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资产管理:基金公司突破点(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9:22 《资本市场》
资产管理进入混业经营时代 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2005年工商银行率先成立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意味着银行业开始积极渗透基金业,随着一批大银行的加盟,基金业发展的速度开始加快。而银行系基金的良好业绩和市场形象也为基金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2006年第二批银行系基金也在整装待发。与此同时,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基金业的速度也在加快。中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信达澳银基金已进入运营,保险公司纷纷新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开始发起设立券商集合理财计划,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计划也纷纷重新出现在市场上,到2006年12月底,共有15家证券公司推出集合理财产品22只,累计募集资金275.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94%。其中,非限定性产品9只,限定性产品14只。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总资产规模约300亿元。另外,2006年共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545个,发行规模594.05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5.05%和13.61%。 随着多种国民经济核心力量进入资产管理行业,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形成以有实力的金融企业为主要股东的竞争格局,其影响长远而深刻,这必然使得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相对集中的市场格局。 根据国外经验,在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进程中,营销能力的提升和销售渠道的拓展非常重要。在中国,由于银行网络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商业银行一直是资产管理业相关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理财型保险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和基金的大部分销售额都是通过银行完成的。2006年,中国有42%的基金销售是通过银行进行销售的。以往商业银行并不太多地涉及资产管理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的是销售商的角色,与产品供应商——基金、证券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没有利益上的冲突。现在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大型国有银行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与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直接形成业务竞争,渠道和营销服务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因此,其他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除了关心产品以外,将更加重视渠道的建设和营销能力的加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