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蓝中之蓝(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6:33 第一财经日报

  青岛啤酒:百年品牌为王

  边长勇

  青啤(600600.SH)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品牌是青啤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构成因素之一。青啤是目前国内唯一真正意义的全国品牌,拥有百年历史的青啤品牌含金量,其他品牌很难超越,且成为2008年奥运赞助商的青啤,近几年正努力给品牌注入新元素,增强品牌活力。

  “青岛啤酒100多年的历史频频被人提起,但这其实并不是我们最想要的,”青啤总裁金志国这样解释道,“我们试图给历史感太强的青啤注入激情以及活力元素,所以我们提出了‘激情成就梦想’这个品牌新主张。”

  “在由品牌、消费者、终端、渠道、销售、生产、供应等组成的价值链中,青啤要由过去的重视营销渠道,发力点向前提,把着眼点放在品牌的塑造上,形成以品牌为拉动的营销流程。”青啤如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目前,青啤已完成“1+3”的品牌设想,“青岛啤酒”以中高端品牌形象出现,3个子品牌汉斯、山水、崂山则攻占低端市场,而许多其他工厂生产的低端品牌将被逐步整合,最终从市场上完全退出。

  严谨、包容的企业文化是青啤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之一。

  青啤文化里继承了创始人德国式的严谨,现在仍然可以使用的100多岁“高龄”的一台电机被认为是证据之一。开放和包容也是青啤文化重要特色,1999年时任广东珠江啤酒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的严旭跳槽青啤,之后就被委以重任,单独统帅华南市场;今年年初才以“高级经理”身份加盟青啤的“空降兵”赵坚,仅半年多就被提拔为青啤全国KA总监,按照“空降兵”一般遭遇,被新雇主接纳需要两年左右时间。

  国际化也可以被认为是青啤文化中的一点,客观说,青啤是目前国内啤酒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一个。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42.80亿元

  ●净利润:3.56亿元

  ●每股收益:0.25元(今年第三季度)

  上港集团:国际航运中心第一大港

  陈姗姗

  实现了集团的整体上市,上港集团成为了第一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整体上市后,上港集团还拥有更大的野心。

  成立于2003 年1月的上港集团,是由原上海市港务局整体改制而成,公司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港口集团和集装箱运输集团。

  2006 全年,上港集团的集装箱吞吐量达2171.8 万标准箱,连续四年位居新加坡、中国香港港口之后,居世界第三,而在内地,上港集团的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多年来均居第一位,也是中国内地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而与2005年相比,2006年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加幅度不大,与紧随其后的上海和深圳差距缩小,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新的一年内,上海港继续保持其两位数的高增长率,香港港的亚军宝座,势必在2007年被上海港取代。

  上海港甚至可能超过新加坡港,成为2007年度世界港口吞吐量冠军。根据最新统计,上海港上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了1250万标准箱,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上海港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2500万标准箱。

  就在洋山港开港一个多月前,韩国驻沪总领馆向韩国政府提交的一份《上海物流报告》中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洋山港建成后,韩国釜山港的货物处理量将减少30%,韩国“东北亚物流中心”计划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这份报告还指出,上海港的处理能力其实早已超过釜山港,但以前由于上海港缺乏深水港,很多货轮只在上海装半船货物,再去釜山等港口装满,釜山港从中获利占全部物流量的20%~30%。而洋山港建成后,从中国出发的货轮不必再去釜山等港口,可直接前往美国和欧洲。可见,洋山港将主导东北亚定期货轮服务秩序的重新组合,从而进一步确立上海航运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这也是上港集团最大的砝码。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76.12亿元

  ●净利润:18.33亿元

  ●每股收益:0.087元(今年上半年)

  上海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受益者

  陈姗姗

  作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上海机场更是从一开始就具有先天的区域垄断优势。

  目前,上海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货邮吞吐量更是居全国第一,国际和地区货物的吞吐量占到了全国国际和地区货物吞吐量的53%。

  上海机场的主营业务主要来自于航空服务、商品销售和广告收入三大块,而航空服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由此可见,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是影响上海机场主营收入来源的重要因素。由于机场行业的稳定增长属性,近年上海机场的主营收入呈22.26%复合增长率,净利润也是稳步增长。

  另外,总投资约在100亿元的浦东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这将进一步巩固上海机场作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按照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家民航总局“十五”规划,浦东机场力争到2010年使旅客吞吐量达3600万人次,进入世界前10位。

  与国内其他机场相比,上海机场对机场内业务的竞争优势很明显,比如外航比例是最高的,货运业务有望进入全球前5,发展潜力最大,而且在50%以上的航油和货运站业务上拥有控股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只把浦东机场纳入旗下的上海机场,还将注入旅客量同样巨大的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货站等资产,实现整体上市。申银万国的分析报告预测,上海机场的整体上市可能会在2007年内完成,机场集团内大量还未上市的优质资产的存在使上市公司业绩有大幅增厚的可能。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23.17亿元

  ●净利润:12.99亿元

  ●每股收益:0.66元(今年前三季度)

  上海汽车:A股规模最大汽车公司

  蒋婷婷

  作为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上汽”)2006年整车销售超过134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91.5万辆,商用车销售42.9万辆。2007年,上汽集团以180.1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402名。

  今年10月10日,上汽正式完成整体上市和公司更名。作为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汽车类上市公司,旗下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04.SH,下称“上海汽车”)日前公布2007第三季度报告称,今年前9月净利润达到38.83亿元,同比增长339.39%,稀释每股收益近0.6元。

  上海汽车在自主创新方面与国内其他车企相比可谓更胜一筹。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上汽在发展自主品牌中走出了“四条道路”,包括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收购国外企业合作生产;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以及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则是要在产品研发这一环节取得突破,真正掌握核心竞争力。今年3月,上汽首款中高档自主品牌轿车荣威750正式上市。

  在未来的自主品牌方面,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表示:“我们将充分集成全球资源,针对国内外市场,通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增强自主品牌的内在实力。”在“十一五”期间,上汽自主品牌讲逐步形成中高级、中级、RV、紧凑型、微型车等5个平台,覆盖主流乘用车领域各个细分市场。

  尽管上汽总部和旗下数家工厂扎根于上海本地,但受益于广泛深入的合资合作,预计今年上汽的整车产销量中有50%以上,将由上海以外的制造基地带来。

  在国内,上汽紧抓跨地区合作重组的机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充分利用当地的存量资产,实现共赢。2002年,上汽与通用汽车一起,通过收购广西柳州五菱的股权,合资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开创了中中外合作跨地区重组的先河,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上汽通用五菱已经一跃成为国内微型车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企业。随后,上汽又相继完成了对山东烟台大宇车身公司、发动机公司和沈阳金杯通用的资产重组。2007年初,上汽和依维柯一起重组了重庆红岩,成立了上汽依维柯红岩整车与发动机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国内兼并重组,上汽逐步完善了乘用车、微型车、重型商用车等全系列、多品种的整车产品线,进一步提高了产能。

  在国外,上汽也一直在积极探索资本经营跨出国门和海外经营研发基地全球化布局,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经营能力。2002年,上汽出资收购了韩国大宇汽车10%股权,开创了国有汽车大集团投资国外汽车制造商的先例。2005年,上汽收购了韩国双龙汽车,今年上半年,双龙的整车销量同比增长13.2%,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

  目前,上汽已经制定了“十一五”发展目标:整车生产规模超过200万辆,销售收入翻一番;年产自主品牌汽车60万辆,形成自主开发经营体系;出口和海外收入超过50亿美元。

  ●上市地:上证所

  ●营收:255.96亿元

  ●净利润:13.26亿元

  ●每股收益:0.18元(今年第三季度)

  苏宁电器:暴利时代已过受益行业理性

  王如晨

  在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哪家连锁企业能像苏宁电器一样风光。

  苏宁的商业模式不见任何神秘。与国美一样,借助类金融生存手段,它以连锁模式迅速进行标准复制,占据不可再生店面资源,形成规模效应,然后向其他领域逐渐延伸。

  那么,它的投资价值到底在哪里?

  价值聚焦

  苏宁适应制造企业无力自建渠道的局面,把家电连锁渠道商做成了家电行业的主人。

  经过多年跑马圈地,苏宁电器店面数量已达600多家(包括加盟店),几乎与国内外所有知名家电厂家建立了营销合作关系。

  而家电行业,景气度一直居高不下。这意味着苏宁仍将受益于整体行业景气度。即使它只是保持目前的规模速度,维持好客户关系,就能获取不小的市场份额。

  苏宁也正在寻找新的机会。它正为日渐高涨的消费电子热潮而变身3C渠道,其中通讯与IT将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成长驱动。

  此外,它也在创新扩张模式,正在淡化以往开店竞赛,更注重区域深耕,为了提高单店利润,它开始实施大店战略,这一措施效果正在释放,苏宁上海长宁单店营收几乎等于其普通门店的10倍。同时,为了降低租赁成本,已在上海、武汉、郴州等地实施多起物业并购。

  此外,为了配合新的五年发展计划,苏宁电器目前正从多个方面进行铺垫。比如实施股权激励稳定高管队伍;分散总部职能提高大区独立性;升级信息系统、强化物流配送强化供应链管理等。

  风险要点

  但是,苏宁一直以来被认为股价虚高,投资风险极大。有些人士认为,随着圈地时代让位于深耕,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苏宁上述投资价值仍建立在类金融生存模式上。这一模式伴随着国美并购永乐以及百思买落地中国,正在发生细微变动。零供关系的改善,变相意味着苏宁电器通过“压迫”供应商获得的利益将会明显减少。这一行业以往仅进场费便曾占销售额的2%至3%。

  苏宁目前开始强调深耕区域,强化大店战略,加上并购与租赁并行模式,新店增速明显下降。这些动作直接提高了苏宁的运营成本与管理费用,影响到它的负债比以及现金流。

  此外,苏宁之所以成为中国商业连锁第一高价股,也有国美与永乐的“帮忙”,后两者当年选择香港上市。但是,随着国美回归A股计划的宣布,苏宁电器在A股资本市场上的独特价值将会大受削弱。

  ●上市地:深交所

  ●营收:280.43亿元

  ●净利润:13.93亿元

  ●每股收益:0.65元(今年前三季度)

  五矿发展:长袖善舞的矿业央企

  高永钰

  五矿集团藏身在北京三里河路,并不太引人注意。不过,在重金属领域,国际市场上没人能忽视它。截至2006年底,五矿集团拥有近6亿吨铁矿资源储量、38.5万吨钨资源、2.8亿吨焦煤储量,以及每年251万吨氧化铝供应量。

  五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五矿发展(600058.SH)1997年5月A股上市,以钢铁、冶金原材料的贸易和生产为主,兼具物流、招标和投资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已从1997年的21.7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764.75亿元。

  在中国钢铁业,很少有企业同时打通上下游。五矿发展如果单独去和那些钢铁大腕拼产能,不及其产能的十分之一,但要进行生产和贸易的转化却是强项。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钢材经销商和冶金原材料集成供应商以及四大煤炭出口商之一,五矿发展围绕国内外钢铁企业及终端用户,提供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分销、配送、加工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其核心竞争优势就在于上下游“通吃”。

  五矿发展拥有12家钢材分销点、3个钢材加工交易中心,且属于具备5A 级资质的综合型服务物流企业。

  不久前,五矿发展与南非PMC公司签订了价值15亿元的磁铁矿采购合同,这将为五矿发展未来三年带来稳定的铁矿石资源。

  目前,五矿发展主营业务已涵盖了钢铁、原材料、货运、国际招标、冶金实业、酒店经营等,在扩大贸易网络的同时,矿产资源采掘、冶金和货运物流也成为公司重点的发展方向。五矿发展希望通过多业务的组合来分散公司贸易业务的经营风险,实现“资源+战略”的业务转型。

  五矿发展是五矿集团在A股市场唯一融资平台,整体上市预期强烈。

  10月26日,五矿发展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称,报告期公司实现净利润2.4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61%,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6.50%。

  贸易起家的五矿发展不仅代理国内四家企业的焦炭出口权,近期还斥巨资参股了临涣焦化公司,该公司年设计产能220万吨焦炭及20万吨甲醇,其新能源概念炙手可热。

  五矿发展的股价现在已从2006年初的不到4元/股上涨到45元/股以上,涨幅超过1000%,是同期上证指数涨幅的两倍。目前,该公司市盈率接近50倍,市净率超过10倍,已明显超越国际上矿产贸易和资源类公司的市净率水平。

  ●上市地:上证所

  ●营收:574.51亿元

  ●净利润6.296亿元

  ●每股收益: 0.7614元

  (今年前三季度)

  五粮液:基金重仓酒王

  伍静妍

  被投资者热捧的白酒业,其行业龙头在证券市场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最新资料显示,五粮液(000858.SZ)目前基金持股数高达3亿股,正是响当当的白酒龙头。

  酒王五粮液,一直是产能为王。主要产品有五粮液、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等系列白酒。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五粮液系列酒目前已拥有了80个品牌、200多种规格,形成了高、中、低档产品系列。虽然前期曾经对中低档酒压产,但预计五粮液今年的商品酒依然可以达到14万吨左右。而单一五粮液主品牌的销售量就超过1万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五粮液香飘万里,其出口额占了中国名酒出口总量九成左右。

  据R&F睿富全球排行榜资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五粮液”品牌在2006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358.26亿元,居全国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行列中,继续稳居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名,成为行业的领头品牌。

  过去15年来,中国高端白酒销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稳步壮大。高举高端酒大旗的五粮液,在其发展的20余年间,销售额从1500万元升至150余亿元,上升1000倍。

  五粮液稳坐“酒王”宝座,一连串的高端白酒提价行动中,五粮液更彰显其白酒龙头地位。上月,五粮液主品牌每瓶提价30元,仍然得到了整体销售体系支持和消费者认可,保持了销售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大好局面。

  今年初,五粮液的铁腕掌门王国春引退,令市场对五粮液改善公司治理架构焕发新的希望。接棒的唐桥,原任宜宾市副市长,不仅有一定的政府经历和背景,而且在任期间也在工业管理和资本运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3月20日,唐桥走马上任,已在其任内首个年度报告上,承诺逐步收购“与白酒生产相关较高的资产”。这充分显示唐桥对解决公司治理顽症的决心。

  ●上市地:深交所

  ●营收:17.00亿元

  ●净利润:1.82亿元

  ●每股收益:0.047元(今年第三季度)

  新兴铸管:钢铁板块的“黑马”

  陈黛

  在以宝钢、鞍钢为首的钢铁板块蓝筹股成为2007年中国牛市的中坚力量大背景下,有着每股0.375元业绩、每股净资产接近4元的新兴铸管(000778.SZ)显得有些低调,以至于曾有分析机构将之称为钢铁黑马群中的“漏网之鱼”。

  但“低调不等于没料”。这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企业,拥有若干业内第一和世界第一的头衔。

  新兴铸管是全球最大的离心球墨铸铁管企业,球墨铸铁管是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的、广泛用于城镇供水输气的管道,属于为城镇基础公用事业服务的行业。其离心球墨铸铁管产能达到12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40%,出口比例达30%,产品行销60个国家和地区,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技术、产品都居世界领先水平。

  除了离心球墨铸铁管,公司还开发了“离心+挤压”钢管工艺,这不仅开发了一种新产品,还打开了一个有别于供水管网的全新市场。目前,产品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油井管行业、锅炉行业、工具钢行业等。

  按照公司计划,2009年~2010年公司新产品将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产品产量由目前的1万吨提升至5万吨。这更将牢牢树立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墨铸铁管生产大鳄地位。

  ●上市地:深交所

  ●营收:62.2亿元

  ●净利润:3.17亿元

  ●每股收益:0.27元

  (今年上半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