司当前仍持有约1.5亿股中信证券,以10月15日收盘价计算,增值超过160亿元。公司还持有1.79亿股宁波银行,市值达48亿元,增值也相当可观,并另外还持有宜科科技关铝股份上实发展、广博股份、中国人寿烟台万华、昆百大和京能热电等上市公司的股份。此外,公司还持有目前尚未上市的天一证券1.5亿股。

  雅戈尔目前的收入组合为证券市场投资、房地产和服装,是周期不同的三个行业,证券市场投资风险最大,周期最短,服装业周期最长也最平稳。由于目前中国消费整体升级和中国品牌形象总体改善,“不务正业”的雅戈尔似乎开始重新重视服装业的贡献。据称,该公司马上要推出他们的网上男装直购业务。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13.76亿元

  ●净利润:4.149亿元

  ●每股收益:0.17元(今年第三季度)

  盐湖钾肥:从不担心产品销路的稀缺股

  陈黛

  在中国,只有青海察尔汗一个大盐湖,也只有察尔汗盐湖能生产出氯化钾。其氯化钾资源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这得天独厚的资源成就了盐湖钾肥(000792.SZ),也支撑了它上市十年来从未改变的上升趋势。

  除了地理优势,还有一个客观现状是,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耕地普遍缺钾,这决定了钾肥的重要性。目前中国80%的钾肥依赖进口,所以该公司从不担心产品销路。

  今年盐湖钾肥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比去年有30%左右的增幅,这主要来自于氯化钾产品销量的增长和价格提高。目前国际钾肥价格不断上涨,巴西钾肥今年已上涨50%。尽管国内钾肥价格每吨上涨160元左右,但这个涨幅只有8%,并没有赶上国际水平。业界因此对未来钾肥市场仍持极为乐观态度。

  从2000年开始,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之一的“百万吨钾肥项目”开始建设,到目前新生产线的建成,使整个盐湖钾肥的钾肥产能达200万吨,占全国钾肥产量的80%。其钾肥纯度达95%~98%,与国际接轨,成本却比进口钾肥低三分之一。

  盐湖钾肥的远景规划是,利用察尔汗湖满足国内三分之一需求,利用国外资源再满足三分之一,从而逐步降低纯进口比例。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等于盐湖钾肥今后将再造一个盐湖钾肥,“蓝中之蓝”地位无疑将更稳固。

  ●上市地:深交所

  ●营收:21.11亿元

  ●净利润:6.59亿元

  ●每股收益:0.859元 (今年前三季度)

  獐子岛:耀眼的“海底明珠”

  伍静妍

  獐子岛(002069.SZ),深成份股中一颗耀眼的“海底明珠”。

  去年9月,獐子岛作为一家中小板公司创下其时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开盘价最高纪录——60.89元,较发行价上涨143.5%,令这颗“海底明珠”第一次照亮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眼睛。上市不到一年,2007年6月,獐子岛又以其在中国海产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和成长性,以及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坚挺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成功入选了调整后的深证100指数成份股行列。这意味着獐子岛公司的市值、成交与收益指标已具有了一定的市场代表性。

  而獐子岛作为农业板块的成功代表,更令投资者极大丰富了对农业股价值的想象力。

  獐子岛渔业之所以能打造出中国第一个水产品驰名商标,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规模,獐子岛是国内拥有海域资源最大的渔业企业。据獐子岛公开资料,目前确权海域达60多万亩,全部为国家级清洁海域,适宜养殖海洋珍品。2006年底,公司扇贝、刺参、鲍鱼收获面积分别达到13.42万亩、3568亩、763亩。

  獐子岛能在农业股中脱颖而出,不可复制的生产模式是另一个优势。獐子岛自创的底播增殖生产模式,将优质种苗直接投放到深达20米以上的冷水域海底,让这些种苗经过2~5年的自然纯生态成长,从而形成海产品的野生品质。这种独特的模式,令公司可以大量生产喜贝(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胆、海螺等高档海珍品。而产品的提升,正好切合目前中国海产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目前,獐子岛的主营利润率在同行业也是最高的。据獐子岛2006年年报,公司净利润达1.7亿元。

  除此外,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指出,从“海上大寨”发展过来的獐子岛,经过数十年的生产积累,在海珍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方面已经建立完整的蓝色产业链,创建了具有中国渔业特色的“獐子岛模式”,有较强的抗风险和整合资源能力。

  但獐子岛若要实现更大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原有的海域资源和产业规模。吴厚刚的下一步是让獐子岛走出去,“獐子岛渔业实施渔业工业化战略,这将使獐子岛更直接、更近距离参与并面对国际市场。”吴厚刚称,獐子岛打造中国渔业第一品牌后,将实施争创世界渔业百强企业的战略。目前獐子岛已经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等3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为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上市地:深交所

  ●营收:1.87亿元

  ●净利润:0.51亿元

  ●每股收益:0.45元(今年第三季度)

  长江电力:最会赚钱的水电巨子

  王佑

  握有三峡电力资产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00900.SH,下称“长江电力”)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无可限量的前途。作为国内最大的水电行业上市企业,长江电力相比其他电厂,有着独特的能源优势。

  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华能国际、中国核工业集团、中石油等五家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长江电力,拥有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工程投产的8台发电机组。截至2006年12月31日总资产达407.64亿元。

  因为依靠水源,长江电力与燃煤电厂比较,拥有最高的利润率。较之独立发电企业中利润率最高的华润电力(0836.HK)的17%,长江电力的净利润在50%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长江电力的市值已接近250亿美元,这是华润电力、大唐等大型电力公司市值的180%以上。

  长江电力的另一大特色在于,持有众多巨型企业的金融股权。因为特殊的国有身份,其可以参股各行业资质最好的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其金融收益同比增长了40倍之多。其中,2007年2月长江电力以9.5元/股介入的2000万股云南铜业,在今年10月底已升至70元/股附近,长江电力净赚7倍。

  目前,它在已抛出8亿股建行H股的情况下,仍然拥有建行12亿H股;另外还继续参股工行A股1.12亿股、中国国航A股3500万股,云南铜业、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共计近4100万股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市价大约为百亿元以上。

  当然,金融投资只是长江电力的一大副业,公司未来更广阔的前景还是依靠自身业绩的增速和总公司资产的注入。2007年长江电力完成对#7、#8三峡机组收购后,三峡总公司仍拥有剩余的18台三峡机组及上游向家坝、溪洛渡的在建工程以及乌东德、白鹤滩的开发权。依据2003年长江电力上市时的承诺,它将分批收购新投产的三峡机组,并在2015年前完成收购,即2005~2015年之间平均每年收购两台机组。一些新投产的机组,该公司也有优先收购权。

  公司所发电力主要销往华中、华东及广东省,近两年来该公司不断在这些地区寻找收购目标。2006年获得了广州控股11.238%的股份,今年再次入股湖北能源45%。同时还获得上海电力近10%的股权,成本为4.48元/股。

  2006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57.37亿千瓦时,2007年将完成发电量464亿千瓦时。公司董事长李永安近日表示,三峡电站发出的巨大电能正在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向华东、华中、广东地区供电,准备打造全国电网连接中心,最终实现南北互供、东西互供、全国联网。

  ●上市地:上证所

  ●营收:67.7亿元

  ●净利润:42.5199亿元

  ●每股收益:0.52元

  (今年前三季度)

  中国船舶:中国第一高价股

  陈黛

  如果你是一个新股民,并且不是一个高收入者,当你拿着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1万元涉入股市时,有一些股票注定是你无法触及的,比如贵州茅台(600519.SH)、中国船舶(600150.SH)等,和它“约会”一次的成本要2万元上下,你只能对着报价界面上那个三位数的价格,可望而不可即。

  按照中国股市最小投资单位为一手的规定,若买一手价格为212元/股(11月12日收盘价)的中国船舶需要2.12万元。以中国股市的发展趋势和受追捧的程度来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出现500元甚至更高价格的股票,并不是不可能,这也意味着小投资者将被拒于高价股门外。是否应更改交易规则,让小投资者有权购买一股股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中国船舶给中国股市规则带来的质疑之声却是客观存在的。

  多年前,中国出现了第一个超过百元的股票亿安科技,在一段时间呈摧枯拉朽之势的扶摇直上后,它也成为众矢之的,最终以被监管机构肃查而告终。尽管也曾经有消息说监管机构欲调查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形成的来龙去脉,尽管不知道是否有个别机构的“原罪”在其中,但中国船舶注定将会以其吸引眼球的高价被写在2007年的中国股票历史上。

  中国船舶是由原来的沪东重机更名而来,沪东重机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今年,沪东重机完成了向母公司的定向增发,母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上市公司更名为中国船舶,并由此攀上了第一高价股的翘首。

  依据目前中国船舶产业的发展“路线图”,中国造船量将在两年后超过日本,2020年前赶上韩国,造船产业支撑供应体系也将在2010年初步形成。有这个宏伟蓝图,就不难解释今年中国船舶、中船股份、广船国际等“船”字头企业股票数十倍的涨幅。

  根据中国船舶最新披露的季报,公司钢结构业务收入下降,机械制造业务大增,而利润大增主要源于投资收益的暴涨,主要是由于出售持有的部分已上市有条件限制流通股带来的收益。在股价超过200元时,业内分析师们没人认为过高,反而一致认为其还有上涨空间。

  招商证券的一位分析师甚至认为,该公司今年每股收益能够达到5元,未来五年内会保持年增长50%的趋势。

  ●上市地:上证所

  ●营收:116.19亿元

  ●净利润:25.43亿元

  ●每股收益:2.91元(今年第三季度)

  中国国航:一枝独秀的国内航企

  陈姗姗

  6年前,当李家祥从一个将军变为民航掌舵人的时候,他丝毫没料到,搞航空不比带兵打仗轻松。

  2000 年11 月,在东航、南航的业绩都还不错的时候,国航却已连续三年每年亏损六七亿元。而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国内各大航空公司财报公布,国航成为唯一盈利的公司。今年在航空公司公布的业绩中,国航也依然一马当先。

  从连续亏损到一枝独秀;从全流通以来首只上市即“破发”的新股,到重新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国航近几年来的重组和改革,已经足以让它在国内航空公司中傲视群雄。

  2002年10月,原国航、西南航、中航总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此时,南航和东航都已上市,而国航并没有上市。由于没有上市,不会受到上市公司种种制约,国航整合另外两家航空公司的力度就可以很大。

  于是在2003年7月28日,国航率先成为民航企业联合重组后,完成实质性一体化的航空公司。

  较早完成的重组,给国航带来了成本分摊效应。目前,国航每吨公里运量的成本比境内其他航空公司平均水平低0.5元。与境外优秀航空公司相比,每客公里运输成本比国泰航空低0.072元,比新加坡航空低0.08元,比汉莎航空低50%。

  领导了国航的大重组,只是李家祥到任的第一把火,而他的第二把火,则烧在了“9·11”和“非典”期间。在这个外部环境造成的航空业低迷期,李家祥开始关注成本管理,甚至在飞机采购谈判中,他都亲自与波音、空客斡旋,为国航节约了22亿元的采购资金。

  如今,这样的成本控制,已经渗透到了公司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国航是国内大航空公司中飞机大修费用最少的。人机比例和飞机日利用率也是衡量航空公司效率的另一重要指标。在人机比上,国航为105:1,南航为132:1,东航为163:1。

  2006年6月,国航和国泰通过交叉持股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股东,借助股权重组的机会,国航与国泰这两家香港和内地的优质航空公司也走得更加紧密。

  一年后,国航的竞争者东航也引进了新加坡航空作为战略投资者,三大集团的另一家航空公司南航也在与法国航空洽谈货运业务的合资,中国内地航空业引资成为趋势。

  如今,李家祥还为国航勾画出了未来的方向:本世纪的前十年,公司将建成亚太地区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航空运输企业集团。到2010年,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国内外航空板块运输总周转量将接近200亿吨公里,进入世界航空公司前十位。到2010年,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将能与世界主流航空公司匹敌,被主流旅客认可。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372.15亿元

  ●净利润:45.86亿元

  ●每股收益:0.28元(今年前三季度)

  中国联通:盈利能力持续改进

  马晓芳

  2007年注定将是对中国联通来说至关重要的一年。

  1994年,中国联通背负着打破垄断的使命而生,2002年,联通开通了CDMA网络,开始了两张网络共同经营的历史,直到2006年底,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终于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虽然一次次面临重组和拆分的传言,中国联通在2007年的业绩以及盈利能力还是有了不小的改善。2007年初,中国联通提出的GSM/CDMA两网分营的策略,也开始在业绩上有所体现。

  在实行两网分营之后,中国联通加大了对G网的投资,总投资达到200多亿元,其中网络建设为124亿元,针对G网新号段156的投资约为70多亿元。到今年9月,G网用户已经达到1.159亿。

  CDMA业务正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由于联通华盛加大了手机定制的力度,终端已经不再是C网业务发展的障碍,终端补贴由去年同期的23.9亿元下降到18.2亿元,同时联通逐渐改变了C网的补贴方式,由终端补贴逐步改为业务补贴,都促进了C网业务的发展。

  在移动对固定的替代作用影响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仍然在持续增长,不过在实行单项收费的过程中,中国联通作为弱势的运营商同样受到了影响,用户流失现象比较明显。

  与中国移动相比,中国联通的差距还非常明显,比如GSM用户只是中国移动用户的一半,营业收入只是中国移动的1/3不到,除去SK可转债公允值变动引起的损失后的净利润仅为中国移动的1/10不到。

  不过,中国联通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利润的增速方面基本跟上了中国移动的步伐,增值业务的增长也有目共睹。

  除此之外,中国联通还在改善资本结构方面有所进展,韩国SK电讯在去年与中国联通签署10亿美元的债转股合作协议,今年在完成债转股之后,成为中国联通第二大股东。这也是四大运营商之中,较早完成引进外资的一个。

  就现阶段来看,中国联通的竞争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不管中国联通是否将面临拆分或者重组的命运,长远来看,中国联通都完全有可能最终成为中国移动的有力竞争者。本报摄影记者/吴军

  ●上市地:香港联交所、上交所、纽交所

  ●营收:748.0亿元

  ●净利润:35.1亿元

  ●每股收益: 0.149元

  (今年前三季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